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鱸魚,甩戳技巧精要
“甩餌”釣法
這種釣法啊,有人也叫它“擬似路亞釣法”,因為除了用餌釣之外,釣具和操控手法,都跟路亞釣法有點像。簡單來說,就是在釣線上先綁一個小鉛墜,再在鉛墜後面接一段透明子線,綁一把鉤,釣餌就選蝦。拋竿後,等餌沉到一定深度,但還沒有沉到最底下時,就慢慢收線,反復這個動作。要是有魚來咬鉤,就迅速拉竿,一鼓作氣把魚拉到面前。這種釣法特別適合在防波堤上快鐵釣取鱸魚。
釣具
釣具啊,用一支3.6到4.5米的路亞竿,配一個3000到4000號的旋壓式繞線輪。主線用2到4號的PE路亞專用線,接上1.5到2.0米的7到8號透明碳素線,再綁一個8字轉圜和一個20克左右重的鉛墜。子線長60到100CM,7到8號的透明碳素線,再接上一把銀或金色的18到22號丸世或路亞專用鉤。
釣餌
釣餌最好是活蝦,養殖的或海捕的都好,就算不活但很新鮮的淡海水混養小白蝦也行,吃口好時效果也好。
釣點和釣法
釣點最好選在防波堤頭的強流側。釣法是,在跌潮或漲潮海流達到一定強度後,把釣組掛蝦,不斷拋向堤頭側面的強流中。釣棚離底0.5到1.0米,釣餌以貼近堤底基礎石塊或水泥預製件的上部移動為宜。在水下亂石密佈的海域,這種釣法效果也應該不錯。
“戳窩”釣法
這是一種釣具簡單的傳統釣法,但到現在還是防波堤夜釣鱸魚最有效的辦法。經典的“戳窩”釣具啊,就是用一個8米左右的手竿,主線是7到8號透明尼龍線,長4到5米,一個10到20克重的鉛墜,子線是5到6號的透明碳素線或尼龍線,長30到40CM,鉤是18到20號的丸世鉤。鉛墜系在主線末端,再接一個8字轉圜,子線就綁在這個轉圜上。
釣餌最好是蝦,沙蠶餌也行。釣點最好選在防波堤頭的強流內側。出釣時機自然是夜間有較強海流形成的潮位。釣法是,把釣組掛餌後,慢慢垂直放入消波樁間稍大一點的空檔中,然後不斷輕輕提動,引魚來咬鉤。一旦有咬鉤信號,就迅速揚竿,一口氣把魚拉出水面,免得魚鉆進洞裡。
實施這種釣法時,如果是一個從未到過的釣場,最好是白天踩點,選好釣位,或者在低潮位進入釣點,以便觀察樁洞的位置。這種釣法白天效果不好,尤其在水質較清的防波堤上,白天鱸魚很少近岸索餌。這種釣法,在青島,曾經風靡黃島電廠防波堤,有位釣友曾一晚上釣獲鱸魚30多條,大的尾重3千克。作者也曾有過不錯的收穫。
其他釣法
除了上述釣法,釣鱸魚還有“底鉤釣法”和路亞釣法。“底鉤釣法”現在多用於漁業性垂釣,釣友們鮮有人用,所以這裡就不介紹了。路亞釣法是一種新型釣法,愛好者也越來越多,尤其在釣取大型鱸魚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目前,釣鱸魚的方法越來越多,這是好事。但面對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釣法,也常常會讓人產生一點思緒的猶豫:“到底哪種釣法更好?”這些問題,常讓我們在出釣時選擇釣法時猶豫不決。
如果能把個人偏好的因素擱一邊,好好分析思考一下,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每種釣法都有它的特點,適合的釣場和魚情,也都有它適合的釣場和魚情的局限性。如果一種釣法在它不擅長的釣場或魚情中,和其他釣法一較高下,那結果必然是慘遭“戲弄”,“飲恨”釣場。這就是說,只有當某種釣法與所施釣的釣場的海情、魚情等客觀因素達到高度默契時,它的優勢和特點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因此,“根據釣場和魚情等選好釣法”是釣鱸的一項基本功,而功底就是對各種釣法及其釣場和魚情適應性的透徹領悟。由於水平、地域的限制,難免會有“以偏概全”的錯誤,僅供參考,歡迎指教。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