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評價綜合運用:廈門水資源安全評價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一个地区水资源安全与否, 直接关系到该区域社会稳定和人们身体健康。保障区域水资源和饮用水安全, 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是人们
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一個地區的水資源安全直接關系到該地區的社會穩定和人民健康。保障區域水資源和飲用水安全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重要內容,也是真正落實以人爲本的緊迫任務
區域水資源安全評價是人們了解該區域水資源狀況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飲用水安全的前提和基礎。水資源安全可以從水資源數量、水資源質量和水資源開发利用等方面進行評價。水資源的定量評價是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評價的基礎上,主要通過分析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間的關系,然後通過將地表水資源和地下水資源相加並扣除重復計算而得到的;水資源質量評價主要針對水資源的汙染狀況;水資源開发利用評價內容包括供水基礎設施現狀、供水狀況、供水效率和水資源綜合評價。
廈門水系和水庫概況
廈門的水系都是发源於該地區的山區短河流。流域面積小,流量短,坡度大,水量隨季節變化大。該島的地表水系統不发達,大部分是短溪流,它們單獨呈放射狀流出大海。島外的一些水系相對发達。主要河流有東西溪、九溪、官浔、後溪,流域總面積939.25 km2,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69%。只有同安西溪和集美後溪流域面積超過100平方公裏,九溪和官浔河流域面積在50 ~ 100平方公裏。
全市現有中型水庫5座,小型水庫103座,2004年總庫容24301萬立方米。中型水庫包括:都史水庫、汀溪水庫、董熙水庫、竹壩水庫和杏林灣水庫;主要小(一)型水庫有溪頭水庫、坑水庫、坂頭水庫、增溪水庫、湖濱水庫、小坪水庫、河西水庫、石寨水庫。
對廈門供水具有特殊意義的河流還包括九龍江。九龍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河流,其乾流由北溪、西溪和南溪組成。廈門九龍江乾流北溪发源於龍岩市梅花山,經龍岩市新羅區和漳平市流入漳州市華安縣、長泰縣、夏娜柘溪和金龍河,然後在龍海市撫河和西溪河交彙處流入漳州平原。
廈門市水資源定量評價
1.廈門市水資源量
廈門地處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爲1533.3毫米,相當於年總降水量24.06億立方米。降水和徑流時間空變化很大,且年間分布不均。汛期(4-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徑流占85%以上,年降水量是最少年份的3.2倍。降水量分布自西北向東南逐漸減少,西北部山區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沿海地區和廈門島年降水量約1100毫米。
廈門當地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爲11.8億m3,地下水資源量爲1.36億m3,重復計算量爲0.81m3,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爲12.35億m3。根據戶籍人口統計,廈門市人均水資源量僅爲871 m3,約爲全國平均水平的40%,福建省平均水平的25%。若考慮暫住人口,人均水資源量爲576 m3,爲嚴重缺水地區。
2004年,九龍江流域年降水量爲1325.3毫米,相當於總降水量195.36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量爲78.05億立方米,相當於徑流深529.5毫米。同年,廈門從九龍江江北溪引水1。97億立方米。
2.廈門飲用水源數量
