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鲢鳙的垂釣技巧

鲢鳙鱼喜高温,是夏季垂钓的常见对象鱼之一,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淡水湖泊、池塘、水库等水域经常可以见到它的身影,那么垂钓鲢鱼有什么好方法吗?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夏季鲢鳙的垂钓技巧。 夏季鲢鳙的垂钓技巧一、 天气晴朗好出钓  在中小水面钓

鲢魚喜高溫,是夏季垂釣的常見魚類之一。它生活在中上層水域,經常可以在淡水湖、池塘、水庫等水域看到它的身影。那麽釣鲢魚有什麽好方法嗎?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夏季釣鲢鳙的技巧。

夏季鲢鳙的垂釣技巧

夏季鲢鳙的垂釣技巧一、 天氣晴朗好出釣

在中小水域釣鲢鳙,必須陽光充足,溫度在25℃。在30℃和高氣壓之間,去釣魚。由於夏季氣溫較高,中小型水面容易出現缺氧現象,而鲢鳙等魚種對水中含氧量的要求較高,一旦出現缺氧就會導致浮頭厭食的現象。當你看到水層中清晰可見的魚時,你就是不咬鈎,所以你必須擔心它。這時,即使你把誘餌送到它們的嘴邊,它們也不會咬人,因爲它們忙著呼吸,顧不上吃飯。因此,中小型鲢鳙漁民必須選擇天氣晴朗、氣壓高的天氣。

夏季鲢鳙的垂釣技巧二、兩選釣位是前提

選擇合適的天氣是條件,找到好的釣位是關鍵。在釣位的選擇上,一般要選擇深的而不是淺的,選擇有流水的陡坡而不是靜止的淺灘。選擇這樣的釣點有兩個好處:一是因爲釣點水位深,無形中增加了魚空的活躍度,彌補了在中小水域垂釣時鲢鳙容易跑偏的缺點。較深的水位也有利於打窩誘魚。第二,流水釣點的含氧量必須比靜水釣點大。只有在水和氧氣充足的地方,鲢鳙才會被觀看,只有在水和氧氣充足的地方,鲢鳙才會活躍,只有在水和氧氣充足的地方,鲢鳙才會主動咬人。

夏季鲢鳙的垂釣技巧三、 誘釣兩餌巧調配

通過實踐,人們對鲢鳙的餌料和餌料味道有了新的認識。他們不再只關注單一的傳統酸餌,而是把傳統?酸重,氣味難聞?餌料製作的觀念轉變到現在,又酸又甜?酸甜的?誘餌。實踐證明?酸甜的?餌料更適合鲢鳙的口味。味道很重要,但狀態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因爲?酸甜的?餌料雖然適合鲢鳙的口味,但不足以使鲢鳙群快速聚集,更吸引魚兒的是漂浮的霧化餌料狀態。我常用的鲢鳙餌的配方是:豆餅1500克,玉米面500克,攪拌均勻後密封加水发酵備用。一般在夏季发酵5-7天後,豆餅和玉米面會散发出一種酸甜的穀物发酵味。加入500克紅糖、60克鲢鳙精和適量麸皮,以調整发酵和稀釋餌料的性質並增加其霧化狀態。餌料酸甜,霧化好,誘集魚快。這種魚餌是在魚餌的基礎上加入一些拉絲粉和氨基酸製成的。在投餵顆粒飼料的水域中,應添加一些顆粒粉或蝦粉,效果會更好。

夏季鲢鳙的垂釣技巧四、 釣底、釣浮兩相宜

對於釣鲢鳙的釣組來說,台釣的懸挂式雙鈎結構非常適合釣鲢鳙。在魚竿的選擇上,一般選擇超硬調或極硬調的強力手竿,竿長4.5或5.4米,不利於頻繁擺動誘魚。主線一般采用下沈性好的3號強釣線作爲主線,1.5號軟副線作爲腦線,魚鈎可選擇史燚Ni 6?9還是1000和1?第三,大腦線長度是25?30厘米,挂鈎距離爲3厘米。浮漂是一種硬尾浮漂,具有細長的身體和長長的尾巴。

魚漂只適用於鲢鳙的高密度集約化養殖,不適用於一般混養水域。在混合水域釣底的方法往往是卓有成效的。調漂的方法一般是挂雙餌半水正負鉛皮調一只眼,將雙餌空鈎半水的漂眼移出水面調一只眼,然後延長吃水線使雙鈎觸底,以釣兩只眼。

夏季鲢鳙的垂釣技巧五、重窩誘魚搓大餌

鲢魚和鳙魚是一種淡水魚。夏季用手釣鲢鳙要注意哪十點?

