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式毛鉤飛蠅釣法技巧詳解
上游技術
來講講上游技術,這是幹式毛鉤飛蠅釣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把毛鉤和子線塗上助浮劑,這樣能使毛鉤更好地漂在水面上。接下來,我們來聊聊尋找魚兒的過程。
水面勘察
往上遊方向拋投6到12米,注意魚線和水流方向要形成較小的夾角。當毛鉤順水漂回時,要收回多餘在水面上的主線,保持毛鉤漂速跟水流速度相同。這樣,你就可以像一個尋寶者一樣,在水面上慢慢移動,搜索魚兒的棲息地。
向左或者右以間隔30公分到1米的弧度做扇形拋投,這樣可以增加找到魚兒的機率。往前走3-5米,重復以上步驟,這樣毛鉤就會一直在勘察新的水面。
目標性
在尋找魚兒的同時,要注目於水面上覓食的魚兒。盡量找一個最佳的位置以方便一個短而準的拋射。過於長遠的拋射會產生不準現象還有水面漂流拖拉主線的現象。可以先在一側試拋拿準線所需要的距離,這樣第一次就會準確的投到目標。
幹式毛鉤要輕微地降落在魚兒前方1-3米處,然後讓毛鉤漂過魚兒的所在地。如果魚兒沒咬鉤或沒發現毛鉤,可以先讓毛鉤漂離魚兒一段距離,再輕輕提竿重新拋投。除非魚兒完全對毛鉤沒興趣或停止覓食,否則應盡量讓毛鉤漂過目標至少10次再改換戰術換毛鉤款式或子線的粗細等。
下游技術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下游技術。這裡主要介紹兩種拋竿法:降落傘拋竿法和搖擺/S字形拋竿法。
降落傘拋竿法
先進行假拋動作,準備多餘的主線在手上,慢慢把線放出延長。線的長度要超越你跟目標魚兒的距離。在最後一竿拋射時,將竿尖瞄高。當手跟竿到達12點種的位置,停!
讓主線在你面前翻開,然後快速的將手腕抖回把竿尖指向1點鐘位置。然後在輕輕的把竿放下來讓主線落到水面。這時,鬆弛的主線會在毛鉤後面往下遊漂。如需要更多主線在水面隨漂,將主線拉出卷線器利用水面拉力將其「餵」出竿梢。
搖擺/S字形拋竿法
在最後拋射時,將主線瞄高。當線開始翻開時,釋放多一點線。這時左右擺動竿尖。拋射時提早擺動,「S」字形會在主線的前端形成。反過來,如果擺動遲,「S」字形就會靠近竿尖形成。如需要跟多線在水面漂泊,將主線餵出竿子。
翻線技術
翻線是每個飛釣者需要掌握的一門基本技巧。目的是為了緩解水流對主線的拉力,使毛鉤下漂動作自然。最基本的動作就是將在水面多餘的主線往上遊方向翻。把竿尖和下遊主線形成一個弧形,當中多餘的線收回。
放低竿尖靠近水面對著主線形成的弧形,用力滾竿尖把弧形往上遊滾,同時也稍微的放一點線。這個動作會使主線受到水面拉力而形成的弧形往上遊方向移動,毛鉤則在水中擁有更長時間的自然漂流,誘魚中魚幾率增加。浮線可以在水面上翻滾多次。
跨河技術
跨河技術是在水流複雜的情況下非常實用的技巧。例如,毛鉤的落點水流較緩慢而毛鉤和你之間的水流較快。如果用普通的拋竿法,線和毛鉤是一條直線,那麼主線一落到水流急的水面就很快被拖走,使得毛鉤落點的時間短了很多。魚兒還沒有來得及看見毛鉤就被沖走了。
伸手拋竿法
執行普通拋竿法,瞄准毛鉤需要降落的標點。在最後拋射時,當線往前射時把竿往上遊伸去。這樣會造成主線和毛鉤有一個角度。然後竿尖隨著主線漂。
當毛鉤開始漂時,可以開始翻線把主線再往上遊滾。這樣就能讓毛鉤停留的時間長一點。
主線兜水
這種現象產生是因為水流拉力在主線上偏大,導致毛鉤在水面漂得不自然。幹式毛鉤就會在水面形成一個「V」字形。若蟲、蛹、濕式毛鉤和飾帶式毛鉤就會在水裡遊得比他們要模擬的實際昆蟲更快。通常看到這些現象,鱒魚都會拒絕進餐,因為這些現象與自然界不「和諧」。
魚上浮的技巧
當水中的昆蟲快漂到目標進食區時,覓食的鱒魚會慢慢地往後上浮,直到昆蟲下方。吃下或拒絕昆蟲後,鱒魚就會往水底遊,然後再回去到原來的所在地。
總結來說,幹式毛鉤飛蠅釣法是一門需要耐心和技巧的技術。掌握上游技術、下游技術、翻線技術和跨河技術,再加上對魚上浮的認識,相信你一定能在溪流中捕捉到更多的魚兒。加油吧!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