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假餌誘惑,魚兒本能咬鉤。

路亞釣法:讓魚兒為了假餌而咬鉤

路亞釣法,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假餌的動態、聲音、反光等因素來吸引魚兒咬鉤。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魚兒會對這些假餌產生興趣,並且為之咬鉤嗎?其實,這背後是有著深刻的道理的。

饑餓:魚攻擊餌的第一激勵因素

饑餓是魚攻擊餌的第一激勁因素。這個在一年當中所有的攻擊數大約占1/3,這是魚獲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大約35%的時間,攻擊是來自於早上和傍晚。這時候,進食的魚是最容易釣得的。你幾乎可以用你的餌箱裡面所有的餌釣上它們,因為這時候的魚是饑不擇食的。雖然不同餌還是有些差異,但這裡的餌的差異相對不太重要了。

反應式攻擊:25-30%的魚攻擊原因

估計有25-30%的魚是反應式攻擊。這種攻擊行為在任何掠食者的行為是沒啥太不同,比如貓逮老鼠。對我來說,也許更願意細分為反射式攻擊和反應式攻擊,這裡篇幅有限,不作細分。

憤怒:讓魚為之咬鉤的另一原因

第三個最重要的原因,魚的攻擊是出於憤怒。通常,你對標點的第一桿會獲得反應式攻擊或者饑餓式攻擊。但如果你不斷的拋向同樣的標點,你有時實際上是激怒魚攻擊。也許你對同一標點拋5到10桿,持續的拋投激發的憤怒式攻擊是你想象不到的。

保護本能:春季產卵季的攻擊行為

以鱸魚行為為例,你會遇到春季產卵季的攻擊行為。這時候,這些魚在保護產床,它們會不在乎其他干擾因素,叼任何靠近巢穴的任何東西。這是魚的保護本能,讓它們對接近巢穴的任何東西都產生攻擊。

好奇心:讓魚為之咬鉤的神秘力量

好奇心是相對少的一個因素。也許一年當中攻擊匯總也就代表2%-3%,但是這個小的百分比在清水中是很重要的。人們觀察發現,清水中魚會遊過來,靠近水面系或軟魚抽動餌,以探個究竟。我們寧願相信在這種情況下,魚是出於好奇!

競爭:讓魚為之咬鉤的強烈動力

這裡我以一個常見的哄搶行為為例。一個滿載蘋果的貨車翻倒在田邊,這時許多人都爭先恐後的去搶,是因為沒錢嗎?饑餓嗎?而是再不快上我就沒有了!競爭是一個非常強的激勁因素,特別在深水結構當中,在魚集群的時候就有競爭。當它們當中一條魚啟動攻擊會激發其他魚的興趣,搶食開始,有時競爭激烈到誇張的地步,就是我們說的炸水了!

領域意識:讓魚為之咬鉤的堅強信念

一年到頭魚的攻擊包含強烈的領域意識,通常情況是大魚更有地盤意識維護其領域地盤,就如同人打架要用手擊打,用腳踢,魚呢?用嘴巴!

釣無定式:讓魚為之咬鉤的智慧

我們通常遇到一條小魚攻擊一個大餌,以鱸魚為例,鱸魚天生知道比它食管大的吞不下,小魚只是試圖殺死它,因此,具體實踐中,記住以下三個要點,不管你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

  • 1、魚咬假餌的原因是不同的,這個要搞清
  • 2、魚咬假餌分主要和次要,這個要分清
  • 3、主要和次要是變化的,這個要變通

其實歸結一句,這不就是:釣無定式的一種具體體現嗎?以上原理,基本概括一個世紀的主流觀點,其他更多的只是表述不同,和每人的主觀偏好及角度不同。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4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