夜釣技巧全攻略:拋竿必知要點與安全指南
一、夜釣的優勢
一、可有效地避免小魚的鬧鉤。漁諺說:“盛夏煩鬧鉤。”夏季白天氣溫高,水中缺氧,魚兒不是浮在水的表層吸氧,就是食欲不振懸浮在水中。傍晚後,溫度下降,水體溫度與魚體的溫度接近。改為夜釣就可以解決小雜魚的鬧鉤問題。
二、水溫適宜,溶氧充足。夏季白天氣溫較高,水溫較高,水中缺氧,魚兒食欲不振。傍晚後,因沒有日照,溫度下降,水體溫度與魚體的溫度接近。加之,晚風使水面產生波動作用,增加水體中的溶氧,使魚兒胃口大開,吃食凶猛較容易釣取。
三、夜釣針對魚的習性,提高施釣範圍。白天可釣獲的魚類,在夜裡同樣能夠釣獲。夜釣的魚獲種類,可多出白天的一半,象鯰魚、黃顏、青魚、鮎魚、鯉魚等有喜弱光避強光習性的魚類,在夜裡的咬鉤率是白天咬鉤率的數倍。
四、夜釣獲魚種多,魚且大。水庫、湖泊面積大魚稀,加之周邊環境嘈雜,很多魚類在白天視覺條件好的情況下,都不敢近岸覓食,只有夜晚才會遊向近岸,特別是個體較大的魚類,提高中鉤的概率。
二、夜釣的用具
一、照明用具。夜釣時,照明用具成了夜釣的第一必備。可選擇應急燈、手電筒、馬燈、氣燈等,但無論使用何種燈具,都不能少手電筒。
二、釣具。除了拋竿釣魚所必需的釣具之外,還需要準備一些報警用的漁鈴。如果沒有用鈴報警習慣或嫌用鈴麻煩的釣友,可用透明膠把發光棒纏在竿梢上。如果没有鈴鐺又沒有發光棒,可用熒光漆塗抹在竿梢上,替代發光棒。
三、釣餌。夜釣應多備一些誘餌和鮮活的釣餌,如蚯蚓、小蝦、白蟲、昆蟲等。特別是去水庫、湖泊夜釣,餌料必須備足,以滿足不同魚類的食性要求。
三、釣位選擇
一、在天黑前到達釣場,選擇能夠同時放下多副拋竿的位置和方便釣者自由活動的空間。
二、要求不選擇直上直下,河岸較陡的釣位與水面有一定落差的地方,以免拋投或揚竿受阻。
三、所選釣點應以緩坡處、河灣為佳,然后為堤壩、緩坡處沿河道或網箱養魚處。
四、先期準備工作
一、將該用的釣具一應俱全地備好。
二、多拋誘餌,提前把窩點做好。
三、把夜釣用的炸彈鉤團餌事前搓捏成團,用時只需掛上鉤子就可以。
五、釣法
一、釣點不宜選擇太遠,一般離岸有30~40米的距離就足矣。
二、施釣前可先用炸彈鉤掛團餌投放誘餌。
三、施釣時可用炸彈鉤釣,亦可用串鉤掛蚯蚓、昆蟲等葷餌。
六、友情提醒
一、夜釣的照明用具最好多帶,也不要獨自一人出釣。最好能約上三兩個同伴,以便相互照應。
二、先聽一聽天氣預報,對未來的氣候有個大概的瞭解。遇有雷雨、大風的時候,不要去水庫、湖泊夜釣,以避免發生意外。
三、水庫、湖泊等自然水域水情複雜,在釣鉤出現掛底時,不可逞能脫衣下水,或擅自在水深處遊泳。
四、夏季夜釣,最難耐的就是蚊蟲的叮咬。特別是B型和O型血液的釣友最容易受到蚊蟲的叮咬。在出釣的前一天,可將風油精、花露水數滴放入水中,再把釣魚衫放在水中打濕,浸泡,然後撈出陰幹。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蚊蟲的叮咬,也可在出釣時用風油精在衣服上滴上幾滴。但千萬不可滴在釣餌或沾在手上,以免汙染釣餌,使魚不咬鉤。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