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鰱鳙打不到正口?那是提竿不及時,簡單幾招大大提升命中率
有人說釣鰱鳙很簡單,也有人說釣鰱鳙很難。說難的,到底是難在哪裡呢?我仔細和釣友們交流過,發現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不會開餌和上餌,導致一拋就掉、霧化太快。
有人說釣鰱鳙很簡單,也有人說釣鰱鳙很難。說難的,到底是難在哪裡呢?我仔細和釣友們交流過,發現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不會開餌和上餌,導致一拋就掉、霧化太快。
第二個問題是正口率不高,要麼是有口不中魚,要麼是經常錨魚,這兩種現象的根本問題就在看漂抓口上面。
開餌、裝鉤其實問題不大,你隻要先從單品用起,然後利用量杯嚴格控製水比即可,不會裝鉤就看一下別人的視頻,多練幾次不難學會。
看漂抓口是比較難的,因為每個地方的魚情不一樣,小魚鬧窩程度也不一樣,所以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多釣、多嘗試、多總結。
如果想走捷徑,希望快速學會釣鰱鳙看漂抓口的技巧,那麼一定要仔細看這篇文章,本文是告訴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不是單純地告訴你下頓幾目該抓。
合適的裝備能夠讓你釣得更輕鬆
很多人總是忽略這一點,但我告訴大傢除非你釣的地方鰱鳙密度特別大,像大師盤的那些黑坑一樣抽幾竿就能來魚、再抽幾竿就能狂拔,否則的話裝備一定要註意。
釣鰱鳙的裝備之前詳細寫過文章,這邊就簡單帶一下,魚竿應該用5.4米以上的腰力強勁的竿,而且除非是四五斤以下的鰱鳙,個體大的鰱鳙要用鯉竿或輕量大物竿。
魚線我基本是3+2起步,魚大或者想牢靠一點子線就用大力馬。小鰱鳙可以把鉤距控製在5公分左右,大鰱鳙七八公分甚至10公分都行。
魚鉤的話鉤條越細越容易吸入,別覺得餌料那麼大他都能吸,小小魚鉤沒關系。我告訴你鰱鳙餌比重很輕,而且入水後霧化很快,基本是變成小餌團才吸入的。
所以魚鉤你可以先試試新關東,三號四號都行,如果魚過大或者你心裡不踏實那就伊勢尼,十號以上吧。
浮漂這塊別覺得越小越靈敏,相反小浮漂隻會給你帶來很多苦惱,比如餌上大一點就沈沒瞭,再比如假信號很多。正常釣鰱鳙的浮漂,肯定在二三克以上,而且漂尾要粗一點。
釣鰱鳙初期的該如何作釣、抓口
初期還是以打頻率誘魚為主,你老是抓不到口有一部分就是窩子裡魚不夠多。其實釣大部分魚都有這樣的情況,隻有幾條魚在窩子裡時,來口慢、浮漂動作也不兇,明顯感覺到它們吃餌的積極性不夠,這個能想通,因為食物完全夠、不需要搶著吃。
當窩子裡魚很多的時候,它們就會開始搶瞭,因為慢一步就吃不到瞭,這時你就會發現浮漂一到位就有口、甚至還有接口,給出的信號也特別舒服,個個大頓口、大黑漂。
前期我們的餌料霧化要快、抽竿頻率也要快,有小魚咬鉤不管他,甚至你都不需要刻意看漂,浮漂慢慢升上來代表餌料沒瞭,那就提竿。即使沒小魚,到點瞭也應該提竿,保持好節奏。
當然你要根據水面大小、深淺、魚的密度來控製換餌頻率,釣黑坑和釣水庫的抽竿頻率肯定不一樣。
目標魚進窩初期該如何看漂抓口
如何判斷鰱鳙進窩有很多種方法,最直接的就是你錨到魚瞭,或者是看到窩子裡有魚星,小魚突然不太鬧瞭、浮漂信號開始有規律瞭等等。
鰱鳙是靠吸食餌料的,基本不會一口就吸進去,尤其是窩子裡魚不多的時候,所以當鰱鳙剛進窩浮漂有一種很明顯的漂相,那就是上下點動,可能上上下下動個不停,看到這種信號你就要提起精神。