廈門市飲用水源主要包括北溪引水、都史-坂頭水庫和汀溪水庫(上裏水庫功能已調整爲景觀水)。備用水源包括湖濱水庫和杏林灣水庫。其中,北溪引水是廈門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占總取水量的近80%。各水源保護區飲用水源供應情況見下表。
廈門市水資源質量現狀評價
1.廈門主要河流水質概況
根據2004年廈門市水資源公報,廈門市主要河流的水質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包括:
(1)同安西溪是廈門最大的河流,包括上遊的蓮花溪、澳溪、汀溪、東溪等支流。東溪河控製河段五賢橋控製斷面水質爲劣V類,水體汙染嚴重,河長占東溪河支流的34.1%。鳌溪與蓮花溪彙流段七坑橋控製斷面水質爲ⅳ類,水體爲輕度汙染,河長占西溪水系的44.3%。西溪河乾流新溪橋控製斷面水質爲ⅴ類,水體重度汙染,河長占西溪水系的21.4%。西溪控製河段雙溪橋控製斷面水質爲劣V類,水體汙染嚴重,占西溪水系總長度的11.3%。超標項目主要爲總磷、溶解氧、五天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均爲有機汙染。
(2)集美後溪是該市第二大河流,上遊有竹溪和徐希支流。後溪河控製河段水質爲ⅴ類,水體已受到嚴重汙染,河長占水系的22.6%。超標項目主要爲總磷、高錳酸鹽指數、五天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均爲有機汙染。
(3)九溪河控製河段水體受有機汙染物汙染,水質爲ⅴ類,河長占水系的67.7%。超標項目主要爲總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4)官浔河水質爲ⅴ類,水體受到有機汙染物汙染,占水系的58.0%。超標項目主要爲總磷、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2.廈門市飲用水水質概況。
根據市環境監測站2005年的監測結果,全市所有水庫的水質未能完全達到環境功能區的要求,這是由受汙染的主要水庫周圍的城市汙水、城市居民的生活汙水、農村畜禽養殖的汙水以及水庫集水區裸露土壤形成的地表徑流等面源汙染造成的。
(1)北溪引水北溪引水爲特殊保護水域,執行GB3838- 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ⅱ類水質標準(以下標準與坂頭-都史水庫、汀溪水庫和上裏水庫相同)。2005年,北溪引水水質基本達到ⅱ類水質標準,超標項目包括總磷、高錳酸鹽指數和溶解氧。水質達標率爲50.0%。與2004年同期相比,超標項目基本持平,水質達標率有所上升。北西河仍存在超標引水工程,主要是九龍江中上遊隨著經濟发展出現了許多工業園區或居民小區,但沿岸工業園區和居民小區增多,未能及時有效控製和處理大量发達的畜禽養殖帶來的工業廢水、生活廢水和養殖廢水。
(2)坂頭-都史水庫2005年,坂頭-都史水庫水質基本達到ⅱ類水質標準,水質達標率爲91.67%。除總磷和總氮平均濃度超標外,其他項目均達到二類水質標準,水質較2004年有所改善。改善坂頭-都史水庫水質的主要原因是加大對庫區農業面源汙染的控製力度,特別是加強對庫區畜禽養殖的管理。
(3)汀溪水庫2005年汀溪水庫基本達到ⅱ類水質標準,水質達標率爲75.0%;主要超標項目爲高錳酸鹽指數、總磷和總氮。與2004年相比,水質明顯噁化。主要原因是水庫上遊的牲畜養殖得不到有效製止,養殖汙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水庫,造成水體汙染和富營養化。
(4)湖濱水庫2005年湖濱水庫水質達到IV類水質標準,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爲零。主要汙染項目爲總氮、總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與2004年相比,水質有所改善。湖濱水庫水質改善的主要原因是湖濱水庫綜合整治,計劃關停保護區內所有畜禽養殖場和重點汙染源。
(5)杏林灣水庫2005年杏林灣水庫水質僅達到V類水質標準,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爲8.33%;主要汙染項目爲總氮、總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與2004年相比,水質達標率略有提高。
廈門市水資源開发利用現狀評價
1.供水基礎設施現狀
廈門市主要供水工程包括坂頭都史水庫、汀溪水庫群、香溪引水工程、小型地表水供水工程和北溪引水工程。北溪引水工程是廈門市的主要供水工程,坂頭都史水庫是廈門市的重要補充水源,汀溪水庫群及其相關供水工程對同安、翔安的城市和農業供水具有重要意義。
