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飛蠅釣,古法傳承,技藝精湛。
咱們來聊聊傳統飛蠅釣,這可是咱們國內自古就有的釣法,雖然和國外那種飛蠅釣有些差別,但絕對是技藝精湛的釣法。
話說回來,咱們國內的飛蠅釣可不只是從國外學來的,這可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以前那會兒,魚塘裡沒有別的魚種,只有白條,要想釣得多,就得算是半個高手了。那些痛恨白條想釣來解恨的,喜歡白條愛吃的,想試試飛蠅釣的,都能來試一試。
釣具選擇:手工藝的精緻品
是釣竿,以前那會兒可沒有玻璃鋼魚竿,都是用竹子自製的。釣白條的竿最好是選用毛竹的枝條,那個長的有兩米多一點,雖然細且韌,但彎曲得非常利害,基本是來回轉折的“之”字形。加工起來可不容易,要說細節,能夠再寫一篇專文。但做出來以後,竹節粗而不張揚,一般都向同一側偏出,有如軍人向右看齊的隊列,絕對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有時候老琢磨著是不是找一塊有竹子的地方住下來,閑時自己做手工魚竿賣,也是出於對那時練出來的手藝的信心,呵呵,扯遠瞭。
現在呢,選擇玻璃鋼或者碳素竿,最好是2米7或者更短一點的,長了甩起來不方便。調性要求稍軟一些,三七或者四六。不需要線輪。
鉤、線、魚餌:精準到位
鉤子,我們那會兒叫遊魚鉤,比最小號的鯽魚鉤還稍小點,長柄、戈字形。沒有的話,最小的鯽魚鉤也行。
線呢,用最細的尼龍線,一來因為釣白條用的鉤和餌都很輕,線細軟容易甩出去;二來因為細線可以自然浮在水面上,對這種釣法至關重要。以前釣過的,見到的最大的積年老白條不超過三兩,不用擔心線不夠結實。線的長度以比竿的長度長一尺左右為宜,線上直接拴鉤,不用浮子、墜子以及其他一切附件。
魚餌嘛,蒼蠅是上魚率最高的魚餌,但不是最好的,因為太不結實。不嫌臟的話,蠅蛆更好一些;我最常用的是大黑螞蟻,鉤住螞蟻頭,身子掉了以後還可以用。一個螞蟻頭釣上幾十個白條是常有的事;生雞油、或是豬油也可以,效果稍差些。听说有人用浸油的棉花,蜘蛛網,我沒用過。國外飛蠅釣用的小號羽毛鉤估計也可以用。
釣點、誘魚、施釣:掌握技巧
釣點:釣鯽魚時白條鬧窩子,可能會讓人覺得它們很膽大,實際上白條在水面上時是非常警惕的魚類,稍有動靜就會迅速遊走,很難連續釣起。釣時需要選擇能完全遮住人的灌木叢或草叢,但這樣的位置多數甩竿很困難,直接做一個掩體更方便一些。白條遊動迅速,也很容易招來,對水底基本沒什麼要求,選擇寬敞甩竿方便的地方,用一米左右的帶葉樹枝密一點插成一排就可以瞭,用顏色不太鮮艷的佈之類的相信也可以。
誘魚:白條對腥味很敏感,殺雞、殺豬後清洗的帶油血水是最好的打窩子直接釣。
施釣:釣的時候人藏在掩蔽物後面,需要蹲著或趴著,會比較辛苦點。飛蠅釣白條的甩法有兩種,一是甩出去以後稍作停頓,直接甩回來,不管是否咬鉤,不停朝魚頭竄動的地方甩就可以瞭;二是甩出去以後讓線浮在水面上,看見線往前遊動時往回甩。我比較愛用第二種釣法,上魚的幾率高,也沒那麼累,但水流太急的時候就只能用第一種。
這就是傳統飛蠅釣,一門技藝精湛的釣法。雖然過去了許多年,但這種釣法仍然被很多人喜愛。如果你也對這門技藝感興趣,不妨試著去體驗一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