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竿拋竿技巧:精準揚竿,一觸即中
海竿釣法,這種垂釣的玩法,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大水面、遠距離、釣大魚」。這意味著在使用海竿釣魚時,與我們常見的手竿釣法有著顯著的不同。那麼,在這種釣法中,當發現中魚訊號時,是否需要揚竿刺魚呢?這個問題,在釣友之間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海竿釣法的線路長,中魚的訊號不那麼靈敏,它往往是在魚吞鉤後開始逃逸時才出現,而這時的鉤子已或多或少的紮入魚體。因此,海竿釣法的揚竿刺魚就不再是一個必須的過程。那麼,海竿是否需要揚竿刺魚呢?這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在實際垂釣中,我們可以根據以下幾點來判斷是否需要揚竿:
我們來看看竿身之狀態。海竿中魚時,先聞其聲,再見竿形。聲音的大小取決於魚的動作的大小與快慢,也取決於魚鈴本身的發音限度。但竿身的形體語言,卻能夠告訴我們許多看不见的東西。例如,3.6米中硬調海竿,竿尖第一二節顫動的,可能是200克左右的鯽魚,300克左右的草魚,或500克左右的鯉魚。釣點距離達80米以上時,鯽魚大於400克,草魚大於600克,鯉魚大於800克。竿尖三四節抖動的,鯽魚大於500克,草魚大於1000克,鯉魚大於1500克。竿身彎腰並大起大伏的,鯽魚大於1000克,草魚大於2000克,鯉魚大於3000克。竿身幾乎處於倒伏狀態的,鯽魚很難一見,草魚大於4000克,鯉魚大於5000克。這些都是我們判斷是否需要揚竿的依據。
我們要看看魚體之大小。由於許多因素的影響,並非所有的魚都能通過竿身的狀態而做出準確的判斷。例如,小魚拉線快又急,大魚拉線沉而穩。小而輕的魚上鉤,適度揚竿就可刺透,大而重的魚根本不用揮竿刺魚。
第三,我們要看看魚種之類別。不同的魚種,其力量、速度和逃脫的方式也不同。例如,鯉魚中鉤後,會拼命掙脫,外竄、橫移、打樁、悶線等等;草魚中鉤後,一般並不極力掙脫,但到了近岸處,會使出渾身解數,拼命外竄;而肉食性魚類身強體壯,力量大而猛,中鉤後,多是「玩命」。
第四,我們要看看釣餌之軟硬。不同的硬度的釣餌會對魚鉤刺魚產生直接的明顯的影響。例如,軟釣餌易於刺魚,硬釣餌會妨礙刺魚,顆粒狀釣餌對刺魚影響最大。
第五,我們要看看釣線之狀況。釣線有其固定的服務年限,使用得當與否,會決定能否延長或縮小其使用年限。揚竿刺魚時,不僅要看魚的種類和大小,還要看主線的彈性和強度、腦線的粗細和拉力、釣線當前的實際狀況。
最後,我們要看看釣組之情況。魚鉤細而小,其鉤口也小,鉤條如刀,就有可能只扎在大魚的魚唇或口腔的表皮上,不深不牢。這時,揚竿刺魚,極有可能把魚鉤拉出。
是否揚竿刺魚,要綜合分析,準確判斷,全面考慮,恰當應對。在垂釣實踐中,能否揚竿,是否揚竿,何時揚竿,多遠揚竿,揚竿的角度、力度、幅度、速度,都是豐富經驗的積累和高超技術的體現。
釣魚,一門技術,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只有掌握了這門藝術,才能在釣魚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享受釣魚的樂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1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