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鳡魚,標點技巧一網打盡
鳡魚,這種大家口中的黃鱒、黃鉆、黃頰魚、水老虎,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它那頭尖尖的、身體細長的亞圓筒形,活脫脫一條水中的霸王。別看它小,吃起來那可是一點都不小氣,專門吃那些小魚,典型的掠食性魚類。它們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層,遊速快、行動敏捷,常常襲擊和追捕其他魚群,生長還特別快,3齡魚就能長到3千克,最大能長到30~40千克。這種魚性兇猛,成為了廣大路亞愛好者一直挑戰的對象,想要超越極限,突破自己路亞鳡魚的紀錄,那麼,我們在路亞鳡魚的時候,該如何正確地選擇標點以及技巧的運用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淺析一番。
標點的選擇
\"路\" 鳡魚,這個名字本身就是根據它的活動規律、捕食習性來命名的。鳡魚喜歡在水面開闊、其他魚類較多的水域遊動,活動範圍大,這類水域往往能捕食到小魚。所以,江河中的堤壩、橋樓旁、河流的寬水處、水邊有建築物的地方及進出水口處,這些都是\"路\"鳡魚的理想標點。
當鳡魚在捕食其他魚類時,常常會浮至水的表層,在它食欲旺盛的七、八、九這三個月當中,路友只要細心觀察水面,就能發現它追逐獵物時的情景:鳡魚像離弦之箭般射出魚群,而被追逐的小魚則竄出水面向前狂逃。如出現這種情況,表面有鳡魚活動,應將此處作為優選標點。
另外,回水灣附近有暗流的地方是小魚棲身的靜水區,鳡魚喜歡逆流而遊,有暗流的地方也有它的身影。如果聽到像石頭扔進水中一樣的炸水聲,表明有鳡魚在覓食。這時,我們可以準備好竿,掛上擬餌,往小魚逃跑的方向拋餌,標點最好離炸水位置20~30厘米。如果拋餌位置準確,那麼這條鳡魚就有70%的可能咬餌。
技巧的運用
路亞鳡魚,竿最好選硬調的,至少用MH調以上的釣竿。擬餌首選水面系的米諾、波扒、鉛筆。鳡魚的上顎很硬,擬餌原裝的鉤最好3x-4X強度的進口鉤。這種鉤的強度大、且鋒利。米諾路亞操作起來比較容易,拋投後壓低竿頭,竿尖指向水面,保持穩定的速度回收,這是最基本的、非常實用的操控手法。
也可以加進一些花式手法,比如在勻速回收時,每收幾圈線竿尖輕輕一抽,略使米諾加速,模仿小魚慌忙逃竄的樣子;還可以在收線時,竿尖往左輕抽一下,再往右輕抽一下,如此反覆,使水中的米諾呈\"之\"字形前進路線,容易引起水中掠食魚的註意。至於回收的快慢,沒有規定法則,慢不咬便試快,快不追再試慢。但有一點需要註意,不要拉米諾貼著水面像魚雷似的一直往前沖,那樣鳡魚是不會咬鉤的。
波扒的操作手法是不時抽動一下釣竿,在水面撞出水花扮演被大魚追趕時的小魚來誘魚,速度快慢不同撞出的水花有所不同。鉛筆的使用方法是,將鉛筆拋投出去,待其落水後,竿尖向下,收緊風線,不要急於收線操餌,要留出鳡魚發現餌對其做出反應的時間。這個時間非常重要,很可能就在這短短幾秒的等待裡,鉛筆就被鳡魚吞進嘴裡。
若等待幾秒鐘,鉛筆沒有受到攻擊,人再操餌不遲。鉛筆和波扒一樣也需要有節奏地操作,節奏的快慢、頻率、停頓時間,沒有固定的準則,要根據鳡魚當時的活性來決定。魚活性比較高時,抽竿的節奏可以稍微快一些,可以連續抽動幾下,讓鉛筆在水面上連續做5~6個\"Z\"字形動作,然後稍微停頓2秒左右。抽動的頻率可以快一些、幅度小一些。快頻率、小幅度的抽動,使餌在較短距離內作出更多的\"Z\"字形動作,激起的水花大、活力足,誘魚效果明顯。在魚活性不高時,操餌節奏也要慢一些。
鳡魚咬鉤的動作比較猛,有時釣者來不及揚竿或無法抬竿,所以拋投後要將泄力裝置調到可以拉動的狀態,讓中鉤之魚在負重的情況下消耗沖撞力。路亞鳡魚最大中魚的機率是在發現魚打水後,在第一時間內把擬餌拋投過去。中魚後,要進行充分的遛魚,待鳡魚體力基本消耗盡,肚皮向上翻動時再拖魚上岸。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3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