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手容易路亞到壇子 路亞拋投技巧及操作步驟
收線速度和控製誘餌動作。這會導致誘餌運行深度較淺,更容易被近底的壇子攻擊。
為什麼新手容易路亞到壇子
新手容易路亞到壇子的原因:
1. 技術不足:
- 新手通常缺乏正確的路亞技巧,例如拋投距離、收線速度和控製誘餌動作。這會導致誘餌運行深度較淺,更容易被近底的壇子攻擊。
- 新手通常缺乏正確的路亞技巧,例如拋投距離、收線速度和控製誘餌動作。這會導致誘餌運行深度較淺,更容易被近底的壇子攻擊。
2. 選擇錯誤的誘餌:
- 新手可能選擇不適合目標魚種的誘餌,例如使用淺潛泳誘餌來釣取底棲魚類。這會導致誘餌無法下潛到壇子所在的深度。
- 新手可能選擇不適合目標魚種的誘餌,例如使用淺潛泳誘餌來釣取底棲魚類。這會導致誘餌無法下潛到壇子所在的深度。
3. 不瞭解目標魚種:
- 壇子通常棲息在水體底部,被障礙物或水草覆蓋。新手可能不知道目標魚種的棲息習性,導致投餌位置不當。
- 壇子通常棲息在水體底部,被障礙物或水草覆蓋。新手可能不知道目標魚種的棲息習性,導致投餌位置不當。
4. 投餌區域不合理:
- 新手可能會在錯誤的區域投餌,例如在空曠水域或遠離障礙物的地方。壇子更喜歡有掩護的地方,如沈木、巖石或水草叢。
- 新手可能會在錯誤的區域投餌,例如在空曠水域或遠離障礙物的地方。壇子更喜歡有掩護的地方,如沈木、巖石或水草叢。
5. 收線速度過快:
- 新手往往收線速度過快,導致誘餌無法停留足夠的時間讓壇子發現和攻擊。
- 新手往往收線速度過快,導致誘餌無法停留足夠的時間讓壇子發現和攻擊。
註意:路亞壇子需要耐心和技巧。新手可以通過練習、研究目標魚種的習性和提高路亞技術來增加路亞到壇子的機會。
新手容易路亞到壇子可能出於以下原因:
1. 壇子是一種常見魚種:壇子分佈廣泛,在淡水和鹹水中都很常見,因此新手容易遇到它們。
2. 壇子體型偏小:壇子通常體型較小,這意味著新手更容易用路亞釣到它們。此外,壇子的體型使它們成為輕型裝備的理想目標,這使得新手更容易上手。
3. 壇子容易上鉤:壇子是一種貪吃的魚,經常被各種各樣的誘餌吸引。它們對快速動作的誘餌特別敏感,這使得新手更容易用路亞釣到它們。
4. 壇子分佈廣泛:壇子在各種水域中都能找到,包括河流、湖泊、池塘和河口。這使得新手在許多不同的地點都有機會路亞到它們。
5. 壇子容易辨認:壇子具有獨特的身體形狀和顏色,這使得新手更容易辨認並針對它們進行路亞。
需要註意的是,雖然新手可能更容易路亞到壇子,但成功路亞到壇子也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經驗。初學者需要耐心、關註細節以及熟悉該物種的行為模式等。
路亞拋投技巧及操作步驟
路亞拋投技巧及操作步驟
抛投是每一個路亞釣手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功,由於掌握把路亞抛向遠處的技巧並不很難,所以多數釣手可能終其一生也只會應用有限的一兩種路亞抛投方法,並且認爲只要掌握這些就足夠了。下面就由我給大家帶來路亞抛投的技巧及操作步驟,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路亞抛操作步驟
