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黑坑釣魚:技巧與應對策略
網絡論壇及各大雜誌提說起開放塘有多麼不好釣魚,魚難開口等憾事。不是東傢坑裡有木樁,就是西傢塘底有大坑。為何如今會有這等怪事?由於大多數開放坑塘的經營者經現實發現,在坑塘裡施撒化肥、殺蟲劑、衛生球等雖然對垂釣者釣獲有所影響,但其做法對自身坑塘比起釣獲來說有著更大的危害,時而久之更減少瞭開放垂釣的投資回報。所以,現在很多經營開放垂釣的坑塘老板,絞盡腦汁想辦法、出難題,有的經營者更是不惜千裡迢迢到外地去"考研",學習其他地域經營者的好經驗。如此下狠功夫,其目的隻有一點:為的就是讓前來垂釣的人群少釣魚、釣小魚,少投資、多回報。對於此類坑塘,廣大釣友不約而同的送給它們一個雅稱"黑坑"!
此類"黑坑"由於經營者將"好辦法、難點子"藏於水底,前來垂釣的人群雖然看著放魚、坑塘內水質又好並無汙染,從表面上觀察難以看出真正玄機,幾場下來過足"空軍"癮。"黑坑"之厲害,眾所周知。黑你沒商量,還叫你: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通過多年來的垂釣經驗,筆者對於這兩種"黑坑"的釣法作以總結,借雜志一角為廣大垂釣愛好者拙薦兩款垂釣此類"黑坑"的必殺技藝:
一:塘底坑之釣法
通常對外開放垂釣的坑塘小則3-5畝,大則10-15畝,20畝以上的開放坑塘極為少見。一般經營者會在你釣竿伸不到的地方挖一個50公分左右深的坑,有圓的、方的、長的。都是根據自己坑塘總體形狀來選擇。基本上坑塘垂釣的限竿長度都在6.3米,釣者一支6.3米的漁竿加上6.5米的釣線,總長也不過13米。大傢不要誤以為你的釣具總長13米,你的釣點就可以在13米。水越深,你的釣點就會越近。就拿1.5米水深來說,當你調漂一鉤觸底、一鉤懸底時,那麼你的釣點最大滿竿隻能在11米左右,在這種情況下,經營者大多把暗坑挖在離岸18-20米處。由於限竿長度,是根本不可能將釣餌打到坑裡,連坑邊都挨不上。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非要把釣餌打到坑裡釣呢"?眾所周知,大多數魚兒都有紮堆的習性,地形平坦的坑塘魚兒較分散,垂釣者在任意釣位上很容易釣上魚。如果坑塘中有上一個略深點的坑,自然就形成一個窩,魚兒當然喜歡在此嬉戲、休息。
如何將坑窩中的魚釣起是一大難題,在這裡給大傢推薦一種方法:"直線佈窩引誘法"。做法如下:先找一段廢舊的自行車內胎,長度10公分,取乒乓球一個塞進車內胎一端,另外一端可用大號釣線穿引拴死,釣線中間用炸彈鉤上的連接環加以固定。一個自製"打窩器"就作好瞭,自己作的打窩器要比買來的成品打窩器更容易打出一條直線,而且通過自己製作更帶來瞭釣魚之外的樂趣。
到達釣場選好位後,將準備好的誘魚窩料填進"打窩器"中,誘魚窩料要鬆散,最好是成顆粒狀。用一個閑置的海竿繞線輪把"打窩器"連接好,打開繞線輪保險,一手持繞線輪,一手持裝好誘餌的"打窩器",直線拋至離岸18-20米處。當"打窩器"一落入水中,就快速收線,每收線一米停頓一下,一直將"打窩器"收回,以此程序5次為好。必須強調一點:每拋投一次,要比前一次近1-2米。否則就不是一條直線佈窩帶,會出現一個點狀窩,也就失去瞭直線佈窩引誘法的效果瞭。雖然此法很簡單,卻很實質、非常有針對性,魚兒久居坑中不出,誘餌又成直線,坑窩中的魚兒見門前有食可吃,都來爭搶,爭搶吃誘餌時也是沿著直線而運動,不知不覺中已經進入釣者的實窩,在有更美味的釣餌面前,那有不食之理。此法運用適當,會有成群的魚兒排著隊前來索餌,其釣法非常刺激。
二:樹蔭坑之釣法
樹蔭坑是另一種常見的黑坑釣法。這種坑塘通常選擇在樹蔭下,因為樹蔭能夠降低水溫,為魚類提供一個理想的生長環境。經營者會在樹蔭下挖一個坑,坑的大小和形狀與塘底坑相似。釣者需要利用樹蔭的遮蔭效果,將釣具投放到坑中,以吸引魚類前來。
釣樹蔭坑時,釣者可以選擇在樹蔭下較亮的地方投擲釣具,以吸引魚類的注意力。此外,釣者還可以選擇使用較大的誘餌,因為樹蔭坑中的魚類通常較大。釣樹蔭坑時,釣者需要耐心等待,因為魚類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注意到釣具。
釣樹蔭坑的必殺技藝是“樹蔭定位法”。這種方法是在樹蔭下選擇一個較好的釣位,然後將釣具投放到這個位置。釣者需要根據樹蔭的形狀和大小,選擇一個最適合的釣位,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樹蔭的遮蔭效果,吸引魚類前來。
釣樹蔭坑需要耐心和技巧。只有掌握了這些技巧,才能在樹蔭坑中獲得豐收。
結論
釣黑坑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了解黑坑的釣法,選擇合適的釣具和誘餌,以及耐心等待,都是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塘底坑還是樹蔭坑,只要掌握了這些技巧,就能在黑坑中獲得滿意的釣果。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