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選位,耐心等待,精準投餌。

  野生鯉魚啊,真是個狡猾的家伙,不管你有多高興,要是你今天沒有鯉魚上钩,那就跟沒去釣一樣。以前啊,有人說,你若是去釣鯉魚,要是今天沒有釣到,那可就像是空軍出動一樣。這話說的,不無道理,因為通常我們釣到的大多是鯽魚和那些小魚,要想釣到大鯉魚,那可真是得另闢蹊徑。

  釣鯉魚,其實涉及的要素相當多,每一個都跟著釣到的魚多寡有關,所以得小心細膩地去把握。我可以舉個清單給你:窩餌、釣餌、釣位、釣具、季節與氣候...每一項都非常重要,一樣也都不可以忽略,而且也無法確定哪一項最為重要,就讓我來聊聊我的經驗,跟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釣餌,鯉魚的美食秘笈

  釣餌這件事,我可是把它放在了首位,這是我多年釣齡的感悟。想想我還是少年時,那時在青山綠水之間當過兩年的漁童,那時野釣魚真多,我用蚯蚓曾經釣到過十幾斤的烏魚、五、六斤的團魚,還有一斤五的鯽魚,其他的鯰、黃辣丁等就不計其數了,可就是從沒有釣到過一斤以上的鯉魚,那時候我還小,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後來啊,我才知道自己當年的方法和餌選擇是不對路的。從人類捕魚、釣魚的時期算起,有文物證據的釣魚史至少有六千年了,蚯蚓是最通用的餌,但在這漫長的時間裡,魚兒在生存進化的過程中產生了「抗釣性」,作為淡水之狐的鯉魚,可能在遺傳基因中就有了對蚯蚓的戒備。

  所以我們在野外用蚯蚓釣到的鯉魚,多半是放生的魚或從魚塘裡逃出來的飼養魚。所以呢,對付鯉魚,釣餌一定要對路,一定要用它們感覺安全的餌,否則只能是白費勁。

  那麼,什麼餌比較好呢?答案就是,越天然越好,像玉米、小麥、番薯、白面、活蝦等等,這些都是好選擇。

  運用好這些簡單東西的關鍵是「欲擒故縱」,先讓它們放心地品嘗,然後你就有機會了。

  近些年來,商業餌非常流行,也出現了許多用商業餌釣鯉魚的專家和高手。但我想說的是,這些人工加工的東西,可能只對那些鯉魚中的新手有效,釣到三、五斤重的還沒問題,但要釣到十斤以上的大魚,那就無效了。對這些大魚來說,你用餌應當力求天然,盡可能去麻痺它,才有可能成功。

釣位,鯉魚的巡視路徑

  接下來是釣位,這就是釣組在水裡的位置,涉及到的就是距離、水深、地形等等。鯉魚的活動範圍很大,且巡遊路線有自己的規律,所以,我們必須把釣位選擇在其活動路線上。

  網上有很多文章介紹釣鯉魚如何選釣位,我就不贅述了。通常來說,距岸不能太近,應該在二十米以上,大魚白天是不會輕易靠岸的。夏天水深不低於三米,冬天不低於六米,最佳水深是五到八米,有時候還可以再深一些,比如六月份在十米左右深水中釣到大鯉的例子不少。在滿足水深的前提下,盡量遠一些為好。

  釣位還包括釣場的魚情、人為的干擾等因素,要結合各種信息確定這裡有魚,沒有魚,你的餌再好也是白費。近期有沒有人打魚甚至電魚,釣者太多的釣位應該果断放棄。

釣具,成事之器

  再來是釣具,成事之器嘛,磯竿、遠投竿、海竿自然是必須的選擇,線、墜、鉤的配置也必須符合上大魚的要求。釣大鯉魚不得不犧牲釣組的靈敏度、隱蔽性,而把可靠性放在首位。

  釣五斤左右的魚,主線配三號左右就可以了,釣十斤的魚,主線應該選五號以上,用鉤伊勢尼八號以上,千又鉤五號以上,而且最好用單鉤,以防止大魚牽引釣組掛底,減少跑魚機率。

  釣組常用的有兩種類型,一是磯竿滑漂定點釣,調漂類似臺釣方式,掛玉米,對付滑魚最好調鈍一些,空鉤調平水,釣二到三目,讓鉛墜剛好觸底。此法應控制在二十米之內,遠了看漂困難,也不易拋準。

  二是無漂遠投定點釣,配五十克大墜,用遠投竿、海竿、彈竿均可。掛珠珠和玉米各有千秋,掛鉤的玉米不要太軟,掛在鉤底,讓鉤尖多露出一些,不要擔心會被魚看見,否則易被魚吐出,形不成死口,線一定要繃緊,此法適宜釣五十米以遠,經過練習能夠投得很準。

窩餌,留住大魚的秘密

  接著是窩餌,這是十分關鍵的一步,直接關係到能不能上魚,必須用心操作好。

  鯉魚窩要求厚、重,是因為水下小雜魚太多,你打下的窩子總是它們捷足先登,一番洗竊後窩料所剩無幾,所以,必須要有數量保證窩子的持久性,同時也必须有較大比例的小魚吃不下的粗顆粒。

  比如老玉米就很不錯,好處是小魚奈何不瞭,大魚吃起來比較放心,一旦吃順瞭,隨時可能吞鉤。但是,只用老玉米發窩比較慢,應該加入一些具有鯉魚喜歡味道的誘料,比如加香處理的煮小麥、煮玉米、酒糟、油枯等等。

  這些東西同樣吸引小魚圍搶,能夠引起大魚的注意,大傢夥來瞭,小東西就會逃散。

  在花、白鰱較多的地方,要注 ý 尽量不加霧化太強的東西,比如通威飼料粉等等,若把鰱子引來佔據窩子不離開,鯉魚便不會進窩。

  打窩方式有:釣位近可以用打窩器,遠則必須用船,第一次多打一些,每個窩子一公斤左右,遠窩子最好做個標記,以便定位準確。

  窩子要做在標記近岸一面一至二米處,面積不小于一平方米,不要在標記外面,以免標記與釣組纏繞。

  補窩要少而勤,兩小時一次即可。近窩好辦,遠窩比較麻煩,要麼劃船去補,要麼用遙控船。

  要點是拋竿必須準確,釣組一定要落在窩子裡,緊挨窩邊效果也不錯,離窩太遠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很可能全天無口。

季節與氣候,鯉魚的節奏

  最後是季節與氣候,釣鯉魚的最佳季節每年有兩個,一是五月初到六月上旬,二是仲秋到立冬,氣溫要在十八度以上,無論溫度升降都應該連續幾天穩定為好,氣溫波動大鯉魚就不愛開口。

  七到八月氣溫太高不太適合釣,選好釣位一樣會有收穫,這個季節必須釣陰涼處和離岸比較遠的深水。

  十一月至一月也只有在八米以上深水才能夠釣到,而且最好幾十人集中在一起持續數月打重窩,吃口和收獲一點也不比夏天差。

  冬天單獨打大窩效果不佳。

  這就是我的點滴經驗,希望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祝大家都能在釣場上大獲滿載,一釣一獲,滿載而歸!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