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待靈頓問題,觀察魚的吃鉤位置,調整起來很簡單
釣魚的靈頓問題一直備受大傢關註,畢竟它和我們的漁獲息息相關。釣靈或是釣鈍,在操作上並不難,比如把線組放細、魚鉤放小、浮漂用吃鉛量比較小的,釣目比調目低一些那就是“靈”瞭。
釣魚的靈頓問題一直備受大傢關註,畢竟它和我們的漁獲息息相關。釣靈或是釣鈍,在操作上並不難,比如把線組放細、魚鉤放小、浮漂用吃鉛量比較小的,釣目比調目低一些那就是“靈”瞭。反之線組粗、魚鉤大、用大吃鉛量的浮漂,釣目比調目高一些那就是相對地“鈍”瞭。靈頓問題其實難就難在如何把握好度,比如天冷的時候都知道要釣靈,那究竟靈到一個什麼程度呢,是用0.8+0.4的線組還是用0.6+0.3的線組,是用1克的漂還是用0.8克的漂呢?另外一個難點就是具體的調整,在實際作釣中當我們發現魚吃餌不太利索,有時候看見很好的頓口但起桿不中魚,我們應該如何去做調整,是把浮漂往上推還是多放放口,是改一改餌料的狀態還是換一副大鉤子?
大傢都知道釣魚是在大靈與大鈍之間,而靈與鈍很多時候都是相對而言,那麼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咱們得先掌握一些基礎知識。首先咱們要對自己所釣的對象魚,有一個基礎的線組配備知識,拿垂釣野生鯽魚來說,比較通用的是0.8+0.4配3號袖,或者1.0+0.6配4號袖。有瞭這個概念以後,相對的靈與鈍就很明顯瞭,小於0.8+0.4線組的是靈、大於這個線組的是鈍。還有一些知識就是根據溫度、溶氧、魚的大小來考慮靈頓,這個不難就不詳細說瞭。
如果你不瞭解這些東西也沒關系,在後期的作釣中根據魚咬鉤的情況來做出相應的調整即可,而“什麼時候需要調整”、“如何調整”則是我們今天要聊的話題,即根據魚的吃鉤位置來調整。
先從好的情況說起,現象一:垂釣中經常遇到“雙飛”
所謂雙飛,就是指一次起竿釣到瞭兩條魚。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恭喜你,很有可能窩子裡聚集著很多魚,而且這些魚活性很好爭相吃鉤。一般來說,如果你的線組搭配、浮漂調釣沒有問題,那麼魚吃鉤應該能夠及時反映,可為什麼還能同時釣獲兩條呢?排除兩條魚同時吃餌的情況,那就是你沒有認真觀漂錯過瞭一些信息,或者釣的太鈍導致某些有用的信號被過濾瞭。
調整方法:
魚多不多、魚口好不好,每個人都可以判斷,隻要看餌料入水後魚給口的時間、上魚的頻率即可。當窩子裡魚很多且吃食很積極的時候,我們從浮漂入水那一刻就要認真觀漂,因為一大群魚聚集在窩點一定不是“平鋪”在水底的,它是一種立體的分佈,比如說從水底到離底二三十公分這個範圍內都會有魚,大傢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那些水底探測的視頻,就會一目瞭然瞭。當這麼大一個範圍都有魚的情況下,餌料很有可能還沒到底就已經被吃掉,像體型小魚或者水比較淺的地方,魚甚至會起浮得很高去搶食餌料。浮漂入水後我們要觀察,有沒有及時翻身、翻身後是否正常下沈,下沈中有無停頓、加速等情況,特別是鉛墜到位後,餌料二次下擺,這時已經離水底很近瞭,特別容易出現截口,哪怕是一個小加速小停頓都可以起竿,動作越是小而穩中魚的可能性越高。