2.供水和用水現狀
根據2004年廈門市水資源公報,2003年廈門市總供水量爲6.08億立方米(不含海水供水量),地表水供水量爲5.13億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爲0.87億立方米。本地供水量占總供水量的67.6%,跨流域調水1.97億m3,占總供水量的32.4%。水資源總體開发利用水平適中,全市水資源開发利用率爲30.4%,其中地表水資源開发利用率爲36.3%,地下水資源開发利用率爲42.6%。地下水開发利用偏高,超過警戒線,需要引起重視。2004年,農業、生活和工業總用水量分別占44.9%、25.6%和29.7%。
3.供水和用水效率
人均綜合用水定額、萬元GDP用水量和農田灌溉定額不僅綜合反映一個城市的用水水平、節水水平和水資源管理水平,而且與經濟发展水平和科技進步密切相關,其數值反映了水資源開发利用的合理程度。總體而言,與福建省和其他沿海城市相比,廈門的指標處於相對水平(如下圖所示),特別是萬元工業産值和萬元GDP用水量遠低於上海、福州、漳州、三明、莆田、大連、甯波、青島和深圳。
4.水資源供需分析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對廈門市水資源供需平衡進行了系統分析研究,並對全市及各行政區需水量進行了預測。隨著灌溉用水保證率達到95%,到2010年,全市總需水量將達到89941萬m3。根據目前的供水條件,即廈門市北溪引水流量爲14m3/ s,都史和汀溪水庫將以目前的調度方式運行,全市各區其他小型水利工程的供水量爲2.1億m3,汙水處理和海水回用爲4450萬m3,這就是同安。2020年,全市總需水量爲11.32億m3。例如,北溪引水規模將保持在14立方米/秒,都史水庫將用於蓄水和補水,其他小型水利工程的供水量將保持在2.1億立方米。即使城市汙水處理回用和海水利用增加到7600萬立方米,供需缺口也將相對較大,水資源短缺將更加嚴重。
保障廈門水資源和飲用水安全的對策
1.確保水資源供需平衡。
根據上述對廈門市水資源的定量評價和水資源開发利用現狀的分析,盡管廈門市的人均綜合用水定額、萬元GDP用水量和農田灌溉定額與福建省和其他沿海城市相比處於相對水平,但廈門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地區,水資源仍然是廈門发展的主要資源瓶頸。
保障廈門供水安全,首先需要保障水資源量。根據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對廈門市水資源供需狀況的研究,2010年,當北溪引水流量達到14 m3/ s時,將利用都史水庫進行調蓄補水,同時建設蓮花水庫,使廈門市水資源供需平衡。例如,北溪河引水量爲14 m3/ s,都史水庫用於蓄水和補水。根據非枯水期的實際用水需求增加北溪河的分流流量,城市水資源可達到供需平衡。2020年,如果北溪河流量增加到20 m3/ s,尤氏水庫只有以“蓄、補、引”方式運行才能保持供需平衡。因此,在不久的將來,在不改變廈漳引水協議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北溪引水工程的引水能力,並根據非枯水期的實際用水需求增加北溪引水工程的引水流量,將都史坂頭水庫的運行方式改爲“蓄補”。在此基礎上,考慮通過北溪供水系統聯網向同安和翔安供水,供水規模爲25萬~ 30萬立方米/天。同時,我們應準備建設龍吟溪楊芳樞紐一期工程,並於2010年左右投入運行。中長期在上述基礎上,加強廈門子系統和同安子系統聯網供水能力,將供水規模提高到40 ~ 50萬m3/d,2015年前後積極籌備楊芳二期工程,並根據水資源供需情況考慮建設蓮花水庫。在每個規劃期內,應積極調整産業結構,節約用水,增加海水、雨水和汙水的利用,減少對外來水源的依賴,降低供水風險。
2、保證水資源特別是飲用水源的質量。
從廈門目前的水質狀況來看,情況不容樂觀。城市中的大多數河流系統不能滿足功能區的要求。雖然目前飲用水源基本能滿足飲用水水質要求,但部分指標仍超標。因此,廈門的水質安全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保障。
(1)繼續開展流域綜合整治,改善河流水質。
