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路亞,冷水魚種,技巧分享。
蒙古流域冷水魚種探秘
蒙古流域的冷水魚種,那可真是一大絕學。這裡的魚兒不僅生態豐富,還有著許多特點,讓我們一起來探秘這裡的魚界霸主吧。
哲羅鮭——蒙古流域的霸主
蒙古流域中的一霸主哲羅鮭,終年絕大部分時間棲息在低溫、水流湍急的溪流裡。這種魚兒可真是不簡單,冬季因受水位的影響,在結冰前逐漸向附近較深的水體裡移動,尋找適於越冬的場所。春季開冰後,即溯河向溪流作生殖洄遊,8月以後向幹流移動。性成熟需5齡,生殖期於5月中旬開始,水溫在5—10℃左右。哲羅鮭非常貪食,是淡水魚中最凶猛的魚種之一。覓食時間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後,由深水遊至淺水岸邊捕食其他魚類和水中活動的蛇、蛙、鼠類和水鳥等,其他時間多潛伏在溪流兩岸有隱蔽的水底。一年四季均索食,夏季水溫稍高時,食欲差些,甚至有停食現象;冬季不停止攝食,僅生殖期停止攝食。
細鱗鮭——蒙古的林諾克
細鱗鮭,蒙古當地稱之為林諾克,為冷水性魚類,多棲息於水溫較低、水質清澈的流水中。這種魚兒可真是不簡單,冬季在支流的深汀中越冬,產卵為4月中旬至6月,水溫為4—12℃,產卵在水質清澈、水流較緩的砂礫底質的江段或哨口的下端。仔魚喜歡潛伏再砂礫空隙之間,不常遊動,通常以小魚、水生昆蟲、岸邊生活的小動物以及植物為食。極貪食,其胃內食物可占身體重的10%左右,更能捕食為自身身體長二分之一大小的魚類。每天食欲最旺的時間是早晨和傍晚,其他時間多潛伏在溪流兩岸有蔭蔽的水底。
五道黑——河中的霸主
五道黑,又名河鱸、赤鱸。這種魚兒可謂是河中的霸主,生活於植物叢生的江河、湖泊中。通常有兩個類群:一個種群生活於沿岸淺水區,以無脊椎動物為食,個體較小,生長也慢些;另一個種群棲居於深水區,以小型魚類為食,個體大些,生長較快,三冬令可達成熟,最大個體可達500mm。仔魚以浮遊動物為食,體長40毫米時,則以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亦食些水生昆蟲和甲殼類。河鱸在夏季攝食比冬季為旺,產卵時期通常停止攝食。開始成熟的親魚為5冬齡,早春解凍後,水溫達7—8℃,即在水勢平穩的場所進行繁殖。
白斑狗魚——強壯的捕食者
白斑狗魚雖分佈於高寒地帶,卻屬於亞冷水性魚類,相對於適應溫度比較廣,適應能力比較強。這種魚兒的適應溫度範圍為0℃—30℃,在35℃情況下仍可以生存,最佳攝食溫度為16℃—26℃。根據甘肅的研究成果,最適生長溫度是23℃—24%。幼魚集群活動,成魚分散覓食,行動迅速敏捷,常活動於水草叢中。白斑狗魚有階段性殘食的特點。8厘米以上,相互防禦能力增強,殘食現象逐步緩解,到15厘米以後,自相殘食現象基本得到控製,但成魚階段餌料魚缺乏時,仍會出現。
北極茴——冷水魚中的珍品
北極茴,又名棒花魚。這種魚兒是茴魚科Thymalidae,茴魚屬Thymallus6種。體長形,側扁,前背窄棱狀。吻鈍短,眼大,口裂稍斜,上下頜約等長,各有一行細弱牙。鱗中等大,尾鰭深叉形,分佈於額爾齊斯河流域,為冷水性底層魚類。這種魚兒喜生活在山麊砂底的清澈激流中,食性以水生昆蟲及軟體動物等為主。北極茴魚 特點是個體大,生長快,懷卵量大,產卵期早,多為冷水性魚類,其體形多呈長形或紡錘形,遊泳能力強,肌肉結實,味道鮮美。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