當然也有一種情況是,你看到截口瞭,浮漂在下沈到一半時出現瞭加速、停頓甚至反頂,但起竿卻沒有魚,有時候刻意地放口,等它第二次出截口再去打還是啥都沒有。這種現象很普遍,具體的原因,小魚鬧窩算一種,但當鯽魚成群時小魚搶食的概率並不大,所以我認為主要是你的鉤子或者餌團大瞭、重瞭,魚想截食,但一口沒吃進去。調整方法很簡單,隻要你把鉤稍微放小一點、餌料拉小一點(拉完後可以用手修飾一下)即可,如果還不行,那就把餌料攤開,稍微撒點輕麩、雪花粉之類的物質調整一下比重,同時把子線放長延緩餌料到位時間。
現象二:魚鉤鉤住瞭下嘴唇或者吞的很深
很多人隻在乎命中率,認為隻要把魚給釣上來就行瞭,理論上這樣是沒錯,但有的時候你多觀察一下、適當地調整一下興許能夠讓上魚的速度變得更快。拿魚兒吞鉤太深來舉例,出現這種現象代表魚已經吃“死口”,說白瞭就是早就已經吃住瞭,那如果你能早一點發現並起桿,是不是這條魚能夠上來的早一點?早點釣完一條魚,早點把第二桿拋下去,這一來一去不是省時間瞭嗎。什麼樣的情況才算起桿及時呢?那就是“釣正口”,即魚鉤剛好刺中魚上顎正中間的位置。當然瞭,這個咱們不需要那麼精確,隻要刺中上顎稍微偏一點沒有大礙,但刺到下嘴唇、深喉這一類,那就是起桿晚瞭。
調整方法:
首先還是認真觀漂,這個和窩子裡魚的數量沒什麼必然聯系,有時候一條魚也會吃死口,隻是說魚多咱們就要從浮漂入水開始認真觀察、魚少口少那就把精力放在浮漂到位以後。
這裡講一個大傢比較容易忽略的情況:有的時候我們感覺窩子裡沒魚或者魚的積極性不高,就會拉一拉竿、擡動一下桿稍,讓餌輕微地動一下,要註意的是我們在挑逗完以後一定要認真觀漂,很有可能你剛逗完魚就條件反射的來一口,不認真觀察往往容易錯過。
少數釣友反映,明明沒見浮漂有信號,但起竿卻有魚,而且吃的很深。如果你確定自己沒開小差,浮漂絲毫未動,那基本上就是調漂有問題、建議馬上進行校漂。前幾天有一位釣友私信我,說今天釣魚調好瞭漂,那明天去另一條河作釣需不需要重新調漂。答案是肯定要重新調的,因為不同的水域,水的密度會稍微有些變化,咱們的浮漂尤其是那些吃鉛小、漂尾特細的漂,非常地靈敏,因此受到的影響是很大的,可能你在A釣點調的是5目,到瞭B釣點就變成3目瞭。在這個問題上,我相信應該會有很多釣友偷懶,一旦調好漂後不論走到哪都是直接開釣,希望我說瞭以後能夠引起大傢註意。
說是漂沒調好,那究竟該調到什麼樣子呢?很簡單,如果你看不到口,那麼一定要把釣目設置的比調目低一點,比如調4目就從1、2目開始釣。然後,前期看到口就抓,抓不到下一桿就把同樣的信號放掉,一直到能抓住為止,並且要記住上鉤的那條魚浮漂是什麼樣的動作。
使用加粗尾作釣的要註意:漂尾越粗就越鈍,不能說魚拖不動,至少給人的感覺遲鈍,比如細漂尾能夠下頓兩目的口,換成粗漂尾就變成半目瞭。使用加粗尾還要註意過底的問題,別讓子線整個躺在水底,咱們可以測試一下,比如你現在釣2目,可以把浮漂往鉛皮座方向拉一點,看會不會變成一目,如果推瞭浮漂、目數卻沒改變,則說明前面子線整個躺底瞭。
現象三:魚總是吃上鉤或者總是吃下鉤
這個問題恐怕忽略的人會更多,在調釣合理或者魚情正常的時候,吃上鉤和吃下鉤的概率應該差不多才對,如果老是偏向一個鉤那可能是某個方面出現瞭問題。通常我們認為,總吃上鉤說明釣的鈍瞭,總吃下鉤則代表釣得靈瞭,當然如果你的鉤距比較大,且在水中呈現的狀態是一鉤到底、一鉤懸浮,那麼我們也可以認為,吃下鉤則代表魚多數在水底,吃上鉤則魚有起浮的跡象,這個並不絕對。
調整方法:
與上面那兩種情況不同,這種情況不一定需要調整,主要得看自己釣的順不順,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