爲有效治理東西兩河水汙染,市政府於2005年初啓動了東西兩河水汙染綜合整治,提出用三年時間實現“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一年來,各部門開展了工業、畜禽養殖、城鎮生活汙水等汙染源整治以及河道清淤、護岸整治,綜合治理取得良好成效:工業廢水基本達標或零排放;溪流沿線禁養區畜禽養殖場全部拆除關閉,其他畜禽養殖場實現生態零排放;部分城市生活汙水已納入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兩岸景觀逐步改善,東西溪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目前,除總磷、總氨和糞大腸杆菌外,其他指標基本滿足GB3838- 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ⅲ類水質標準的要求。下一步要加強對涉溪企業的綜合執法,增強群衆參與意識和積極配合意識,推動各項工作開展,形成流域管理長效機製。同時,流域汙染綜合整治可進一步向其他流域推廣,充分保護河流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生態安全。
(2)深入推進九龍江流域汙染綜合治理。
隨著九龍江流域社會經濟的发展,進入九龍江的生活、工農業汙染日益增加,九龍江水質急劇噁化。這種情況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1999年,省政府提出對九龍江流域汙染和生態破壞進行綜合整治,廈門、漳州、龍岩等市開展了整治行動。經過三四年的努力,整治成效顯著,沿江各斷面水質大幅改善。然而,自2003年以來,水質一直在下降。主要原因是畜禽養殖業的快速发展和沿岸人口增長導致進入九龍江的養殖廢水和生活汙水急劇增加,水質中的氮磷嚴重超標,影響了廈門北溪引水工程的水質。爲保障北溪河引水水質,廈門需要加強九龍江流域三市之間的溝通協調。在廈泉漳聯盟和與龍岩“山海協作”的基礎上,通過汙染整治資金補助等生態補償機製,廈門將進一步推動九龍江流域各市積極開展九龍江汙染綜合整治,及時完成省製定的年度整治任務。本市還應繼續完善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削減汙染物排放總量,積極推進海洋環境綜合整治,推進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將廈門生態養殖、发酵養殖經驗推廣到九龍江上遊,減少流域水産養殖汙染排放。
(3)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確保飲用水源安全。
通過劃定北溪引水、都史坂頭水庫、汀溪水庫和上裏水庫的水源保護區,保護了廈門市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的水質和水量以及彙水區的植被和自然環境。目前,廈門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已獲省政府批復。同時,2005年完成了北溪引水工程改造和都史坂頭水庫、汀溪水庫水源保護區綜合整治。爲汀溪庫區畜禽養殖戶大力推廣戶用沼氣池和发酵養殖;實施了湖濱水庫綜合整治,完成了自來水改造工程、胡安支渠一期供水引水工程、水庫蔡塘段截流工程,並投入資金在周邊村莊鋪設汙水管道。加強對可能影響水庫水源安全的工業汙染源的監管和排查。
在確保現有飲用水水源安全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第二水源排查。廈門市相關部門已啓動此項工作,赴漳州市長泰縣調研第二水源地生態環境情況,並與長泰縣就進一步加強合作進行探討,爲共同保護第二水源地生態環境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基礎。
注1:生活用水和綜合用水定額單位爲L/d,農田灌溉定額單位爲m3/畝,萬元GDP和萬元工業産值用水量爲m3/萬元。
汀溪水庫位於哪裏?
連日來,同安區五顯鎮朱壩水庫滿庫一直在運行,排水暗渠的閘門已經打開,潺潺的清水通過暗渠流向汀溪水庫總乾渠,源源不斷地向下遊的同安區、翔安區供水。
這是我市首次通過水庫聯合調度實施跨區域生態補水。據市水利局介紹,朱壩水庫是我市重要的應急備用水源。實施跨區域生態補水可以充分发揮竹壩水庫的水資源效益,通過科學調度盡可能保證生態補水和農業灌溉。
時隔26年後
竹壩水庫再次成爲滿庫。
藍天白雲下,竹壩水庫碧波蕩漾。放眼望去,山如黛,綠水如藍,風景如畫。
然而,去年同期朱壩水庫的庫容只有今年的十分之一。?朱壩水庫,這個?水盆?多年來,我一直在假裝不滿意,甚至只有一個底。?汀溪水庫高級工程師邵美嬌說,竹壩水庫雖然是中型水庫,但由於雨水收集面積較小,水庫建成以來蓄水量較少,多年來一直處於低水位運行狀態。今年是竹壩水庫建成以來第二次滿溢洪水。上一次出現在1996年。?
