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也會鬧窩的小雜魚?麥穗永不缺席,最怕的卻是趴地虎

相比於夏天、初秋而言,冬季雜魚鬧窩的情況要好很多,至少不太會遇到餌料下不去、浮漂站不起來的情況。但這不代表冬天就一定沒有小魚鬧瞭,有些地方、有些時候也會鬧,像天氣晴朗、白天光照比較強的時候,小雜魚也會出來覓食的。

相比於夏天、初秋而言,冬季雜魚鬧窩的情況要好很多,至少不太會遇到餌料下不去、浮漂站不起來的情況。但這不代表冬天就一定沒有小魚鬧瞭,有些地方、有些時候也會鬧,像天氣晴朗、白天光照比較強的時候,小雜魚也會出來覓食的。


每個地方的魚情不一樣,比如像南方很多地區會鬧羅非,走到哪都有、用什麼窩料打窩都避不開。而我老傢這邊的野河就沒有羅非,夏天最常見的小魚是白條、小馬口。


不過到瞭冬天,小馬口和白條就沒那麼多瞭,除非是大晴天、沒有風浪的情況下,偶爾可能會遇到一群,平常最多也就幾條,不至於鬧心,冬天我最常遇見的是以下三種。

第一種:鰟鮍

以前我總以為鰟鮍是屬於高溫季節比較活躍的魚,但後來發現冬天它也鬧,這種魚惡心人的地方有兩點,第一是全水層都會吃餌。看體型它和鯿魚是一樣的,那麼理論上來說應該活躍在中上層,但實際上釣底的時候照樣能碰到。它會在你的浮漂翻身以後就開始吃餌,一直吃一直吃,餌料到底、浮漂到位,它還在吃!


第二點是體型小、嘴巴小,十分難釣。像馬口、白條也是小型魚,嘴巴也不大,但比起鰟鮍來他倆可是好得多。如果正兒八經要釣鰟鮍,那得用到1號以下的鉤子,除非是特別喜歡釣小魚的人,一般哪會用這麼小的魚鉤啊。正常我出去釣魚最小也是3號袖,所以遇上鰟鮍就是活生生被氣死,浮漂經常頓口黑漂,但怎麼都釣不起來,隻能幹著急。


鰟鮍不好釣、而且還不好吃,很多人都說鰟鮍魚肉質是苦的,釣上來後要麼放回去要麼帶回傢當觀賞魚養。先不說它好不好吃吧,就那麼大一點,給貓吃都嫌肉少,要釣多少才能湊一盤啊~

第二種:麥穗

麥穗是一種很神奇的魚,我不知道它在其他城市多不多見,反正在我們這邊大到江河湖庫,小到野塘溝渠都能見到,就連那些臭水溝都有。
除瞭分佈廣泛以外,這種魚開口的時間還長,都不能說開口時間長瞭,準確地說應該是任何季節都開口,我在氣溫最高、最低的時候都釣到過,甚至出現其他魚都不開口、隻能釣到麥穗的情況。


前年吧,我和我爸去村裡很偏的一個水庫釣魚,那個水庫幾十年沒幹瞭,而且十分偏僻真的要翻山越嶺才能到達。當時我們以為這樣的地方絕對是有大魚的,搞不好一個桶都裝不下,結果釣瞭兩天啥正經魚沒釣到,隻有麥穗狂口,不是說抱怨沒有鯽魚、鯉魚,而是連其他品種的小魚都沒有,隻有麥穗一種!


麥穗魚的體型也不大,嘴巴也很小,它煩人的地方就是哪哪都能看見、什麼時候都吃餌,而且數量非常多,也不挑食,給什麼吃什麼,丟坨屎它都能吮兩口。

第三種:趴地虎

這種魚在其他季節不可怕,因為它是底層魚,又比較呆,正常搶食是搶不過其他魚的,但是在冬天它就是王者。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冬天最常用蚯蚓紅蟲等蟲餌,而趴地虎偏偏又是肉食性魚,最喜歡吃蟲餌,你花好幾分鐘才把兩根蚯蚓穿上鉤,可剛丟水裡就被他一口吞瞭,而且大鉤也沒用,照樣深喉。


而且冬季釣到趴地虎往往就等於釣到瞭絕望,窩子裡隻要有這種魚,那就意味著沒有其他魚瞭。有的時候我會打幾個窩子,然後等上半小時一小時再下鉤,等時間到瞭、掛上蚯蚓作釣瞭,以為能夠連桿鯽魚,結果下去釣個趴地虎上來,那就說明這個窩子涼涼,基本沒有希望瞭~

這三種魚是我在冬天最常遇到同時也是最煩惱的,尤其是趴地虎,用蚯蚓作釣的時候碰到它那簡直是噩夢,不管用跑鉛、還是用粗鉤大線都沒用。而且它們吃鉤也兇,就算魚鉤很大一口吞不進,但隻要蚯蚓露一點肉在鉤外面,它們就能下嘴,經常是咬著蚯蚓尾巴釣上來的。

不知道釣友們在冬季作釣最常遇到的小雜魚是哪一種,歡迎留言評論一起交流交流。天熱的時候很多人常常吐槽羅非鬧窩兇,但羅非好像不耐低溫,我們這邊的黑坑冬天都不放羅非的,怕它們凍死,不知道野河的羅非冬天會不會鬧呢?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註。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0896.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