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也能釣鰱鳙:榴蓮釣魚法揭秘
講到釣魚,無論是酷熱夏日還是寒冷冬日,都有不少釣友樂此不疲。但對於鰱鳙這種難釣的魚種來說,下雨天更是一大挑戰。不過,別急,今天就要來和大家揭秘一個絕佳的釣法——榴蓮釣鰱鳙!雖然這個名字聽起來有些奇特,但其實效果絕對驚艷。
了解鰱鳙的吃飯習性
我們要了解鰱鳙的吃飯習性。鰱鳙吃餌非常謹慎,這也是為什麼它難釣的原因之一。從我們平時垂釣鰱鳙時的浮標語言就可以看出來,一般十三目的臺釣浮標我們通常把它調至8目以上,甚至標肩處,釣目為3目或2目左右。鰱鳙吃餌時最多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到兩目下頓信號,如果出現黑標或3目以上的下頓,說明都是個體較小的鰱鳙。
鰱鳙屬於中上層魚種,所以下雨時,水面上的漣漪及雨滴敲打水面的聲音,都會對鰱鳙吃餌造成一定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下雨天釣鰱鳙會比較難的原因之一。
榴蓮釣鰱鳙的兩種方法
那麼,下雨天該如何釣鰱鳙呢?這裡分享兩種我平時垂釣鰱鳙的方法,僅做參考。
1、浮釣鰱鳙
將浮標調到標肩,釣四目以下任何釣目。垂釣水深為釣點水深的三分之二,如發現浮標上下左右晃動,但是不吃餌,說明鰱鳙在餌料深度的上方,應向上調整餌料深度。經過反復調整,根據吃餌情況,確定鰱鳙的真實泳層。
垂釣鰱鳙的餌料味型其實不太講究,腥香酸臭均可,關鍵是餌料狀態。鰱鳙餌的霧化效果必須非常好,這是垂釣鰱鳙成敗的關鍵所在。一般浮釣鰱鳙的餌料應在入水兩分鐘內全部霧化完畢。同時應在餌料中添加至少一半的輕比重餌料,如純麩或膨化飼料粉末等,保證鰱鳙餌在水中霧化後產生橫向及向上漂浮的效果,以便形成柱狀霧化區。
拋竿頻率保持一致,餌料大小保持均勻,浮標出現下頓信號後揚竿稱魚,溜魚時應張弛有度,是保證與魚獲的關鍵。
2、底釣鰱鳙
將浮標調整至7到8目,釣目為2到3目,保證下餌到底,上餌懸空。這裡有一個小竅門,上下鉤距保證在3-4個鉤距,上鉤餌料霧化時產生的霧狀區域會將下餌掩蓋住,提高下餌的隱蔽性,同時方便鰱鳙吃餌。
餌料霧化狀態同樣是底釣鰱鳙的關鍵所在,要保證從餌料入水至餌料到底30秒內,餌料全部霧化完成。子線長度在40厘米以上,延長餌料下落時間,專打截口,提高中魚率,餌料在下落過程中出現加速下沈、停頓、上頂等信號後及時刺魚。
線組配置
針對鰱鳙上鉤後沖勁大的特點,釣竿采用中硬或硬釣,便於控魚;釣鉤建議采用新關東無刺型,此鉤型刺魚準確率高,鉤條粗細適中,適合垂釣鰱鳙。釣線宜采用質地柔軟的碳素線,主線線徑不宜低於1.2,子線不宜低於1.0。浮標宜采用竹腳浮標,翻身快,便於打截口。
以上是本人在平時垂釣鰱鳙時的一點心得,失實之處,請各位釣友指正。謝謝!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