位於同安區竹壩華僑農場的竹壩水庫於1984年6月建成,雨水收集面積約9.4平方公裏,目前定位爲應急備用水源。爲充分发揮水庫的綜合效益,2011年3月對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2014年2月對庫區進行了清淤擴建。清淤後總庫容爲1294萬立方米。
邵美嬌說,由於雨水收集面積較小,竹壩水庫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发揮。
儲存豐富的糧食以彌補乾旱
?水資源銀行?靈活部署
今年流入朱壩水庫的水從哪裏來?市河長辦專職副主任康永斌說,廈門水資源短缺,大部分用水依賴外部調節。近年來,我市實施了一批水源和水源連通工程,連通了都史水庫、蓮花水庫、汀溪水庫群、西山水廠、翔安水廠等重要水源和水廠,形成了巨大的水源保護區?水網?,從而實現水資源的互補互助、聯合調度、共同保障。
得益於水源連通工程,竹壩水庫與汀溪水庫群、蓮花水庫水網連通。市水利局通過聯合調度,將汀溪水庫群和蓮花水庫汛期棄水集中到朱壩水庫,提高了汀溪水庫群的調蓄能力。
?汛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就像蓄豐水補枯水期一樣?水資源銀行?水資源可以根據需要在幾個水庫之間靈活分配。?康永斌說,?距朱壩水庫20公裏的蓮花水庫庫容大,但庫容小。一旦下大雨,水庫就會泛濫,水就會流走,這是非常浪費的。現在,蓮花水庫的水被分配到低水位的朱壩水庫,朱壩水庫變成了?水庫?承接蓮花水庫溢流水,增加了水庫庫容,節約了水資源。?
閘門開啓和補水
總供水量超過60萬立方米。
蓮花水庫調水?飼料?朱壩水庫的這個?水箱?。如今,朱壩水庫不僅水滿爲患,而且?備用能源?對乾涸40多年的汀溪水庫總乾渠開始實施生態補水。
在竹壩水庫的排水暗渠裏,水聲轟鳴,一渠清水沖向乾涸已久的汀溪水庫總乾渠。水庫工作人員說:?通過調度,我們以每秒1立方米的流量向下遊補水,日供水量約9萬立方米。8月23日至29日,總供水量超過60萬立方米。?
據介紹,竹壩水庫汀溪水庫灌區總乾渠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是當時的主要人工灌溉渠,全長40多公裏,流經同安區汀溪鎮、武仙鎮和翔安區新圩鎮、馬巷街道、內厝鎮、新店街道。
因城市发展需要,20世紀80年代初,汀溪水庫被改造爲飲用水源地。此後,汀溪水庫停止向總乾渠供水,總乾渠乾涸至今。
注入活力
滿足農業灌溉的需要
本次生態補水的起點是竹壩水庫,流經同安五顯鎮進入翔安轄區,全長近30公裏。除同安區五顯鎮5.9公裏外,其餘均在翔安轄區內,這意味著它們位於?幕後?翔安區受益最大。
翔安區河長辦負責人周曉東說,朱壩水庫對乾渠的生態補水,不僅能爲長期缺水的汀溪水庫乾渠注入活力,還能滿足乾渠周邊農戶的灌溉需求。
?現在,我們種植戶再也不用擔心缺水了!?當聽到汀溪水庫總乾渠通水時,翔安區莊家堡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國方非常激動。水是農業的命脈,決定著農産品的質量。缺水時,不僅産量下降,農産品質量也會受到影響。?
得知汀溪水庫總乾渠即將被淹,翔安區提前數周對總乾渠進行了清理。周曉東說,參與修建的老人們和在乾渠周圍長大的人們對乾渠有著特殊的感情。多年來,他們一直期盼總乾渠能盡快恢復供水。此次供水將大大緩解乾渠沿線的農業灌溉需求,同時,當水流動時,可有效改善乾渠水質,改善周邊群衆的生活環境質量。?(廈門日報記者吳曉靜廈門日報記者張啓輝)
互連
我們的城市將會建設?八源三線?大水王
爲應對水資源嚴重短缺和供需矛盾突出,我市明確了?打開水源,增加儲備,優化布局?然後呢。外部引進和內部存儲,用存儲來補充引進?水資源配置的總體思路。
預計到2035年,我市將建成?八源三線?水資源互聯互通格局確保各區雙水源、雙通道供水。
?十四還是五?期間,我市將先行推進溪頭水庫配套原水工程(同安東路至翔安北水廠)建設,沿新324國道新建DN2000原水管道7.5公裏,總投資2.5億元,保障翔安北水廠供水。
?八源?
