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海釣技巧:精通海洋垂釣的藝術

海釣,這種與海洋生物互動的藝術,不僅需要技術,還需要耐心和對大自然的尊重。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13個海釣技巧,讓你從一個新手變成海洋垂釣的藝術家。

重灘釣

重灘釣,這種釣法對於老餘來說可是家常便飯。一般多使用30號以上遠投竿或5號以上磯竿,釣竿長度在14尺以上,最長至21尺。對象魚為午仔、三牙、笛鯛科魚類,魚重從幾兩到數十斤,所以釣組的選擇要視對象魚而定。這種釣法需要一定的力量和技巧,但一旦成功,那份成就感可是無與倫比的。

筏釣

臺灣西部海岸平淺而多蚵棚,這裡的筏釣可是相當有名。釣竿多用6尺到9尺筏釣竿,俗稱的老鼠竿或吞肚竿,也可用烏溜竿替代。卷線器可用600型到2000型或牛車輪。對象魚為沙梭、黑格、三牙、春子等。釣餌一般為海蟲、蝦仁、小蟹、活蝦、金寶螺、魚肉、雞腸等。這種釣法簡單易學,適合初學者嘗試。

放長線

臺灣東海岸的特殊地形,孕育了放長線這種釣法。以竹筏、電動船等方式將漁餌送至離岸100至1000米處放置,釣竿多用長線專用竿或以80號以上重磯竿替代,卷線器多用大型牛車輪卷上1000米以上的50磅母線,使用100磅左右子線加上鏈鉤,漁餌多用整尾炸彈魚或其他小型魚類,以5至10斤左右石塊當鉛垂。漁獲對象為牛港、石斑、紅甘、鯊魚等大型魚。不過此法對於海洋生態破壞嚴重,應慎為使用。

一支釣

一支釣,這種釣法多為臺灣西海岸魚礁和東北部漁民所采用,對象魚多為高經濟價值魚類。因為水底部多是亂石礁巖或障礙物和沈船,漁民無法下網,故采用船釣竿或較粗的漁竿釣取。這種釣法類似一般船釣釣法,但另成一系。

海釣池

海釣池,這種釣法在臺灣相當流行。在人工池塘內引入海水或加入海水素,放養人工養殖或自然水域的海水魚類供垂釣。對象魚有黑鯛、紅鼓、石斑、紅槽、鱸魚、紅甘、嘉納、海鱺等。釣組從9尺至12尺的烏溜竿和80號船釣竿皆可使用。

路亞釣

路亞釣,這種釣法跟前述幾種釣法或多或少有重疊,可以廣泛用在各種場合。不管是船釣的汲格釣掠食性魚類,巖礁海岸釣牛港、鬼頭刀或是海釣池路亞釣紅槽鱸魚,它的釣法及裝備都是自成一格。淡水水域同樣也可使用路亞釣。這種釣法最近在臺灣有漸炒漸熱的趨勢,皆因其在釣法上需具有技巧性的同時又符合環保的主張。

釣具選擇

選擇釣具是海釣成功的第一步。釣竿的長度、硬度和釣線的粗細都要根據釣場和對象魚來選擇。釣竿太短,可能會拉不動大魚;釣竿太長,又會失去靈敏度。釣線的粗細也要適中,太粗會誤過小魚,太細又會被大魚拉斷。

釣餌選擇

釣餌的選擇也很重要。不同的魚類有不同的喜好,要根據對象魚來選擇釣餌。例如,釣魚釣鯛科魚類時,可以用海蟲、蝦仁等天然餌料;釣紅甘、石斑等肉食性魚類時,可以用鯛魚、小魚等活餌。

釣點選擇

釣點的選擇也是影響釣果的重要因素。要根據對象魚的習性來選擇釣點。例如,釣魚釣鯛科魚類時,可以選擇礁石附近、海濱沙灘等地方;釣紅甘、石斑等肉食性魚類時,可以選擇深水區、礁石附近等地方。

釣法技巧

釣法技巧的掌握是海釣成功的关键。不同的魚類需要不同的釣法。例如,釣魚釣鯛科魚類時,可以採用慢速揮竿的釣法;釣紅甘、石斑等肉食性魚類時,可以採用快速揮竿的釣法。

安全注意事項

海釣時,安全是最重要的。要穿戴適當的防護裝備,如防滑鞋、防潑衣等。在海上航行時,要隨身攜帶救生衣、哨子等救生設備。此外,還要了解當地的海況和氣象,避免在風暴、颱風等惡劣天氣下出海。

環境保護

海釣時,我們要尊重自然,愛護環境。不要亂丟垃圾,不要破壞珊瑚礁和海洋生物的生態環境。讓我們共同為海洋保護盡一份力。

結語

海釣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享受。希望這些技巧能幫助你成為一個出色的海釣高手。但記住,最重要的是享受釣魚的過程,而不是釣到的魚。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6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