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釣盛時:鯽魚季來臨,垂釣好時光

  春天到瞭,又到瞭釣鯽魚的好季節。因鯽魚戀草,在選擇水草上,因天氣變化的原因,有時在水草處是大獲豐收,有時卻一魚未獲,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在釣魚界,自古就有“釣魚不釣草 等於瞎白跑”,還有“金窩、銀窩不如草窩”和說法,這些漁諺不知流傳瞭多少年,並且已經形成瞭鐵一般的定律。到湖、庫、水塘等地方去看一看,隻要有水草的地方,就會有釣魚人在伸竿,不時牽出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兒,釣的開心,看的漾慕。但也有不少釣友在水草處下竿,終因不瞭解水草的習性,卻沒有多少魚咬鉤,隻好帶著疑惑和遺憾收竿而歸。

水草與魚的關係

  雖然水草處魚多,但也不是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有魚的。多年的釣魚經驗證明,水草處的魚是和天氣的陰晴、氣壓的高低、水溫的高低等等自然因素密不可分的。因水草在水中分佈不均,根據水草的稀密程度,可分為特密水草、茂密水草、稀疏水草、成片水草、成點水草、獨立水草等等。什麼季節釣什麼水草,什麼樣天氣釣什麼水草,都是有講究的,盲目下竿,隻能是碰運氣而已,是釣不多少魚的。

早春釣草的技巧

  春天釣草是必然的選擇。早春,水溫還沒有回升,水還很涼,因水草有保溫的作用,茂密的水草處水溫就高,魚多在水草處活動,選擇水草較密的地方下竿,是最佳選擇。可采用釣草洞的方法,越是自然形成的草洞越好,如果水草太密,可人工掏洞,但不能立即垂釣。掏洞後餵上窩,過兩三天就會有魚過來“安傢落戶”。早春釣魚,在晴好天氣的情況下,一般在水草多的地方選擇釣點;如果是陰天,就得選擇水草較稀疏的地方下竿,或在密草邊緣的地方下竿,才會有魚咬鉤。

仲春釣草的注意事項

  仲春時節,水溫上升較快,魚都來到水位較淺的水草處活動,選擇水草時,要在水草較稀的地方選擇釣點。這個時期的水草都露出水面,什麼地方可以下竿,可以說是一目瞭然。此時期,水草已經遮蓋住水面,光線照射不透,密草處水涼,在晴好天氣的情況下,魚都在水溫較高的稀疏水草處或明水處活動覓食,要釣水草邊、稀草處、茂密水草邊緣處、明水處才是正確的選擇。但水位一定不要太深,以1-1.5米為最佳深度,最深不要超過2米。如果是陰雨天出釣,因水草處的水溫比明水處要高出一點,可在水草處選擇釣點。但因為水草隻有在陽光下才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氧氣,在陰雨天和夜間,正好相反,是吸收氧氣而放出二氧化碳,和魚爭奪水中本來就不多的溶解氧。所以,釣點千萬不要選在水草較密的地方,應在密草的邊緣地帶、水草較稀的地方選擇釣點,才是正確的選擇,才能多釣魚。

中晚春釣草的選擇

  中晚春是釣水草的大好時機。中晚春時節水溫大幅上升,水草上附著瞭大量微生物和水生昆蟲,水草的嫩芽、花芽養分又大,這些都是魚愛吃的食物。此時節,要釣稀疏水草不釣茂密水草,釣淺水草不釣深水草。但有一個特點,就是深水草處咬鉤的鯽魚大,就是數量少,而淺水草處咬鉤的鯽魚多,但個頭普遍較小,形成瞭鮮明的對比。

釣組配置與釣法

  春天在水草處釣魚,咬鉤的多是鯽魚,釣組配置要本著“釣鯽有三巧,竿軟、線細、鉤子小”的原則來搭配。至於用什麼釣法,要按個人的愛好而定。但釣草洞要使用長竿短線釣法,提倡使用單鉤,以防掛草而跑魚。在餌料上,要以紅蟲、細紅蚯蚓、蛆蟲為主,濃腥微香而帶點甜味的商品餌料等素餌為輔。

夏天釣水草的變化

  夏天到來後,在釣水草上更有講究,因水溫已經全面回升,鯽魚已經產完卵,大群體已經四分五裂瞭,多是三五尾一夥,五七條一群。初夏時節,雖然水溫已經全面回升,但水溫也隻有20攝氏度左右,茂密水草處陽光照射不透,導致水溫比其它地方低,很少有魚活動,釣點主要選在稀疏水草處,茂密水草的邊緣地帶,淺水灘水草處,這些地方多有大鯽魚在活動。而被風浪沖刷出的梯形地帶,如果有一簇簇的水草,但不連片。因這些梯形處的沈積物、腐殖質、和有機養分時分豐富,是釣鯽魚和鯉魚的上佳釣點,但大鯉魚和大鯽魚不多,多數是2千克以下的鯉魚和150克以下的鯽魚,也有翹嘴鲌和黃姑咬鉤,但白鰷較少,個頭卻不小。

夏天釣水草的選擇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水溫大幅度上升,較淺的明水處和稀疏水草處的水溫過高,魚明顯減少,隻有在早晚溫度低時才有魚活動。而水草較密的地方,水面上有水草遮蓋,導致陽光照射不透,水溫相對低一些,就成瞭魚納涼避暑的好地方,在水草較密的地方選擇釣點下竿就是必然選擇的。

夏天釣水草的技巧

  夏天釣水草,要根據天氣的變化而定。天氣晴好,氣壓高,釣密草和深水草;天氣晴好,而氣壓較低的天氣,因被高空低氣壓雲槽所控製,導致氣壓低空氣悶熱濕度大,出現這種情況,要釣稀疏水草、淺水草和密草邊緣地帶或明水處;在陰雨天氣壓高時,釣淺水草和稀疏水草處,不宜在深水和水草茂密的地方選擇釣點;陰雨天氣壓低時,因沒有陽光,水草不再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氧氣,不宜在水草處選擇釣點,要在明水處選擇釣點,就是釣草,也要選擇水草最少的地方下竿,否則,“空軍”是非你莫屬。

初秋釣草的選擇

  初秋,因秋“老虎”虎威依舊,釣草還是遵循夏天的原則。仲秋後,天氣是秋高氣爽,氣壓高,水中含氧量高,魚為越冬而儲備能量,紛紛離開茂密水草區,在釣點選擇上,要在水草較稀的地方、茂密水草邊緣地帶、水草成簇的地方、連片但長而窄的地方、兩塊連片水草中間明水處,這些地方的魚多,個體也大。

冬天釣草的注意事項

  冬天的水草大多已經死亡或沈入水底越冬,隻有高棵硬桿植物還挺立在水中,因這些硬高棵植物上附著瞭大量的微生物和水生昆蟲,在向陽避風的地方,如能找到這些高棵植物,常能獲得豐收。但水一定深,一般情況應不低於1.5米。晴好天、溫暖天水淺一點,陰雨天寒冷天水深一點。如果是在大中型水庫垂釣,就是有這些高棵植物,水深也不能低於5米,否則,是釣不到魚的。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9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