爲了什麽?4+4?其中,四個外部水源爲北溪引水工程、長泰楊芳水利樞紐工程、閩西南水資源配置工程(規劃)和閩江北水南調工程(規劃);四個轄區的水源爲都史水庫、蓮花水庫、汀溪水庫群和溪頭水庫(籌建)。
?三線?
具體來說,長泰楊芳水利樞紐-都史水庫-蓮花泵站-汀溪林思泵站與原水高線相連,溪頭水庫-翔安北水廠與原水中線相連,北溪引水-集美泵站-翔安水廠與原水低線相連。
八源三線是什麽?
汀溪水庫位於同安區西北部,距市區僅7公裏,是一處觀光休閑的景點。大壩於1956年6月竣工,高37米,長245米,壩頂寬8米,庫容4845萬立方米。
四個工程的聯合運行形成了以汀溪水庫爲樞紐,董熙水庫和西苑引水渠爲補充的樞紐。汀溪水庫被稱爲同安的命脈。1987年,汀溪水庫開始爲同安城區供應生活用水。1996年,汀溪水庫集雨區被劃定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目前,同安區70%的生活用水和70%的工業用水來自汀溪水庫。2012年,廈門有三個經省政府批準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別是同安的汀溪水庫、集美的都史水庫和翔安的古寨水庫。
上遊董熙水庫庫容1408萬立方米,距乾渠17公裏,有朱壩水庫和1000萬立方米的庫容,三個水庫的庫容爲7257萬立方米。流域外的西苑引水渠每年仍可引入3000萬立方米的溪流。
朱壩水庫——調節水庫群,是以灌溉爲主要功能,兼有防洪、城市供水、发電和水産養殖等多功能的骨乾工程,也是全區最大的蓄水工程。這座水庫是本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修建的,值得銘記。
汀溪水庫古跡位於同安汀溪水庫東側,距市區約10公裏,面積0.5平方公裏。1956年修建同安水庫時发現,窯基遺址內有窯磚、匣缽、鏡等窯具,出土了碗、盤、碟、壺等日用器具。
據考證,這是宋代規模較大的瓷器生産作坊。“珠光瓷”遠銷日本。宋代窯址的发現對研究宋代福建經濟、文化和對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汀溪水庫有充足的水資源和電力資源。適合開发耗水量大、耗電量大的項目。汀溪水庫環境優美,還有宋代窖藏遺址,被列爲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資源開发潛力巨大。
不久的將來,水庫豐富的水土資源可用於建設同安區日産量1萬噸的城北水廠,以滿足城市发展、開发區建設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用水需求。水庫遠離山勢蜿蜒而去,遼闊無邊,四周山巒蜿蜒,高低起伏,山川交錯,分外閑適甯靜。
交通
乘坐79路公交車到同安影視城,或乘坐105路公交車到同安小西門,然後乘坐摩托車到汀溪水庫。
門票
免費
營業時間
24小時
景點位置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西北部
八源三線是解決廈門水資源建設的大水網格局。
具體來說,“八源”是“4+4”,其中四個外部水源是北溪引水工程、長泰楊芳水利樞紐、閩西南水資源配置工程(規劃)和閩江南北引水工程(規劃),四個轄區的水源是都史水庫、蓮花水庫、汀溪水庫群和溪頭水庫(籌建)。具體而言,“三線”是:長泰楊洋水利樞紐-都史水庫-蓮花泵站-汀溪林思泵站與原水高線相連,溪頭水庫-翔安北水廠與原水中線相連;北溪引水-集美泵站-翔安水廠原水低線連接。
目前,廈門市水資源安全存在中長期水資源缺口大、主要水源相對單一、東西部水資源分布不均、水資源應急保障能力有待提高等四大薄弱環節。長期以來,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主要從“外引、內接、調蓄增蓄、開源”四個方面解決水資源問題。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ly/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