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一根子線調漂!釣底無敵!那頓口噗噗的!有信號它就必中!

野钓!但凡是浮漂信号不好,基本就是上钩子线和主线不垂直造成的!不要太小看鱼的吃饵力度。什么信号小,大顿口不中鱼,什么顿感无力等等!如果你能做到上

本文共計3558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15分鐘。

野釣!但凡是浮漂信號不好,基本就是上鉤子線和主線不垂直造成的!不要太小看魚的吃餌力度。什麼信號小,大頓口不中魚,什麼頓感無力等等!如果你能做到上鉤和鉛墜垂直,就贏瞭95%的釣魚人。至於調幾目釣幾目壓根就是個騙局。一種是,很多大師嫌你煩,隨便告訴你一個目數。自己去調去吧!一種是,調幾目你必須要買和大師手裡一樣的浮漂、餌料,那樣確實是準確的。可是核心呢?沒有人願意告訴你。因為你一旦掌握瞭核心,用根筷子也能釣上魚來。那漁具產業這麼多人怎麼吃飯呢?好瞭,還是那句話,不是釣魚人也寫不出來,不是釣魚人你也看不懂。

直接上幹貨!就是楞懟!讓那些釣魚的科學傢無路可走。

在開始之前按照我們的老規矩先說一下釣魚的底層邏輯,我們所謂釣魚,一定要把魚放在第一位。人定勝天的想法在釣魚上一定是失敗的。一條河裡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有魚。而有魚的地方一定是溫度,氧氣,安全,食物等這些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滿足魚的需求。所以壓根就不存在著餌料把魚誘過來。大頻率把魚誘過來的現象。不管是你的窩料,餌料還是你所謂的製勝法寶頻率。都需要魚從你的餌料周圍路過。否則一切都不會有任何的意義。

而我們很多釣魚人偏偏就有這樣的想法。把找釣位這麼重要的事情都舍棄瞭,其實這主要和我們現如今的垂釣知識有很大的關系,我們很多大師、主播在高密度的黑坑裡表演餌料的誘魚功能和浮漂的靈敏度。這不就是廣告嗎?我們和大師之間差的是餌料嗎?差的是浮漂的靈敏度嗎?我們和他們之間差的是魚。在如此高密度的魚情下,誰傢的餌料不是嘎嘎好使,誰傢的浮漂不是嘎嘎靈敏。而我們很多釣魚人他就信,把這些所謂的爆連釣法,爆連餌料硬生生的搬到瞭野外垂釣環境當中,你覺得你可能成功嗎?

直接步入正題。

一、你調幾目取決於你的餌料。

首先我們要先請教我們各位釣魚大師們。我們釣魚時線組處於什麼狀態下最靈敏?其實答案很簡單,從上鉤到我們的浮漂。中間包括主線和子線都是垂直的狀態時最靈敏。我們在釣魚時不斷的調整浮漂,也是在追尋這一最核心的東西。因為主線不直會造成我們浮漂沒有信號或者是信號比較小。而子線和主線不垂直。則會對我們的中魚率產生極大的影響。你的浮漂的頓口也許很大。但是當你擡桿以後,你會發現明明這麼好的口竟然空桿瞭。明明是黑漂瞭,為什麼就不中魚呢?這些原因都來源於你的上鉤子線不直。

而造成子線不直的主要原因就是你沒有搞清楚你的漂尾浮力。換句話說,你的漂尾和你餌料的重量沒有匹配好。當你的餌料重量大於浮漂浮力的時候,就會造成你的餌料在浮漂的前方提前落地。而鉛墜因為它自身的重量會往後帶。這樣你的子線就完全的傾斜於水底。此刻你窩子裡的魚在水中不斷翻找你的餌料。就會造成你的浮漂上下小幅度的哆嗦。此時你還在以為是小魚鬧鉤呢。而你窩子裡的魚碰到瞭你的子線以後,你的浮漂會有強大的下頓信號。可是呢你擡桿不是錨到瞭魚。就是空桿。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講究那所謂的調幾目,釣幾目有什麼意義呢?我們再給大傢說一個我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例子。野釣鯉魚,浮漂吃鉛量。1.8g左右。主線1.2子線0.8。調全目,調兩目。那個信號嘎嘎的出口。而且有口就能中魚。和我們一起去的釣友。同樣的線組。浮漂差距不大。隻不過它是調六目釣兩目而已。他的浮漂就總是上下哆嗦,而且經常出現兩目的大頓口不中魚的情況。