其實對於路亞釣法僅僅掌握抛遠是遠遠不夠的,與海竿抛投不同,路亞釣法的抛投要應付更加復雜的狀況,抛投準確的重要性要遠遠勝於抛投的距離,因此掌握盡可能多的抛投路亞的方法是完全必要的。
提到路亞抛投技巧我不得不說本文並不能教會你如何抛投路亞,真正的技巧只能從實踐中去了解體會,本文的作用僅僅只是爲釣友們提供一些抛投路亞的動作概念以及原理,僅供讀者參考。
在正式講解抛投動作要領之前,首先我們要了解所用到的器材及其操作,路亞卷線器分爲紡車輪和水滴型繞線輪(鼓式輪),兩種卷線器的構造和抛投出線方式截然不同。
紡車輪抛投擬餌時儲線杯是固定不動的,線杯的軸指向抛投出線的方向,擬餌拖動釣線飛行時,釣線被從線杯中拖出呈螺旋狀飛出。這種出線方式除了釣線自身的重量外沒有額外的阻力,因此擬餌的飛行距離最遠,阻力最小。這樣的性能決定了紡車輪可以抛投較輕的擬餌,但是擬餌的抛投準確度要打折扣。
水滴型繞線輪(鼓式輪)的線杯的軸指向同抛投出線的方向始終垂直,抛投擬餌時儲線杯在釣線帶動下高速旋轉,這種出線方式除了要克服釣線自身的重量外還要帶動線杯轉動,因此擬餌的飛行阻力較大,抛投距相對較近。這樣的性能決定了水滴型繞線輪(鼓式輪)只可以抛投較重的擬餌,但是擬餌的抛投更爲準確。
紡車輪抛投操作步驟:
握住竿柄,把卷線器的支撐立柱置於中指和無名指之間,另一只手轉動紡車輪的U型轉子頭,把導線槽對準握杆的食指,食指前伸勾住釣線,然後扳開U型轉子頭的鋼絲導軌,這樣紡車輪就處於抛投準備狀態。抛投結束後,轉動紡車輪手柄,U型轉子頭的鋼絲導軌會自動彈回(如果沒有彈回就用手扳回)恢復到收線狀態。
水滴型繞線輪(鼓式輪)抛投操作步驟:
水滴型繞線輪(鼓式輪)抛投前首先要針對擬餌重量做一個阻尼設定步驟。用握竿的拇指按下放線開關按鈕,拇指按住線杯莫讓它轉動,然後拇指鬆開線杯,觀察擬餌墜落速度,如果速度過快或者過慢,則調節線杯軸承的機械阻尼設定旋鈕,直到擬餌能勻速下滑。抛投擬餌時,拇指按下放線開關按鈕,同時按住線杯莫讓它轉動,甩竿抛投的同時拇指鬆開線杯(拇指不要遠離,要虛擦著釣線),擬餌帶著釣線飛出,當擬餌落水的一瞬間拇指按住線杯讓它停止轉動(這樣做最大限度避免了炒粉現象)。轉動手柄放線開關彈回,卷線器恢復卷線狀態。如果抛投過程中,感覺線杯有轉動過快的趨勢,則調整磁力刹車微調旋鈕增加線杯轉動的阻尼。
解析路亞抛投技巧
盡管從器材操作層面上看,兩類卷線器大不相同,但實質的抛投技巧上它們們卻是基本一致的,據筆者的總結,抛投擬餌的技巧動作無非是劈、撇、撩、蕩、旋五種。
1、劈
動作要領:“劈”這個動作就像舉刀劈砍的動作,正確的叫法應該是過頭抛投法,其動作步驟是釣竿水平前伸,然後以慢速向後揮起到竿尖垂直向天,而後手腕发力短促迅速向前甩竿,如同舉刀劈砍一樣,在釣竿與地面呈45度角時鬆手讓擬餌飛出,完成抛竿動作。
技術點評:這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掌握的路亞抛投技巧,同時也是抛投距離最遠的路亞抛投方法,其準確度較高,適用於空曠開闊水面的岸釣和船釣,不適用於復雜的釣場環境。
2、撇
動作要領:“撇”就是正手側向甩竿的動作,正確的叫法應該是正手側身抛投法,其動作步驟是釣竿水平前伸,然後以慢速向身體側面揮動,而後手腕发力短促迅速側向甩竿,擬餌飛出時距離水面的位置較低,飛行軌跡比較低伸。
技術點評:這種抛投技巧在掌握擬餌飛出的時機上有一定難度,同時抛投距離不會太遠,準確度一般,在水面上方有樹枝電線等障礙物時這種方法非常適用,但不適用於特別復雜的釣場環境。
