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黑魚四大絕技,一網打盡!

黑魚也稱作雷魚,是一種兇猛的魚類,也是路亞釣法的主要對象魚之一。釣黑魚的時候,我們會用到雷魚竿、雷輪、雷蛙這些專業的釣具。因為黑魚生性兇猛、力大,而且經常生活在有水草、蘆葦、枯枝等重障礙的水域,所以對釣手的技巧和裝備都提出了很高的挑戰。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路亞黑魚的四大絕技,一網打盡這些猛將吧!

一、出釣時機的選擇

路亞黑魚的出釣時機非常講究,這是要根據黑魚的生活習性來決定的。黑魚適應能力強,耐低氧,繁殖能力也很強。它們是肉食性魚類,會捕食小魚、小蝦、青蛙等。春夏秋三季,由於氣溫水溫高,黑魚會更加活躍。

從季節來看,最佳季節應該是夏秋季節,暮春時節也可以路到黑魚。這是因為這些季節氣溫水溫較高,水生動物繁殖較快,為黑魚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冬季路不到黑魚,因為這時黑魚處於休眠狀態。特別是數九寒冬,氣溫水溫最低時,黑魚會將身體埋在淤泥裡禦寒,只將頭伸出淤泥呼吸。從天氣來看,晴好天氣路黑魚優於陰雨天。從時間段來看,9-17時路黑魚優於早晚。

二、水域和釣點的選擇

要尋找到路黑魚的水域和釣點,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問:問當地人哪些水域以前養過魚以後廢棄了,或者哪些水域有黑魚生存。

2.看:①看有沒有黑魚窩。有黑魚的水域都有黑魚窩,這是黑魚的產床和棲息處。黑魚窩常在避風和向陽的水域,在茂密的水草叢中,水草叢中間向四周排開,形成一個圓形無草區。②看有沒有黑魚星。黑魚捕食時水面呈一路魚星向前。

3.聽:聽黑魚捕食時發出的水聲。

4.聞:嗅覺靈敏的釣友在水邊或捧起一捧水聞一聞,能嗅出黑魚的腥味。

5.黑魚窩藏的大致水域:長有水草的水域、長有菱、荷、水花生的水域、水面漂浮著浮萍草的水域、有倒樹、亂石或石縫處、網箱邊、涵洞口、橋墩下等水域,都是路黑魚的好地方。

三、釣具的選擇

1.竿:以2.1~2.4米的優質路亞竿為好,直柄竿比槍柄竿為好,彈性好,便於在擺動釣竿時擬餌能做出各種相應的動作。

2.輪:輪子以1000~3000型紡車輪為最好,因其使用順暢,拋投方便,投得遠,一般情況下不易炸線。

3.線:線最好使用2~3號PE線,因PE線線徑細,拉力強度高,無記憶性,幾乎無延展性,耐磨損,適合紡車輪。

4.擬餌:擬餌首選雷蛙,因雷蛙是專為路黑魚設計的擬餌,是路友的必備之餌。雷蛙以10~13克的為好,蛙皮要軟,若蛙皮過硬,黑魚難以中鉤。

這裡還要註意一個細節,對從漁具店購回的雷蛙要加以改進:一是蛙頭部分要加一圈固定物,以免黑魚將蛙皮撕脫而不中鉤;二是調整好鉛墜,讓雷蛙在水面成45度角,這樣更顯其逼真。

當然,除雷蛙外,也可選擇魚型擬餌,即“米諾小魚”、可選浮水型米諾,也可選懸浮型米諾。泥鰍型米諾對黑魚極具誘惑力。

四、路技路法

1.路技:路亞黑魚因為所用的是擬餌,在操控技巧上一定要以假亂真、引魚註目、誘魚攻擊。至於拋竿動作,可用高頭拋、側拋、低悠拋,哪種拋法都無所謂,關鍵是要精確地拋至釣點,發出響聲而又不要響聲太大,即不驚魚又能誘魚。

在操作路亞魚竿的技巧上要巧妙地操控擬餌的泳姿。在手法上,“抽”、“擺”、“提”、“抖”、“顫”、“停”、密切配合,使擬餌“活”起來,在水中自然表達出“魚”、“蛙”的行為語言,從而真正達到誘魚攻擊之目的。

2.路法:

①墩窩釣法,亦稱產床釣法。這是釣取在繁殖期間守窩護仔的黑魚。它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青窩”釣法、“黃窩”釣法、“黑子”釣法。

②淺灘釣法。春末夏初,當天氣晴朗、陽光明媚之時,黑魚常在淺灘處捕食小魚小蝦。

③對嘴釣法。黑魚常有曬鱗的習慣。在天氣晴好的時候,黑魚常頭朝外浮於水面曬太陽。此時可輕輕地將擬餌拋至魚嘴前方,黑魚發現送到口邊的美食,必然張口吞食而中鉤。

總結來說,路亞黑魚是一種具有挑戰性的魚類,要想成功釣到它,就需要我們對出釣時機、水域、釣點、釣具、技法等方面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和熟練的掌握。希望以上的介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讓我們在路亞的征途中一網打盡黑魚,享受釣魚的樂趣吧!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3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