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鯽真的長不大?用這種笨辦法,立刻區別土鯽、銀鯽和工程鯽

去年二月份,我寫過一篇關於土鯽和工程鯽容易混淆的文章。原因是我發現很多釣友一旦在野河釣到一條一斤多的鯽魚總是開心的不得瞭,他們大概認為隻要在野河釣起的魚,就是野生魚、就是土鯽魚。


去年二月份,我寫過一篇關於土鯽和工程鯽容易混淆的文章。原因是我發現很多釣友一旦在野河釣到一條一斤多的鯽魚總是開心的不得瞭,他們大概認為隻要在野河釣起的魚,就是野生魚、就是土鯽魚。
所以那篇文章的標題我是這樣取的,“野河釣瞭條1斤的鯽魚?別高興的太早,它根本不是土鯽魚”。


既然寫過,為什麼還要寫呢?兩個原因:一是土鯽長到一斤以上確實很難,可難長大不代表一定長不大,現在有另一種現象是很多人隻要看到大鯽魚就直接下結論說是工程鯽。

我在網上經常看到釣友們分享魚獲照,有些明明是土鯽,隻不過大瞭點,可底下的評論一邊倒地說是工程鯽。

第二個原因,之前隻講瞭土鯽和工程鯽的區別,沒講銀鯽,今天順便把銀鯽也帶上,這種魚其實和土鯽更像。(下圖銀鯽)

為什麼釣到大鯽魚,一般都是銀鯽和工程鯽的可能性比較大


之前那篇文章雖然是19年2月寫的,距離現在已經快兩年瞭,但我的觀點並沒有變,即:土鯽要長到一斤真的很難。

這個“難”主要在於兩方面,第一是這個品種的魚本身特性就這樣,度娘說土鯽從幼苗長到150克需要三年時間,也就是一年才長一兩肉。雖然這個不絕對,但相比其他品種的魚,它確實長的慢。


怎麼得出“長得慢”的結論?很簡單,找幾十尾相同大小不同品種的鯽魚苗放入魚塘,一年後起底,土鯽普遍比其他品種小。
第二個原因,自然水域電打網捕厲害,加上釣魚人又多,一條鯽魚可能好不容易長到半斤就被抓瞭。


土鯽要被抓,其他品種的鯽魚一樣會被抓,那憑什麼說釣到大的一般是工程鯽或者銀鯽呢?也有兩個原因

首先放生者比較喜歡放銀鯽、工程鯽,放下去可能就已經七八兩瞭,而且他們一放可能就是幾十斤幾百斤,這樣釣到的概率肯定大。土鯽魚難買到,買到的普遍也不大,就算是大的價格也不菲,所以不是放生者的首選。
其次,一條土鯽魚好不容易經歷那麼多苦難長大瞭,肯定是很狡猾的,並不那麼容易被釣獲,而那些養殖的銀鯽、工程鯽就特別蠢,尤其剛放下去那會兒,不會釣也能連桿。(下圖土鯽)

土鯽究竟能長到多大?有人說釣到過三斤的,我親眼見過兩斤的


我找瞭很多資料,但沒見誰能說出個具體數,很多人隻說超過一斤的比較少,這點我是認同的,甚至有些魚資源比較匱乏、電打網捕現象嚴重的地方,超過半斤的土鯽魚都難見。

我在之前那篇文章中有說過我老傢那邊的土鯽魚比較特殊,身上有斑點,很多釣友稱之為“芝麻鯽”,隻要有這種特症的都是土鯽。


最大能長多大我不好說,但兩斤重的我是親眼見過的(不是我釣的),當然瞭身上也是一樣有很多的斑點,隻不過可惜的是當時隻顧著興奮沒有拍照留念。那位釣友釣起後也是非常的激動,根本沒怎麼看就直接丟進魚護瞭,這也能想通,萬一跑瞭呢~
釣到兩斤多的土鯽實屬不易,但我還親眼見過,而且聽兩三個不同的釣友說他們也釣到過。比兩斤更大的有沒有?有,但很少,我也沒親眼見過,隻是聽我們隔壁村一老爺子說起過,那魚就是他釣的,釣瞭二三十年魚那也是他唯一一次釣那麼大的。
至於一斤多的土鯽,我自己也釣到過不少,比如下面這張圖,我想關註我久的釣友應該在之前的文章中見過。

隻需1分鐘,用這個笨辦法快速區分土鯽、銀鯽和工程鯽


工程鯽和土鯽難區分的主要原因是在於顏色,正常來說土鯽的背部是青灰色的,而受到水質(水草多少也有關系)影響,很多土鯽是偏金黃色的。而有的工程鯽體色也偏黃,所以釣友們就犯迷糊瞭,特別是那些“將顏色作為判斷土鯽的唯一標準”的釣友們。
銀鯽和土鯽難以區分的原因主要在體型,他倆確實太像瞭,除非是水質清瘦的地方,那麼土鯽肯定比剛放生的銀鯽更瘦弱、更細長。如果兩種魚從小一起長大,那意味著要在同樣一個環境裡攝取食物,那就很難區分,要麼都瘦要麼都肥,而且這兩種魚習性都差不多。


有什麼簡單的辦法可以快速區分呢?最笨的辦法就是數鱗片,土鯽的側鱗數一般是28~30,工程鯽的側鱗是30~32,銀鯽的側鱗數在29~32的樣子(異育銀鯽30~32)。

這個數據是網上找的,很多年前就是這個說法,我去驗證過很多次,基本大差不差,我們這邊野河釣起來的“芝麻鯽”無論大小都在28、29片的樣子,那些沒斑點的、身上有傷、魚鰭破損的養殖魚一般在30或30以上。

下圖都是銀鯽,水質不同顏色不同,剛從養殖池出來是黑色,在魚塘或傢裡養一段時間變白。

另外的一些差異補充:


土鯽和工程鯽的區分比較簡單,首先你別看顏色,要看體型,工程鯽它的頭較小、背部寬而高,最明顯的是頭部和背部連接處(腮上面那個地方)是平的或者稍微凹下去的,也可以理解成背部明顯隆起。
下圖就是明顯的工程鯽,這條魚是我幾年前在一個黑坑釣的,有四五斤,體色很漂亮,金黃色。

土鯽和銀鯽的區別比較麻煩,因為銀鯽的背部不會像工程鯽那樣明顯隆起。那要怎麼看呢,首先銀鯽的背還是比較高,它的體長一般為體高的1.9~2.4倍,如果高度看不出來就看厚度,銀鯽肚子大且厚,相比土鯽魚,銀鯽看上去更豐滿,短而肥。


土鯽,身體細長、背部為青灰色(水草多偏黃),肚子為白色,整體顏色較淡,嘴唇薄、魚頭小,魚頭和魚身過渡自然,不會出現背部特別高的情況。
有一點要註意,很多文章都說土鯽很瘦,這個要看水質,如果水質比較肥、水中食物多,那它肯定“胖一點”,或者你打200斤窩料,它也能吃撐。(下圖是吃撐的土鯽)

寫在最後:


隻要是野河裡釣到一兩斤的鯽魚,甭管是野生還是傢養那都是開心的事,如果你非要糾結是不是土鯽魚可以先觀察體型,分辨不出就用最笨的辦法數鱗片。
另外我認為野生鯽魚和土鯽魚不能劃等號,土鯽是一個鯽魚的品種,而野生鯽魚我的理解是更偏向於生活環境,一條工程鯽,如果從幼苗開始就被放生於野河,那它長大瞭也可以叫野生鯽魚。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註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1130.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