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釣鯽,四技在手,大鯽隨行。
早春釣鯽魚,四技在手,大鯽隨行。
早春,大地回暖,江河湖泊的魚兒也開始活躍起來。這時,正是釣鯽魚的好時節。但要想釣到大鯽,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裡,就來跟大家分享四個釣鯽魚的技巧,讓你早春釣鯽,四技在手,大鯽隨行。
一、不要忙於投窩下鉤,選擇釣位很重要。
鯽魚的生長繁殖能力極強,小到河溝大到坑潭,凡是有魚的地方都有鯽魚蹤跡。但並不是處處都有大鯽魚可釣。前幾天,我和幾個釣友在一個野河釣魚,這個塘是長方形的,水深2—4米,方圓十幾公裡。他們各自憑自己多年的早春釣鯽經驗,紛紛投餌打窩,有的窩點選擇在別人釣過的附近,有的則在靠水植物枯茬旁。我並不忙於投餌,先請教水塘附近的村民,瞭解魚情。然後繞塘觀察,當我走到一個鴨欄附近,看到欄棚外面的水面上,不時從水下冒出豆粒般大的氣泡。憑我多年的釣魚經驗告訴我,水下肯定有不少大魚在尋食。我決定將窩點選在此處。這個天氣很不正常,溫度忽高忽低,風力卻較小。我相信這肯定是一個好釣位。打下窩,不到半個小時,窩點均有鯽魚上鉤。兩個小時不到,我已釣瞭19尾鯽魚,大的半斤多,小的也二三兩重。而他們幾人雖釣獲的尾數比我多,但是小鯽魚過半,大鯽魚過少。回家的路上,我們分析,我的釣點選擇的好,鴨糞拉在水裡能引來攝食的魚,大魚進窩趕跑瞭小魚,所以小魚較少。他們幾人的釣點也選擇不錯,但窩點平時食源較少,大鯽魚也較稀,上鉤的大鯽魚少,小鯽魚多。
二、選擇天氣很重要,早春釣晴不釣陰。
早春釣大鯽要釣陽,要選擇氣溫較高的天氣,或者冷空氣過後氣溫回升並穩定,偏南風為宜。釣點應選擇背風向陽處下鉤。最佳時間一般是上午8:30—16:00,這段時間由於陽光直射,風力小,向陽的水域水表溫度上升,鯽魚會尋溫從深水處活動尋食,若在此處投餌鉤肯定如願。
三、釣組要靈敏,線組選細不選粗,釣鉤選小不選大。
平時在釣鯽魚過程中,盡量不要選重墜、粗線、大鉤釣組影響靈敏度。魚線選用0.4至1.0號線,在拉力值允許的情況下用線越細越好。組線小鉤具有較靈敏、較隱藏性,魚在尋餌時,不知不覺吞下鉤兒,魚鉤應選彈性、韌性好的、鉤體細的、鉤尖鋒利的。浮漂可根據釣者的視力和愛好而定。釣組的最佳組合鉤墜距離為3—4厘米為宜,鉤背剛好觸底鉛墜懸於水中。這種組合很靈敏,鯽魚吃鉤時無須用力擡頭,就能牽動浮漂給動作。
四、釣靈不釣頓。
早春氣溫雖已漸漸回升,但氣溫不正常,有時一天溫度相差5、6度,而魚兒活動攝食跟氣溫變化有關,溫度高覓食積極;溫度低又遊回深水處。根據這些情況和特點,應註意臨場應變,隨著氣溫和魚的變化而變化,註重釣中午前後4小時,氣溫高時釣近岸淺灘、水草植物邊、障礙物旁,窩點水深60—100公分,溫度低水深應在120—160厘米更易上魚。還要本著餌找魚的原則,魚情較好可用臺釣拉餌術,這樣上魚更快些。如不具備條件則用傳統上蚯蚓,效果更佳。決不能只用一種方法,不然你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