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竿便中魚,以為剛開始實際已結束,釣魚中的五大“未解之謎”

釣魚十餘年,自認為一直在學習、不斷地在成長,雖算不得大師但總也積累瞭一些經驗,然而有一些問題卻困擾瞭我許多年,直到今天也沒有搞明白。經過思考,我選出瞭5個比較有代表性、難度較高的問題,並將它們稱之為釣魚中的五大“未解之謎”,今天分享給各位,希望哪個高手能夠作出科學的解答,感激不盡。

釣魚十餘年,自認為一直在學習、不斷地在成長,雖算不得大師但總也積累瞭一些經驗,然而有一些問題卻困擾瞭我許多年,直到今天也沒有搞明白。經過思考,我選出瞭5個比較有代表性、難度較高的問題,並將它們稱之為釣魚中的五大“未解之謎”,今天分享給各位,希望哪個高手能夠作出科學的解答,感激不盡。

問題一:下竿便中魚,以為剛開始實際已結束

下竿即中魚的情況在黑坑、養殖塘比較多見,尤其是在放魚後的第一場,由於魚的數量較多、整體密度高,加之魚口生、吃餌沒防備,所以相對來說是比較好釣的。不過在黑坑垂釣,所謂的“下竿便中魚”並不是指第一桿,玩過坑的朋友們應該都清楚,但凡在不允許手拋窩的黑坑,下去的前幾桿一般都不會直接掛餌開釣,肯定要先做做窩子,不管是鉛皮帶窩還是雙鉤散炮,總之是要先聚魚、隻有窩子裡魚夠多才能保證後續一直有口。

當我們把大量的散炮投入窩中,感覺時機已經成熟,可以開釣的時候,會發現:剛開始確實是能做到“下竿即中魚”的,可是往往在連桿幾分鐘甚至幾條以後,便再也沒有魚訊瞭,浮漂如定海神針不動、看著左右釣友連桿狂拔,自己隻能幹著急。

黑坑遇到這樣的情況,還有解釋,比如說魚的密度沒有那麼高、而你把窩子做的太重瞭,就導致魚兒隻吃窩料不吃食、甚至不敢吃等等;再比如添加劑加的太多、味道太沖,這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原因;還有就是在垂釣時太過心急,鉤傷矛跑瞭魚,導致驚瞭窩、魚跑到兩邊釣友的窩子裡瞭。

黑坑有解、野釣難說,自然水域中魚的密度沒魚塘的那樣高,但這種情況我也碰到過不少。因為野釣魚沒那麼多,所以每次作釣我都想盡可能快地把窩子做下去,早打窩早聚魚嘛,但打窩前總要先調漂找底掛兩顆餌釣幾桿探探水底情況吧,然而在這個階段,我就經常能中魚,甚至連空鉤中魚的情況都有。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感覺“今天要發財瞭”,可是等把漂調好、底找準後再掛上餌,就再也沒口瞭,要麼就是雜魚鬧,哈哈哈,本以為剛開始實際上已經結束。

問題二:隻要放開魚竿,浮漂就有信號

不管是野釣也好、黑坑也罷,這種情況都是非常常見的,如果你沒有印象、想不起類似經歷,那我就換個說法:一天就兩口,抽煙時一口、解手時一口。這樣說是不是很形象瞭呢?反正抽煙、解手都得放開魚竿,所以我就並在一起說瞭。關於抽煙解手時魚來咬鉤的情況,我有幾個印象十分深刻的經歷,給大傢分享一下。

例1:去年年初,有幾天連續降雨導致河水變渾、水位上漲,然後我終於等到瞭雨停的那一天,就趕緊驅車來到村口的一處釣點,心想這個天絕對是狂拉昂刺魚的好機會啊。釣昂刺不用太講究,到瞭釣點我就先支瞭一根4.5的竿子掛上倆蚯蚓便直接開整瞭,連架桿都還沒拿出來。下瞭竿,又覺得心裡不踏實,就撒瞭兩把米。

窩子做完,也沒急著幹其他事,而是轉身走到樹旁去小解瞭,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下意識回頭看瞭一眼,好傢夥,魚竿居然在動。第一眼我還以為是錯覺,連續拉瞭兩下才反應過來,幸好我的“剎車功能”比較強,就趕緊停下跑過去拿竿,提桿後魚還在,可沒想到是條二兩的小鯽魚,不過要是魚再大點估計也保不住桿子瞭。更有趣的是,這條開竿魚,居然也是當天的收桿魚~

例2:這是我兩個朋友的故事,就以A和B來稱呼他們吧,某年夏天,A和B一起去夜釣,釣瞭倆小時,無口,於是A就轉身去解手瞭,走之前還特意囑咐B幫忙看著魚竿,B滿口答應。然而等A回來時,魚竿沒瞭,就問B:我魚竿呢?B:魚竿?魚竿不就在竿架上啊。A:竿架上沒有啊,你看看。B一看果然沒有,也跟著疑惑,這魚竿去哪瞭呢?倆人打著燈找半天沒找到,中間A還以為是B和他開玩笑,把竿藏起來瞭,但怎麼問、怎麼翻就是找不到。那麼隻能是魚把竿拖走瞭。