夏天釣鲢鳙很過瘾。釣鲢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夏季釣鲢鳙非常過瘾,但釣鲢鳙的正確率不高。很多時候,有很多錨定魚的案例。提竿後容易跑魚、斷竿,容易造成“炸窩”現象。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是什麽原因導致錨魚出現沒有正確的嘴巴。

1.餌料狀態

鲢鳙作爲濾食性魚類,是靠霧化吸引的。但如果餌料霧化效果太好,一入水就會霧化,直到浮漂剛剛豎起。此時此刻,鲢魚和鳙魚吃掉了釣鈎周圍的所有霧化餌料。另外,如果霧化太好,容易導致魚層紊亂,所有進窩的魚都會被拉到鈎頂,很難釣到合適的口。

因此,在釣鲢鳙時,餌料在早期工作頻率下霧化更快,根據高霧化可以快速吸引魚。但鲢鳙魚入窩後(浮漂並造成姿態),需要適度揉搓餌料,並將霧化調整爲相對緩慢,這樣可以使餌料更持久地留在魚鈎上,這樣可以有效地使鲢鳙魚。

此外,餌料的比例也要注意。如果餌料比例重,餌料會迅速下移。此時此刻,鲢鳙魚通常在大家的餌料下吃餌,很難將魚鈎誤吸到嘴裏,這樣就會造成浮漂、起動,甚至黑漂的現象,但在提竿後卻錯過了魚。可以添加雪花粉,腳,新季節,狀態粉和刺激詞等狀態誘餌來緩解誘餌的比例。

2.找對泳層

之所以出現錨魚,是因爲往往找不到對魚的遊動層,導致鲢鳙的身體到達魚鈎。夏季釣鲢鳙時,水越重越適合鲢鳙生活,但釣的深度,實際上是魚餌和魚鈎,在水位的三分之一處更合適。

我們可以從水位的三分之一開始逐漸捕魚。如果浮漂被卡住,但魚竿沒有釣到魚,一般是釣淺了。魚在鈎餌下面吸餌,因爲鲢鳙嘴大,吸入餌料時吸附力大,碰到鈎餌周圍的流水,導致浮漂被卡住。這時,建議慢慢移動浮漂,尋找魚層。如果浮漂左右擺動,或者魚竿挂在魚身上,一般都是深釣,魚在餌的上面。這時候建議浮下去找魚層。

3.調整線組

鲢鳙的垂釣基本以粗鈎大浮漂爲主,大子線的應用也可以降低錨魚率空。一般子線很長,落地效率較慢,霧化面積較高,更有利於誘魚。

人們在釣鲢鳙時,往往會帶著魚餌和魚鈎空去野河。鈎距過大時,如果上餌産生霧化帶,鲢鳙極容易一起吸入下鈎,兩鈎互不傷害;如果兩個魚鈎之間的距離較近,只有當鲢魚和鳙魚距離餌料非常近時,它們才有可能被捕獲,並且兩個魚鈎在整個吸入過程中很容易纏繞並失去刺魚的功能。因此,最好增加子線,將鈎距提高到8到10厘米左右來引誘鲢鳙,實際效果會更強。

夏季鲢鳙的垂釣技巧

4.漂相判斷

鲢鳙一口氣一口氣就會誤吞鈎。另外,鲢鳙的餌料一般最好霧化,鲢鳙入窩後不容易直接吃餌。因此,彩車中顯示的數據信號有時會啓動,有時會左右搖擺,有時會被視爲黑色彩車或下一餐...

事實上,無論是哪種浮相,下一頓用黑浮魚通常更真實。當你釣不到口魚或錨魚時,你必須在不同的機會嘗試提竿。浮子上一有數據信號,你就抓不住嘴了。你應該等待更多的嘴來捕捉一個小而強大的下一餐。

當浮漂從一側到另一側緩慢振動1-2眼時,一般是魚在餌料周圍吸氣並推動嘴前的水波動的錯誤信號。一般來說,不建議提竿。當发現浮漂在地面上不斷上下移動,然後突然下一頓時,這也是魚咬鈎的姿勢,應立即提起來刺魚。魚吃東西尤其正確。

5.總結

提竿後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錨定了魚?如果您在行走時发現魚線跳躍和竿尖來回擺動,您基本上就會錨定魚。

