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不經意的操作,很容易造成“炸窩”,應引起釣友們的重視

釣友們常說的“炸窩”是指聚集到窩裡的魚突然作鳥獸散,逃之夭夭造成窩裡空空如也。這是我們釣魚人最不願意看到的現象。

釣友們常說的“炸窩”是指聚集到窩裡的魚突然作鳥獸散,逃之夭夭造成窩裡空空如也。這是我們釣魚人最不願意看到的現象。釣友們都知道容易造成這種現象有兩個原因,一是窩子裡跑魚,二是窩裡進來瞭掠食性的兇猛生物,如黑魚、甲魚等。其實,還有一種釣友們不經意間的操作,更加容易形成“炸窩”。

這種不經意的操作就是魚在窩子的上方大力掙紮或者跑魚,為什麼這麼說?下面就進行分析論述,並給出杜絕這種現象發生的方法。

一、為什麼說魚在窩子上方大力掙紮或者跑魚容易形成“炸窩”?

幾個人聚在一起侃大山,進來一個或離開一個都不會引起其他人太在意,不會影響群聊的正常進行;但如果突然從上面下來一個人加入,是不是會嚇一跳?再有,旁邊發生大的響動,充其量大傢都轉過頭去觀望,看看發生瞭什麼事,如果頭頂上突然有大的響動,是不是會感到驚恐?

進窩子的魚也是這樣,傢中有用魚缸養魚的釣友都知道,當你用手從魚缸的四壁接近魚時,缸內魚反應得一般比較遲鈍,說明並沒有受到什麼大的驚嚇;但如果你用手從魚缸頂部插進水裡接近魚時,魚會立刻四處亂竄,說明缸內的魚對來自頭頂上方的運動物體具有敏銳的洞察力。

這種現象原因還在於魚的眼球的特殊構造,魚的眼睛呈現外凸並且無眼瞼,更便利於視覺對頭部上方進行觀察,而不是像有其他動物那樣靠眼球轉動或昂起頭部來完成視覺搜索。另外,頭頂上方的物體會通過水的折射被放大,所以魚對頭頂上方的動靜觀察得更加敏銳,反應也更大。

可見,我們釣中的魚如果在窩子上方進行掙紮或者跑魚,對窩子裡的其他魚的驚擾程度就可想而知,容易造成“炸窩”就很好理解瞭。

二、為什麼說這種操作是釣友們不經意間的操作?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釣友在完成提竿刺魚的動作後,往往還會因為慣性再用力往上提竿,或者說想讓魚盡快出水而用力向提竿,這樣操作自然會使釣中的魚到窩子的上方。

我曾經仔細觀察過釣友們刺中魚以後釣竿的用力方向,十個釣友有九個會這樣操作,說因為慣性也好,說想讓魚盡快出水也罷,終究是一種不經意間的操作,得到的結果是刺中的魚被提到瞭窩子的上方。

三、力避這種現象發生的方法

通過上述的分析論述,我們要避免釣中的魚到達窩子的上方,尤其是還有掙紮能力的或有脫鉤跑魚可能時更應該避免魚到窩子的上方,而做到這一點唯一的辦法就是倒竿。

我們一旦確認中魚,在刺魚完成的同時要及時把竿子向左或向倒下來,向兩側用力牽引魚,讓魚第一時間離開窩子,避免魚在窩的上方掙紮,更要力避在窩子的上方跑魚,防止窩內的其他魚群受到驚嚇而造成“炸窩”。

寫到最後

釣魚是個系統工程,哪個環節出現問題也有可能會導致功虧一簣。我們通過前期工作,尤其是在自然水域,水廣魚稀,好不容易誘到窩子裡魚,如果因為中魚後操作不當而造成“炸窩”,導致後期無魚可釣,的確是挺遺憾的,所以再次提醒各位釣友,要力避這種錯誤操作。

我是悠魚樂好,後期會繼續分享我在釣魚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期待釣友們的關註和支持!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0003.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