3、撩
動作要領:“撩”就是反手甩竿的動作,正確的叫法應該是反手斜抛法,其動作步驟是釣竿竿尖貼近水面竿把翹起,然後略微向身體側面反手揮動,而後手腕轉動发力短促迅速向前撩竿,借助竿尖的彈性讓擬餌飛,擬餌距離水面的位置很低,飛行軌跡低伸。
技術點評:這種抛投技巧在手腕力度靈巧性的掌握上有一定難度,同時抛投距離較近,準確度較高,經常用於淡水船釣和軟餌釣法,適用於復雜的釣場環境。
4、蕩
動作要領:“蕩”類似台釣甩竿動作,正確的叫法應該是擺蕩抛投法,其動作步驟是釣竿前伸竿尖略低,手持擬餌繃緊釣線讓竿尖稍稍彎曲,然後快速挑起竿梢,同時放開擬餌貼近水面蕩起,在擬餌通過竿尖的垂直於水面的投影線後迅速放低竿尖,擬餌借助慣性向前飛出,同時手指放開釣線,讓擬餌自由飛行落到盡可能遠的位置。
技術點評:這種抛投技巧對於有台釣基礎的釣手而言非常簡單,盡管抛投抛投距離不夠遠,準確度非常高,極其適用於需要精確抛投的復雜釣場環境。
5、旋
動作要領:“旋”是一種讓擬餌旋轉然後利用離心力甩竿的動作,如同乒乓球運動裏弧圈球一般,它正確的叫法應該是360度旋轉復合抛投法,它是路亞釣法獨有的抛投動作,需要大量練習才能掌握的最專業的技巧。這種抛投技巧需要結合劈、撇、撩等動作實現抛投,下面分別介紹旋轉劈投、旋轉撇投和旋轉撩投的操作動作要領。
(1)旋轉劈投
操作步驟是舉起釣竿,讓竿尖垂直向上,轉動手腕讓竿尖做圓形運動,這樣擬餌以釣竿尖端最後一個導線環爲圓心做圓形或橢圓形旋轉,當竿尖轉到正後方時手腕发力加速,在擬餌旋轉向前的同時釋放釣線擬餌飛出,這樣抛投的`擬餌距離水面的位置很高,因此擬餌抛投距離較遠。
(2)旋轉撇投
操作步驟是側身平端釣竿,轉動手腕讓竿尖做垂直地面的圓形運動,這樣擬餌以釣竿尖端最後一個導線環爲圓心做圓形或橢圓形垂直旋轉,當竿尖轉到正後方時手腕发力加速,同時釋放釣線擬餌飛出,這樣抛投的擬餌距離水面的位置很低,因此擬餌抛投距離不會很遠。同樣的動作能夠創造出打水漂的擬餌抛投動作,可以精確地把擬餌投進諸如水邊的洞穴涵洞等特殊地形。
(3)旋轉撩投
旋轉撩投就是反手撩竿的復合動作,其動作步驟是釣竿竿尖貼近水面竿把翹起,然後持竿前臂做圓周運動,擬餌以釣竿尖端最後一個導線環爲圓心做橢圓形水平旋轉,這樣當竿尖轉到正後方時手腕发力加速向前一撩,同時釋放釣線擬餌飛出,這樣抛投的擬餌距離水面的位置很低,因此擬餌抛投距離不遠,飛行軌跡低伸。
技術點評:這種抛投技巧要求擬餌的旋轉速度和復合動作的高度協調,同時還要精確掌握放線的時機,因此難度極大,需要長期堅持訓練才能掌握。但是這種抛投法在熟練駕馭它的釣手手裏能都創造出出神入化的神奇效果。看過日本著名路亞釣手村田基的抛投表演視頻的讀者一定會爲那種精準的抛投技巧感到驚歎,而他所用的就是這樣的旋轉抛投技巧。
6、甩大鞭
寫到這裏,筆者突然靈機一動,於是自作主張地介紹一種被忽略的路亞抛投的方法,其實熟悉釣魚的朋友對它並不陌生,也不是什麽高超的技巧,理論上它應該管用,但是似乎從來沒有在路亞釣法裏被人提到,它就是甩大鞭抛投法。
動作要領:動作步驟是把釣竿向上舉過頭頂竿尖朝天,手持擬餌背到背後繃緊釣線讓竿尖稍稍彎曲,然後快速向正前方甩竿,同時放開擬餌貼讓它從頭頂掄過,在擬餌飛過頭頂同時手指放開釣線,擬餌借助慣性向前飛出,自由飛行落到盡可能遠的位置。