當窩子裡有魚該怎麼辦?我個人認為是不要死等,鰱鳙這種魚,一旦窩子裡霧化跟不上,它可能就遊走瞭,當你發現浮漂上上下下動不停但又沒頓口,一定不要死等著,也不要試圖增加餌料黏性,該起竿就起竿。
一般情況下,我釣鰱鳙,如果明知該水域魚的密度比較大,有機會連桿,那麼當感覺目標魚進窩後我不但不會死等口,反而會更積極地拋竿換餌,不會太在意漂相,魚多瞭漂相自然就好瞭。
垂釣中期怎麼看漂抓口
如果說該水域魚密度比較高,那麼正常情況下你按照上面那幾步做,到瞭中期窩子裡魚應該是比較多瞭。魚多、搶食,事就好辦,浮漂保證給你頓口、黑漂,新手也能中魚。
重點:如果魚不多,一直聚不起來、也不發生搶食,不管怎麼抽一天也釣不到幾條,那麼在魚進窩那刻起可能你就已經進入垂釣中期瞭。
面對這種情況,你就可以把餌料上的小一點,多搓幾下再裝鉤,盡量讓餌容易入口。
看漂時,上下點動的口放瞭,晃動、滑漂的口也放瞭,看到上頂的漂相一般命中率也不高,要命中率高隻能抓頓口、再小的頓口隻要頓感強都能中魚。
小魚鬧窩也會出現頓口怎麼辦?如果是小魚鬧,基本浮漂是連續動的,雜亂無章的信號,當鰱鳙真正想吃食在餌料邊上吸,小魚一般不敢搶,如果就是搶瞭,看到有頓感的頓口、黑漂,一樣抓,這沒辦法。
前面讓大傢用大點的浮漂就是為瞭盡可能多地過濾假信號。
釣鰱鳙時,頻繁出現錨魚、空槍狀況的調整
偶爾空槍、錨魚不是事,誰能做到百發百中呢?但如果頻繁如此,甚至你隻能靠錨來上魚,那肯定是需要調整的。
如果是錨魚,最簡單的辦法是釣淺一點,也就是把浮漂往鉛皮方向擼,這個很好理解比如鰱鳙在2米的位置,你偏偏釣2米多,那麼它肯定會撞到你的主線。
如果釣淺瞭還是錨,而且你發現每次都是下鉤錨魚,那麼應該把鉤距縮小。
我們釣鰱鳙一般是上鉤裝餌下鉤不裝餌,當上餌霧化剛好能在下鉤位置形成一個霧化區,鰱鳙在吸食霧化時就會誤吸魚鉤。
但如果你鉤距太大,那麼霧化區可能集中在下鉤的上方一點,那鰱鳙吸食時就吸不到下鉤,而是經常撞線。
空槍是怎麼造成的呢?一是魚在下鉤的下方吸,吸餌時產生的水流讓鉤餌動瞭,但魚鉤又沒有真正進嘴;第二是魚就在鉤餌旁邊吸,但由於你提竿時機不對,沒等他完全入嘴就提竿瞭。
如果從最簡單的調整開始,那第一步還是擼浮漂,先往深瞭找,也就是把浮漂往上推。
如果你推瞭浮漂沒解決問題,甚至幹脆連口都看不到瞭,那麼隻能用第二個辦法,就是把餌料打黏一些,要是有水流甚至可以加點黏粉主動增黏(但霧化必須得有)。
不管你是打揉也好、加黏粉也罷,餌料黏度可以大但絕不能太硬,過硬入口性就不好也會造成空竿!
另外,空竿和錨魚不完全是對立面,有時候它們產生的原因是一樣的,比如魚在淺、你釣深,一般可能錨魚,但也有可能空竿,尤其是密度不大的時候。
再比如,鉤距大,魚在兩鉤中間吸的時候,雖然錨魚的可能性更大,但也不是沒有空竿的可能!
所以出現正口率低的情況,不管是錨魚還是空竿,辦法就是上下調整浮漂、縮小鉤距、增黏增軟餌料。
在看漂抓口方面,能夠把更多魚誘惑進窩,那麼抓口自然會簡單,如果誘不來更多魚,盡量抓那種頓感強的動作,不管動作大小。
當然,如果你每次頓口都打不到,可以等一等放幾口,看它後面會不會出更大更有力的信號。
結語:
許多釣友在釣鰱鳙時命中率不高,總把問題歸結為浮漂沒調好、抓口不對甚至感覺魚吃的太刁鉆。但從來沒想過裝備是否合適、餌料狀態是否對路,鉤距大小、水層也從來不去調整,甚至不思考是不是窩子裡魚太少才導致積極性不高、吃餌欲望不強。
我覺得釣任何魚都一樣,你要想漂相好、連桿上魚,那首先得把更多的魚誘過來。
當你沒有能力誘來更多魚,或者實在是該水域密度不夠,那就再想其他對策,看怎麼把窩子裡那兩三條魚“伺候好”、讓它們吃的舒服。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註。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