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觸水波,精準垂釣”
相信很多的釣友都在淺水的水域都釣過魚瞭吧,你也偶爾會遇到在近岸水淺的實際問題吧,我們在這裡的淺水,是指深度在一米以內的水域。我們在大水庫中上遊釣魚的時候,會常遇到沿岸幾百米成片淺灘的事,水淺草茂本是魚翔淺底,暢遊戲玩的理想場所,可是在這些水庫我們常有“見得到摸不著”的感覺。這是因為水庫大面積的水質清瑩,是一二米之內可見底的,在枯水的冬春季節更為突出,就算是上清下濁的水面,也是很難留住魚兒常留的。這個問題就難倒瞭你瞭吧,我也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現在我將我的經驗與實踐,與釣友們分享下。
我們先來說說手竿近岸釣,在近岸釣的時候我們常選擇4.5-7.2米之間長度的手竿,線與手竿等長或略長過手竿,不過線最遠也就十幾米的距離,可對於我們釣淺灘而言的話,因為客觀環境及釣具的限製,還是夠用的。
接下來就是選點做窩瞭。
一、選點。如果你發現水面或者水底沒有一縷草和雜亂地勢,坑窪等話,你就不用去考慮瞭,所以我們要避開這種完全的光水面。要選擇在有一定的稀疏水草浮於水面、成片水草的地方;或是選擇有石塊、礁石和雜物之底;還是選擇水底有土坑坎埂的不平整地段。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在這些地方呢?我們在垂釣打窩時鉤餌只宜接近這些環境的邊緣,為瞭是不掛鉤而生煩。還要註意的是,我們在釣魚的時候,要註意安靜哦,可別嚇跑瞭魚兒哦。
二、撒窩。這個點很關鍵,我們要根據“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我們可以選擇玉米面、麥皮拌以揉細的酒糟加上適量的香精、芝麻面等香料,我們以這些餌料為主,因為這些餌料比較容易產生霧化,才能更好的被魚兒所喜歡。等你定下位後,隨便的在岸邊刨出一些幹細的紅壤,把它拌在誘餌中,最好的比例就是3:7。把它們揉均勻,然後捏成不太緊的小團就可以。再把它們投入到水裡去,這時水裡的顏色會有變化,水逐漸的變成瞭略濁狀,然後隨著餌的不斷散化向四周擴散,形成一個較大範圍的濁狀水勢。在半個小時後你就可以下竿去垂釣瞭。如果你去的水域水色比較清的話,可以在投餌的基礎上還可用小盆盛些細土漬水拌濕,裹成半稀的小團投入窩中的周邊水域,以增強水底的濁色濃度以吸引魚兒的註意。
我在這樣的窩裡釣魚,一般都能釣到50到100克之間的鯽魚,而我的哥們在一次春釣中,以這樣的窩,他隻是用瞭二個小時,就釣獲十七八尾100到200克的大鯽魚。如果你想多釣些魚的話,你可以多做幾個這樣的窩,這樣的窩一天中可做3-5個,你可以輪著釣,續窩的辦法也可如此進行。我相信能為你增加魚的收獲量。
我講講我的體會,在鉤餌落點的中心水底,你要始終保持較高的濁色度。,這樣才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產生安全感,還可以吃食,它何樂而不為呢。它還會通過索餌,遊動以及發送超聲波的特殊方式,傳遞信息給外界魚兒,形成魚群聚集,並通過群魚在窩中底層不斷遊動攪起泥水,使水色更加渾濁,往往給垂釣者帶來意外豐收。我的最高的戰績是一天釣上五六十條的鯽魚。
三、幾點註意。我們在釣魚的時候要註意盡量減少走動,對魚的幹擾最直接的就是人影的晃動和腳步的振動。所以在選擇選點時要考慮環境清靜,自己也要保持不驚魚,還要註意釣餌的適用性,這個也是很關鍵的。太平2號紅蚯蚓和酒糟的軟小餌較好,切忌上大蚯蚓,大酒糟粒,也可用飯粒上鉤,但不宜硬。使用的鉤線要細小。主線直徑0.2mm,子線直徑在0.165mm左右即可,鉤子以伊努尼2—3號或其他鉤形的小號鉤為好。釣法上以臺釣為主,如用傳統釣亦要考慮釣組的輕靈。如果是水比較清澈的話,我們可以選擇臺釣漂的設置以上鉤微觸底標尖露出1—2格為佳。
我們再來說說海竿釣淺,我們對於大面積的淺灘,利用海竿的遠投優勢是十分明顯的。如何營造一個好的遠點淺水窩也是個技巧問題。
實施定點選窩,在不掛底的情況下,把窩做在40-50米以外的水域,這種水域因遠離岸邊,魚的活動要大膽,要頻繁一些,故相對近岸的水色必會略濁一點,這對海竿垂釣有利的。如果把點做在深水的邊緣,獲大魚的機會就多些,上鉤的鯽魚個體也大些。
然后把幾團糟餌準確投入窩中,亦可在餌中拌入些紅土,增強濁色度。如果這些水域常有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0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