技術點評:這種抛投技巧對於有傳統甩大鞭釣法基礎的釣手而言非常簡單,盡管抛投抛投距離不是很遠,準確度也一般,極適用於新手嘗試。這最後一種是極不正規的路亞抛投方法,各位謹慎而爲。
拓展:新手釣魚技巧
1.老手靠經驗,新手趁方便
野釣時,經驗豐富的老手只要在釣場一看,就能找到最爲合適的好釣位。新手想要達到這個水平還需要多磨練。一般來說,新手在選擇釣位的時候,要以方便操作爲前提。當然,這時候上魚可能就會少一些了。
2.“春釣灘,夏釣潭,秋釣陰,冬釣暖”
釣諺講:“春釣灘,夏釣潭,秋釣陰,冬釣暖”,可以說這是四季釣魚時選擇釣位的一個基本原則。所謂“春釣灘”,也即春天的時候要以淺水的平坦處爲釣點,陽光直射時,這裏水溫升得快,魚兒喜歡在這裏遊動覓食,所以春季很適合釣灘。夏季氣溫過高,魚兒爲了消夏避暑,喜歡待在深水處,潭是再好不過的地方,所以夏季釣魚適合釣潭。秋季氣溫有所下降,但相對來說仍比較高,這個季節的魚喜歡待在樹蔭或其他較爲陰涼的地方,故秋季適合釣陰。而冬日水溫變低,魚兒們會找那些避風向陽較爲溫暖的深處來避寒,所以冬季冰釣適合選向陽避風的深水處做釣位。
3.上午釣西,下午釣東,釣獲多多釣下風
選擇釣西還是釣東,主要是由太陽直射的角度決定的。上午太陽自東面照來,如果選擇釣東,人影和魚竿的影子會映照在水面上,在移動不停的情況下會嚇跑魚群,所以適合釣西,反之亦然,所以下午適合釣東。
底棲性魚喜歡待在下風處。這是因爲下風處常會有吹來有大量的藻類和微生物,是魚類覓食的好地方(當然如果是風力比較大,這時候釣下風,操作漁具的難度可就有點大了,因此可改釣上風,魚獲也往往不錯)。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魚都喜歡到下風處,因爲上風處溶氧量大,那些喜氧的魚更樂意待在上風處覓食遊動,最具代表性的是草魚和鳊魚,所以想釣草魚,可就得選在上風處了。
4.早晚釣近,午釣遠,陰、雨、黑夜好釣邊
野釣時,在早晚及光線相對較暗的陰雨天裏和黑夜裏夜釣時,相對來說,環境比較安靜,並且因爲與陸地相連,附近常常有很多落水的昆蟲或是被衝下來的腐殖質等食物,魚兒會在近岸處遊動覓食。所以,釣點適合選在近岸處。
午釣遠的原因與此相反,一般“午”指的是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這一段時間,此時陽光曝曬,水反光率高,魚兒常常會選擇躲藏在較爲深遠的地方,而不喜歡待在近岸淺水處,所以釣點就宜選擇遠水處。
5.水草茂盛找空隙
在水草附近垂釣的時候,雖然水草處是很好的釣點,但同時也會有不利垂釣的因素存在。當水域裏的水草較爲稀少時,選草邊做釣點一定沒錯,這裏食物多,魚兒多。但有些水域水草過於茂盛,這時候就需要找那些水草間的空位或水草中的夾縫做釣點。一般來說,只要水中有魚,草陣中就一定有魚棲息。
6.野釣釣上蝦,需要快搬家
野釣時,許多釣友可能有過釣到蝦的經曆。通常來說,釣到蝦,要麽說明此水域無大魚,要麽就是選擇的釣點沒有魚兒光臨。這就需要釣友們趕快更換釣位了。野釣中,釣上泥鳅的時候,也需要更換釣位,因爲泥鳅對大魚是比較怕的,有它們的身影,說明附近無大魚。如果一直有小魚鬧鈎,卻始終不見大魚,同樣也是需要及時更換釣位的。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ly/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