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竿釣鰱鳙,技巧一網打盡!

  鰱鳙,這個名字對於許多釣魚愛好者來說絕對不陌生。鰱和鳙,雖然名稱不同,但其實是兩種很相似的魚類,他們共同構成了我們常說的“鰱魚”。

  鰱魚,我們又稱之為白鰱,水鰱,跳鰱,鰱子。它們屬於鯉形目,鯉科,是著名的四大傢魚之一。鰱魚的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白色,頭較大,眼睛位置很低,鱗片細小。它們屬於中上層魚,春夏秋三季,絕大多數時間在水域的中上層遊動覓食,冬季則潛至深水越冬。

  而鳙魚,又稱為花鰱,胖頭、大頭魚、黑鰱、麻鰱。外形與鰱魚相似,只是頭部特別大。鳙魚性溫馴,不愛跳躍,屬中層魚。它的食性是濾食性,主要吃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浮遊動物,也吃部分浮遊植物和人工飼料。

  

一、線組魚鉤的選擇:

  釣鰱鳙, 要準備的當然是釣具。線組我一般選用4.0號的大線、3.0號的子線,魚鉤使用的是伊勢尼10號。子線長短根據魚體型的大小決定,越大的魚用越長的子線,一般我使用的子線定長在單根25公分以上。鉤距我放在兩個鉤距在5公分左右,也是根據魚的大小決定。

  

二、魚竿的選擇:

  魚竿的選擇也很重要,我一般選擇5.4m或4.5m手竿,要輕而腰力要好,二八竿最好,三七釣也行。

  

三、浮標選擇:

  浮標的選擇也很讲究,我一般選用大號浮標,無論什麼漂型,沒有太大講究。但如果是短腳長身竹腳漂更好,翻身快魚訊多。

  

四、餌料的選擇:

  餌料是釣鰱鳙的重中之重,我選用霧化性好、比重輕、清香中略帶甜味的魚餌,可加入蒜香型的商品魚餌和雪花粉。

  

五、打窩方法:

  選擇一片靜水區,有風的天氣盡量找那種避風港,釣鰱鳙之前一定要打窩,打足夠的量,市面上有那種鰱窩,也可以用開好的餌料,輕捏成許多小團,拋到釣點,讓餌在釣點霧化散開,就可以開釣瞭。

  

六、掛餌:

  可以雙鉤掛餌,也可以上鉤掛餌,因為在老九垂釣時,下鉤通常不掛餌,餌的霧化速度,開始可以快些,就捏鬆點,有口後可以霧化慢點,就捏緊點。

  

七、魚層的尋找:

  這點在釣的時候很關鍵,從水深的1/3深度開始釣。判斷魚層的深度要仔細,一般從漂上能反映出來一些重要信息。

  

八、魚訊語言:

  抓下頓口,由於餌的霧化,漂一直在緩慢的上浮中,中間出現任何一個下頓,都是很好的提竿時機。

  

九、浮釣鰱鳙口訣:

  釣鰱鳙、不輕鬆、戰高溫、鬥酷暑、

  釣深水、找水層、勤拋竿、重霧化、

  剛開始、很熱鬧、是小魚、不急懆、

  小魚跳、鰱鳙到、提起神、眼直盯、

  鰱鳙魚、嘴巴大、靠濾食、漂像輕、

  抓頓口、易中魚、中魚後、立起桿、

  溜八字、不放鬆、魚疲乏、操網中。

  

十、釣點的選擇:

  釣鰱鳙魚一定要有合適的釣點,因為鰱鳙魚過的是群居生活,對食物的依賴性很強,在微生物豐富的水域,能形成幾十甚至幾百尾以上的大群。

  

十一、習性特點:

  白鰱和花鰱雖然都是鰱魚,但其生理習性特點既有共性也存在個體差異。鰱鳙屬於慮食性魚類,喜歡集群活動在深水區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遊習性,平時多生活在江湖、水庫等較大的自然水域中,適宜水溫18-30度,冬季潛入深水蟄伏越冬。

  

十二、天氣、風向選擇:

  釣鰱鳙除瞭要選擇晴好的天氣之外,還要註意風向和風力。一般來說要選擇三級以下微風或偏南風的天氣,這樣的天氣一般氣溫較高,如果是三級以上的偏北風天氣大多是比較涼爽的降溫天氣,這種降溫天氣比較適合釣鯽魚、鯉魚、草魚等,而不適合釣鰱鳙。

  

十三、釣具釣法:

  手竿釣和拋竿釣都是釣鰱鳙的好方法。但要釣大鰱鳙就必須使用拋竿。

  

十四、餌料使用:

  釣鰱鳙效果不錯的餌料有很多,但關鍵在於使用方法是否得當,使用細節是否做好。

  這就是釣鰱鳙的全部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大家釣獲滿滿!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