問題三:為什麼開釣之前各種測試都不掛底,打好窩子拋下第一桿就會掛底

自然水域地形復雜,掛底什麼的就是傢常便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總要先空鉤測試好幾遍。然而令我不解的是,為什麼沒打窩之前,各種測試都不掛底,哪怕掛個重鉛一點點地往回脫都不掛底,可打好窩子、把魚護、抄網都裝好、把裝備都支出來以後,就會掛底瞭,而且有的時候還是上餌後拋下的第一桿就掛,簡直能令人抓狂。

例:前年夏天,我去漁具店買鯉魚餌料,老板走過來和我聊天,問我去哪個釣點,我就和他說是他傢邊上的那條江,老板勸我別去那,那裡的鯉魚個頭大、但數量少,一晚上碰不到幾口、碰到又釣不上,人傢拿7+5還能切。接著,他推薦瞭我另一個釣點,也是這條江,隻不過在上遊的一段位置。我知道那個地方,也知道有幾個修整的特別好的釣位,但從來沒去釣過,於是就反復問他,會不會掛底,老板信誓旦旦地保證,絕對不會掛。

某日,我來到該釣點,為瞭以防萬一,還是測瞭幾桿,在確定水底無亂石、雜草、樹枝後,就打瞭一包老壇玉米。打好窩後我還等瞭半小時,想給魚一點準備,半小時後搓餌開釣,才拋第一桿,就掛底。我選擇硬拔,沒想到拔斷瞭主線,費瞭九牛二虎之力倒是把浮漂拿上來瞭,可剛換上新線,又掛瞭,在掛斷三幅子線後,生氣、走人。

問題四:即使再沒口,到瞭收桿的時候總感覺還有希望

釣魚人總感覺下一桿會來口,說是熱愛釣魚吧,也確實有這樣的因素在,但話說回來,在炎熱的夏天,太陽把皮膚曬黑三四個度、天氣悶得呼吸都難受再加上一口沒有的時候,我一點也不覺得釣魚好玩,一萬個後悔為什麼不坐在空調下吃西瓜、看電視。可是呢,再怎麼沒口,無數次想收桿但又堅持下來,到最後真的下定決心要走的時候,又有點戀戀不舍。我的收桿習慣是永遠把竿留到最後收拾,在收傘、收魚護、收抄網時,眼睛總還盯著浮漂,收完兩件裝備還要跑過去重新掛一次餌,即使一點也沒動作。

有一朋友問過我:為什麼要把魚竿留到最後收拾,既然決定收桿瞭為什麼不幹脆點直接先收竿呢?我一本正經地跟他解釋:我從來不放過任何一個上魚的機會,你可以想一想,在野釣無人限製你,但在黑坑呢?時間到瞭總得按時收桿吧,如果我們先收魚竿,等於一點機會都沒瞭,要是先收其他裝備,魚竿掛著餌放那裡,還是有機會上魚的,你要是收的慢點,沒準還可以多釣半小時呢,而且老板看你既然已經在收拾瞭,也不會說什麼。

朋友聽瞭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也學我,終於有一天,他的魚竿被拖到瞭水裡~

問題五:空軍回傢總能遇到各種熟人,爆護而歸敲著鑼打著鼓都見不著人

這個事我也覺得很有意思,以前騎電瓶車出去釣魚吧,裝備都露在外面、一看就知道是去釣魚瞭,現在開車去釣魚裝備都在後備箱,居然還能被人猜到,而且爆護的時候路上開的再慢、按著喇叭回傢都見不到人,但要是空軍回去瞭,哪都能碰上熟人。空軍的時候,我就關著車窗、路上稍微開快點,路上遇不到,但到傢門口,下車開門時還能遇到,我甚至一度懷疑他們是在跟蹤我。遇上瞭也罷,人傢還特別喜歡問:你是不是又去釣魚瞭,釣到沒有啊,這麼熱的天怎麼可能會有魚,你說你費這勁幹嘛呢?

前天下午,我好不容易決定去江裡釣次魚,結果釣瞭一下午就釣到個船丁,到五點左右的樣子,把魚一放收桿回傢。上車後掉瞭個頭,卻遇到瞭下班回傢的老爸。

我爸:你幹嘛呢?

我:釣魚呢。

我爸:釣著沒?

我:沒。

於是我爸莞爾一笑。

續:

我有一朋友,學釣魚沒多久,但裝備整的挺齊全,不過他這個人記性不好,不是忘帶魚護、就是忘帶抄網。某次和他釣魚,就說起他這丟三落四的毛病,沒想到他說:我總結過,每次裝備帶齊全瞭,下竿支好抄網、安好魚護,就總要空軍;但忘帶個什麼東西、準備不充分的時候,就肯定能碰到大魚,所以我這是戰術。我反問:那你不帶抄網、不帶那些線組,萬一遇到大的,沒裝備不還是釣不起來?朋友補瞭一刀:這不還有你嗎?我:......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註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2536.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