如果您錨定鲢鳙,爲了盡可能避免切線魚,請記住不要豎立杆,並將杆保持在60度左右。你可以根據經驗判斷它錨定在哪裏。左錨魚會逃到左邊,右錨魚會逃到右邊。盡量把魚頭握在正確的方向上,不要向後拉。子線橋也是如此。不用擔心看魚。釣鲢鳙最考驗心態。不要不知所措,很容易造成不可逆的損失。

鲢魚和鳙魚是一種淡水魚。夏季用手釣鲢鳙要注意哪十點?鲢鳙喜高溫,生活在上層水體。即使在夏季氣壓較低的最熱天氣中,他們也可以捕獲一些魚,這是許多漁民喜歡在夏季熏鲢鳙的主要原因。夏天是釣鲢鳙的好時候。這時,你要注意以下10點。讓我們來看看。

01氣溫宜高不宜低

“在炎熱的夏天釣鲢魚很好,在炎熱的萬裏晴釣鳙魚也很好空。”夏季是釣鲢魚和鲈魚的最佳季節。雙十一過後,隨著水溫的降低,鲢鳙吃不飽了。當溫度低於20℃時,不容易抓住它們。

02釣位宜密不宜疏

鲢鳙多爲集群活動。餌料的氣味越濃,越容易吸引鲢鳙。因此,斑點越聚集,餌料大、味濃的優勢就能发揮得越好。這就像釣鲫魚和草魚。如果單打獨鬥,實際效果很差。

03水域宜深不宜淺

鲢魚和鳙魚相對較大,因此它們必須隱藏在深水中,在淺水中移動和尋找食物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在釣魚的時候,你應該選擇水的深度,至少2米深。

04調性宜硬不宜軟

鲢魚和鳙魚相對較大,小至500克,大至3000克。如果杆子是軟的,像垂柳一樣,又軟又弱,會增加遛魚的時間,費力費時,而且不易操縱。因此,選擇硬或超硬調的長節魚竿是上策。

05餌料宜乾不宜濕

鲢魚和鳙魚是過濾食物,即在吸收水分後,根據類內脏算法進行過濾,以獲得水中糞便未成形的食物材料,如藻類和微生物菌株。因此,釣餌的霧化效果越好,對鲢鳙的吸引力就越大。這規定了在混合餌料時,您不能釋放太多的水,否則會危及霧化率,餌料可能會略有分散。

06釣組宜大不宜小

鲢魚和鳙魚都比較大,搭配釣組當然更好,否則魚線細容易斷;魚鈎變小,魚嘴容易張開;魚漂變小,容易導致漂和丟幀;當鉛墜較輕時,必須挂更多的餌料,這樣才能實現必要的垂釣,從而導致餌料消耗。

07岸邊宜靜不宜動

鲢魚和鳙魚是典型的中上層魚類,比底層魚類更容易察覺岸上的噪音。因此,在釣魚時,您應該找到一個安靜的釣位,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噪音,並以慢動作抛餌,以防止魚受到驚嚇。恰好是:“路人借個房間遠遠地揮揮手,怕魚兒驚擾了誰。”

08漂相宜穩不宜慌

鲢、鳙是大中型魚種,進食氛圍端莊優雅,主要表現在漂流時的從容和幅度。小魚吃餌時猝不及防,看起來像小偷,但漂流階段很歡快,有速度,沒有振幅。

09遛魚宜慢不宜快

鲢鳙上鈎了,沈默片刻後,魚就會发力。漁夫首先克服了自己的興奮情緒,熟練地盡快將魚推出窩外,以防止它爆炸。然後慢慢走,避其鋒芒,趁機消耗魚的全部力量,最後把魚抄入保護。

夏季鲢鳙的垂釣技巧

10魚竿宜長不宜短

鲢鳙最喜歡的地方是在水中央,它一般不會靠近岸邊移動,所以適合有長手竿。4.5米的杆變得費力,5.4米以上的杆更好。

用魚竿釣鲢鳙,當然是比其他的多,比如:找魚層的時候,要從上往下找魚層,不要從下往上找,因爲餌料最後都會落到水底,下面很容易聚魚;更換餌料時,我們應該保持節奏,大約每分鍾一杆。節奏慢,不會形成固定的立體霧化區域。鲢魚和鳙魚不喜歡呆很長時間,所以它們沒有食物就離開了,這將很難再次吸引它們。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223.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