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溫魚就不愛開口?那是屁股沒擺正,大板鯽全藏在這種地方

釣魚,“屁股”很重要,屁股坐對位置魚就咔咔上,要是屁股不正,任憑技術再高也不行。當然瞭,那種高密度、面積又小的魚塘除外,大傢都懂得!
秋季經常降溫,一降可能就是好幾度,這時你會發現常釣的幾個位置都沒口,感覺魚都藏起來瞭。

釣魚,“屁股”很重要,屁股坐對位置魚就咔咔上,要是屁股不正,任憑技術再高也不行。當然瞭,那種高密度、面積又小的魚塘除外,大傢都懂得!

秋季經常降溫,一降可能就是好幾度,這時你會發現常釣的幾個位置都沒口,感覺魚都藏起來瞭。野釣本身就是水廣魚稀,這碰上降溫,魚隨便找個地方一躲,那就更難釣瞭。

其實降溫也有降溫的好處,天氣越冷魚就越喜歡紮堆,若是你找到瞭魚的藏身之所,那就真的連桿瞭!

另外,大傢都覺得降溫不好釣,都在等溫度回升,加上降溫一般都是刮風下雨的,天氣不好,大傢也不愛出來,因此競爭也就小瞭不少。

降溫天,不要去釣光水區的淺水

這裡有兩個條件,一是光水區,二是淺水,同時滿足瞭這兩點,那就是不適宜下竿的地方,除非是降溫前一天,或剛剛降溫水溫還沒下降之時。

如果今天降溫,明天你出釣,選個一二米的光禿禿的地方,那空軍是很有可能的。因為淺水無障礙的地方,經過一夜刮風下雨,上下層水對流,底下水也是涼的,魚是不會待的,都跑深水區瞭。甚至都不用一夜,大風大雨的話幾個小時也夠瞭。

在夏季、初秋的時候,由於天氣比較熱有時還缺氧,我們經常會選擇在一些出水口,而降溫的時候,出水口也不是很好的選擇瞭。道理也是一樣的,進出水口有水流動,水溫也會比較低,尤其是一些山體水庫,水要是從山上流下來的,那非常涼。

降溫天可以釣水草比較厚實的地方

水草多而厚,既可以起遮蔽作用,也可以保暖,魚特別喜歡藏匿,尤其是鯽魚,一般都是紮堆躲在那裡。

鯽魚的抗寒能力是比較強的,哪怕冬天也會很好的開口,隻不過它們會根據不同的天氣、溫度,躲藏在不同的地方,而水草附近則是它們最愛去的地方之一。

小降溫,咱們可以釣淺水的草區,如果降溫幅度比較大,伴隨大風大雨,那麼光找草也不夠,稀疏的水草沒有太多作用。要找就找相對深一點(2米以上),水草又多又厚的位置,能找到一二個草洞那是絕佳瞭。

如果有走水,就要找灣子等水流相對較緩的地方,這些水流緩、又有水草,同時水深又能達到兩米左右,那就極好瞭。

降溫天要釣背風處,有遮蔽的地方

咱們釣魚一直有個理念就是釣下風口,因為下風口溶氧多、食物充足,但殊不知這也得根據情況來定。進入秋季後其實水裡沒那麼會缺氧瞭,而且水裡食物也不會很少,故不用刻意釣下風口。

而降溫天,尤其大風大浪的情況下,你坐下風口一是不好拋竿,二是下風口溫度比較低,水底又比較渾濁,魚未必喜歡。

如果是我的話,寧可找背風處,尤其在水庫垂釣,一些山體是可以擋住大風的,咱們就找風平浪靜的位置,最好找一些灣子。

這個時候就要釣灣子,而不是釣樺尖瞭,樺尖是魚道,是魚巡遊、找食要路過的地方,而灣子則是魚棲息、躲藏的地方,降溫天我認為灣子更好。

深坑、坎下也是不錯的選擇

降溫天都知道要釣深,但多深算深呢?這個不好說,在一些小河,可能最深也就二米多,而在一些水庫,也許邊上都是三四米,很多東西都是相對而言的。

而深坑就很好理解瞭,所謂“坑”就是窪下去的地方,是比周圍稍微深一點的那種位置。比如你找到釣點,大多數都是2米深,你能找到一個2.5米的位置,那就是坑位。

大江水庫這些水面大的地方,魚很分散,坑也多,但小河、野塘,相對而言就比較好找,你能找到一個“坑”,那很有可能魚就躲在裡面。

除瞭坑位,坎位也可以。提到坎位很多人都想到鯉魚,釣鯉魚總是需要找坎位最好還是二道坎。其實鯽魚也喜歡,像降溫天、天氣比較惡劣的情況下,它們就躲在坎下,而且是貼著坎的。

如果你對某個釣點比較熟悉,知道水下的地形,那麼降溫天就可以直接去找這種位置。鯽魚、鯉魚都會咬鉤,而且一釣可能釣一窩。

溫馨提示:

降溫天魚活性不佳,咱們盡可能采用小鉤細線,也不要打太多窩料,以防把魚餵飽,我個人建議商品餌+蚯蚓,天氣越冷蟲餌越好用。

第二個建議是以垂釣小體型魚為主,大魚的話比較敏感,天氣變化比較強烈的話可能導致不開口。當然瞭,其實也不一定是不開口,隻是說遊到更深更遠的地方瞭,咱們手竿都不一定夠得到!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0709.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