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窩打多少才能聚魚?選錯窩料,打再多都是白白餵魚!

我之前有在文章中寫過,釣魚沒什麼捷徑可走,想靠什麼神奇配方、神奇小藥連桿爆護,那結果隻能是被別人割韭菜!如果非要說釣魚有捷徑的話,那我想大概也隻有打隔夜窩瞭。
需要註意的是,打隔夜窩也得分場合分時間,並不是你打瞭隔夜窩就一定有魚,要是這麼簡單,魚早被釣完瞭。

我之前有在文章中寫過,釣魚沒什麼捷徑可走,想靠什麼神奇配方、神奇小藥連桿爆護,那結果隻能是被別人割韭菜!如果非要說釣魚有捷徑的話,那我想大概也隻有打隔夜窩瞭。

需要註意的是,打隔夜窩也得分場合分時間,並不是你打瞭隔夜窩就一定有魚,要是這麼簡單,魚早被釣完瞭。

天氣熱魚活躍度高同時雜魚也多,這時打隔夜窩效果就不好,而現在冬季,水溫低魚活性差小魚不鬧,隔夜窩才能發揮效果。

關於隔夜窩還有一個問題大傢比較關心,那就是到底該打多少?

打隔夜窩如果你選錯窩料,打再多都是白白餵魚

在聊窩量之前先應該聊聊窩料的種類,要是選錯瞭,你打再多都是沒用的,白白餵魚而已。

比如說一些粉質的餌料就沒用,比如菜籽餅、花生枯,比如一些粉質的商品底窩料。這類東西不是完全沒用,而是隻能當輔助餌,要是單用是留不住魚的。

再說酒米,冬季作釣以釣鯽魚為主,釣鯽魚又離不開酒米。酒米好用,但打隔夜窩我也不建議單用,一是不劃算,性價比不高,二是酒米吃的比較快。

冬天小魚少但不代表沒有,酒米這種小粒徑的窩料,小雜魚消耗起來還是蠻快的,至少一夜時間夠瞭,哪怕沒有小魚,鯽魚也能很快吃完。

我個人建議還是以粗顆粒的五穀雜糧為主,類似老壇玉米、老壇雜糧或者穀麥這種東西,粒徑大又比較硬,小魚啃不動、鯽魚吃的也慢。

雜糧為主,加少量的酒米、顆粒、粉餌這樣搭配就很不錯。

打隔夜窩打多少量才好?

窩量也不是固定的,但大概的量基本在1斤左右,有些地方半斤夠瞭,有些地方則需要一斤半或者兩斤。

前提是你按照我這樣的搭配,具體比例我就不說瞭,畢竟咱們不是搞科研不用那麼精確。大概是穀麥這類粗顆粒雜糧為主,占一半左右,然後酒米30%左右,剩下的20%可以用顆粒、可以用粉質的商品底窩料,比如之前分享的麝香底窩、牛窩等等,也可以用菜籽餅花生枯這類東西。

對瞭,為瞭增加窩料的留魚性,可以在打之前加一些泥巴進去。

如果水淺(障礙物要多)、小水面、魚稀、小魚少,那麼打半斤左右就可以瞭,甚至更少,如果水深、大水面、魚資源不錯、小雜魚挺多,那就躲打點,打個二三斤耶沒問題。

窩量是可以調整的,大傢可以由少到多慢慢試,先打半斤看能不能留住魚,如果第二天下竿沒魚或者魚很少,那就加大用量,看第三天情況是否改善。情況改善說明確實需要加量,如果還是沒口釣不到,可能還不夠或者考慮釣位有問題。

打隔夜窩什麼時候打、什麼時候釣?

天氣越冷、可以打的越早,比如白天就幾度、十幾度,那基本上收桿就可以打窩瞭,傍晚五六點的樣子。

要是溫度挺高,或者你們那還鬧雜魚、魚挺活躍,那盡量晚一點打窩,越晚越好。

打瞭隔夜窩第二天什麼時候釣呢?我個人認為是越早越好,正常的話7點之前你得下竿瞭。時間越晚、魚散窩的可能性就越大。

冬天有的時候晝夜溫差挺大的,夜裡可能就幾度,白天卻能到十幾度甚至二十度,尤其是大晴天,這種情況下魚就不會一直在一個地方待著。可能早晚在深水重障礙區,白天太陽出來水溫升高,它們就去淺水瞭或者起浮瞭。

之前老有釣友問:隔夜窩為什麼留不住魚,是窩料不行、打的太少還是釣位選錯瞭?

後來經過交流我才瞭解,他傍晚三四點就打好窩子瞭,第二天八九點才慢悠悠打到釣點,你打的又不是石頭,這麼長到時間魚早就吃完窩料散開瞭!

最後補充:隔夜窩打在什麼樣的位置好

先說什麼樣的位置不好的,如果水不深低於1.5米,並且水底很幹凈很平整,既沒有結構也沒有水草等障礙物,那你就別打隔夜窩瞭,指定留不住魚。

還有是經常在走水、退水的釣點也不適合打隔夜窩。

我打隔夜窩基本選擇兩種地方,在水比較淺的釣點一定找重障礙區,草洞、大片水草之間的縫隙這類位置。

如果沒有障礙,那就盡量選擇深一點的位置,至少在2米以上。但這種位置早晚是有魚的,白天要是放晴、氣溫高那麼魚就不愛待。所以建議早點去,連著釣幾條把窩子裡的魚釣完就可以換釣位瞭!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0390.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