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鱖魚裝備精,操控技巧妙!
鱖魚又名桂魚、花鯽魚、鰲魚等,下面根據我多年的作釣經歷給大傢分享一些關於路亞釣獲鱖魚的一些建議,讓大傢參考相信能給一些想釣桂魚人的一些好的提示
鱖魚身體側扁,背部隆起;尖頭,口裂大且上位,略呈傾斜狀,下頜向前突出,上頜骨延伸至眼的後緣;鱖魚的鱗圓而細小,體色為棕黃色,較鮮艷,分佈有許多不規則的斑塊。分佈在長江中下遊及江南、華南、華北地區的自然水域當中,4-9月這個時期適合作釣。春季大都在淺水區覓食,而夏季則同其它魚類一樣,非常活躍。
在春夏交匯季節,我們應盡量選擇石灘、沙石水域來進行作釣。釣鱖魚的時間段一定也要把控得很精準。我在平常作釣鱖魚時發現,鱖魚喜歡藏身與石縫之間、泥沙坑窪處、流水處及樹樁下,當小魚蝦經過這些地方的時候,它會主動攻擊並獵食,因而我在作釣之前會先觀察整個水域的地形結構及流水狀況,用肉眼看看餌魚的遊動情況。
1)裝備的選擇
釣組:
一般選擇M調,或者以上的釣竿!當釣場裡面鱖魚個體偏小,準備使用小型軟餌作釣時候,可以選擇紡車輪直柄竿!其餘情況建議用水滴輪槍柄竿,當有個體偏大的鱖魚時,中鉤很容易碰到打樁,還有大鱖魚中鉤後發力是往下墜的,所以,這時你需要個稱職的水滴輪,來迅速將魚引拔出障礙區,以避免切線跑魚的厄運!大傢都知道淡水用的水滴輪的卷線力道,以及剎車的阻力都要比紡車輪強,若是再配上高速比齒輪的水滴輪,那作釣的成果肯定就會更加完美瞭。
線:
作釣鱖魚,如果選擇VIB和軟蟲作釣,選擇氟碳線或者大號PE加前導線,但是還是推薦氟碳線,PE容易磨損,特別是作釣於結構形石頭區,即使是加上瞭前導線,也難免主線在施釣過程中產生磨損!
尼龍線不推薦,1、尼龍線的浮水性以及延展性,就決定瞭不受青睞的條件! 而在使用米諾或者CRANK作釣的時候,還是推薦氟碳線,氟碳線會比尼龍線讓你的米諾、CRANK潛得更深些!有人會說尼龍線的延展性,能讓你中魚後更好的黏住魚,但是就像上面說的碰到大的鱖魚,著鉤後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其延展性的延誤時機,而造成切線跑魚的後果。
擬餌:
說到用餌就要根據實際情況瞭,可以說隻要是路亞的擬餌都有中桂魚的機會,但是要想做到快速有效地搜找鱖魚的目的,依我的經驗應該還是VIB、大舌板小米諾、小舌板的米諾、亮片…等,而軟餌可能在很多時候,也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選用擬餌尺寸的大小,是根據釣場環境,釣場內魚體大小來定,一般來說10克以內的就夠用瞭!
2)擬餌的操控
VIB操作手法:
先說我自己的強項VIB,收線拋投出去落入標點時,就給它個自行下沈的機會,在擬餌下沈到不需要再給線為止,然後,開始做無規則的拖、拉、抽桿動作,做好這些動作後再收線輪,順勢讓擬餌貼著底部運行
這時候,你的手心也不時會感覺到擬餌觸碰到底部物體的感覺,感覺到擬餌碰底後,不妨稍微擡起桿尖慢抽,這樣擬餌就不會輕易掛底,況且,大多數中魚的情況,都是發生在你抽竿後剛收線的時候,不外是,這個時候你的VIB所呈現的動作,是稍微有點慢速下沈的泳姿。
米諾:
大舌板米諾的話,稍微拋投的遠點落水後,大力抽竿收線讓餌快速沒入水下,然後做動作竿尖朝下,輕抽慢收,做幾個無規則的動作不需要太快,大舌板米諾在水裡的泳姿本來就比較誇張
由於針對的鱖魚是伏擊型的習性,在你的餌從它眼前經過的時候,如果它有攻擊欲望,它就會迅速出動攻擊,但很少會去追著餌跑的情況,所以一旦你的擬餌行進速度快瞭,在鱖魚食欲不是非常強的情況下,它就會放棄攻擊行動,另外大舌板一旦插進石頭縫就沒瞭。
小舌板,跟大舌板基本操作差不多,拋投出去然後往回收,可適當做些抽動、停頓、抽動的動作,如果是懸浮型的擬餌,很多時候是在抽動然後,就在停頓的時候遭受到攻擊!但小舌板局限於水層淺的範圍活動,適用在鱖魚活性很好的時候。
軟蟲:
使用軟蟲來作釣桂魚的話,應該找合適的水庫,比如,哪個有信奉佛教的人來放生的水庫,或者是水草區裡作釣鱖魚,個人喜歡子彈鉛曲柄鉤、鉛頭鉤加卷尾蛆或是長尾蛆,石頭多的地方使用包鉛曲柄鉤加卷尾蛆或是長尾蛆,拋投不宜太遠,等軟蟲到底後輕拖慢擡竿,為什麼要輕拖慢擡呢?
因為有些水庫裡的泥鰍、黃鱔放下去後,在大壩邊是沒那麼多洞可鉆的,泥鰍、黃鱔一般也隻能夠潛伏在水底不動,要換氣的時候才會遊到水面,往往就是泥鰍、黃鱔正要換氣剛一起身的時候,就正是給瞭鱖魚攻擊的最佳時機。
所以,輕拖、慢擡是模擬泥鰍、黃鱔的慣性動作,對這些放生場地裡面的鱖魚而言,可說是吸引力極大的;軟蝦,其實也是種適合釣鱖魚不錯的軟餌,小鉛頭、小軟蝦也是不錯的選擇,不外是鱖魚的覓食行為比較謹慎,餌用大瞭會給鱖魚帶來警覺,建議使用5克以下的子彈鉛,跟3寸內的軟蝦,蝦在水裡的遇到威脅的時候一般都是後退跳躍,釣手在使用軟蝦作釣的時候,模擬下蝦子受到驚嚇逃竄的動作,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岸釣鱖魚最好最有效的搜索方法,還是扇形搜索為主,到水庫邊有石頭地方,可以順石頭的方向扇形搜索,或是在有大壩的水庫壩邊扇形搜索,也可以在大壩有草的情況下順草邊搜索,但不宜拋投得太遠,在鱖魚捕食旺季食欲旺盛的時侯,它們經常會三、五成群的把小魚圍到岸邊,實在是沒必要拋多遠;
另外平時的話,正常水庫的水質清澈,一般鱖魚會待在3——6米的水層結構下,在傍晚時分趨近岸邊1-3米,而3——6米的水深處,對於水庫大壩來說離岸邊也不是很遠!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以及我在釣場上實踐的經驗,當然各地釣場都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條件,肯定會有很多釣友有著不同看法,請給予補充,我們共同探討!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