這就是浮漂的漂尾拖不起餌料重量的危害。調六目浮漂的剩餘浮力就小,那麼再疊加上你兩顆餌料比較重。那麼你上鉤就會像錨一樣壓著你的浮漂。此刻你的下鉤的重量和餌料的重量就完全被水底所承載瞭。那麼這個盲區也就出現瞭,隻要是這個魚沒有能力把你的下子線拉直。你不會有動作或者說動作很小。

而我們這種調全目的狀態下,上鉤的餌料,即使觸底瞭,也是那種輕微的觸底。並且他絲毫不會影響我們下鉤出信號。就是簡單的差瞭這麼幾目,就導致瞭我們的上鉤沒有和鉛墜相垂直。在這裡順便說一下,為什麼不推薦大傢拋滿桿?其實道理是一樣的,當我們拋滿桿以後,我們的餌料也會落在我們浮漂的正前方。因為你拋瞭滿桿,所以沒有富裕的線,讓浮漂回到子線的正上方。所以你的主線是斜的。而如果你不拋滿桿的話,浮漂自己就會慢慢的回到餌料的正上方,從而讓我們的浮漂至子線之間的距離重新回到垂直的狀態。

那麼怎麼知道我們的餌料和我們的浮漂到底相不相匹配呢?或者說調多少目相匹配呢?首先,我們要先把下子線剪斷,一根子線調漂。我們自己習慣的辦法就是把浮漂先調整到一個固定的目數上。然後以我們正常垂釣上的餌料的掛在上鉤上。如果這個浮漂慢慢的落入到瞭水中,那麼我們就會剪鉛皮。一直撿到這個浮漂,微微的露出一目。就可以正常的向上推浮漂。開始找底。推到一目的時候就說明我們的上鉤餌料已經到底瞭。在接下來的垂釣過程當中,我們釣一目也可以,釣兩目也可以,釣三目也可以。總之你往上推的浮漂目數越多,你釣的就越鈍。但是無論釣幾目,你的下鉤永遠是躺底的。一般意義上來說,釣兩目、三目大概率是用不上的。因為的你的下鉤已經就是躺底的瞭。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當我們拋竿入水以後,鉛墜到達指定位置以後,最下邊的子線會提前觸底,因為它比上鉤的子線長。然後我們的上鉤由於浮漂能夠完整的承擔上鉤餌料的重量,我們的上鉤會繼續向後回位。一直回到垂直或者是接近於垂直的位置上才會觸底。這樣自然而然我們的上鉤和主線就形成瞭一個垂直的狀態。並且兩個魚鉤是自然分開的。形成一個三角形。下鉤一定是躺底的,但是子線可不是躺底的,而是大部分傾斜。最值得說到是我們的上鉤處於一個輕微觸底的情況,能夠大大的改善魚吃下鉤,動作不明顯的情況。

所以我們平時很多釣魚人強調的調幾目真的有意義嗎?大師告訴你調6、7目,釣兩目。你也這麼學,這麼用,為什麼大師的口突突的都是大頓口,而我們的都是磨磨唧唧的呢?其實有另一個原因在等著你,就是因為你沒買這個大師的浮漂和餌料。釣黑坑鯉魚時,人傢的餌料裡有80%甚至是百分之百的破碎大顆粒。比重輕而我們很多人的魚餌裡邊小黃面細粉狀居多,並且把它打的很黏。比重自然它就大瞭。也就導致瞭你的子線根本就不和主線在一條直線上,它在斜著。要麼就是上鉤給你定在那裡瞭。下鉤失去瞭應該有的靈敏度。

我們再來說餌料的比重比較輕,比如釣鯽魚餌料或者用玉米,小麥,蚯蚓等。這裡我們要著重註意一個點,這也是很多人都會忽略的東西,下魚鉤的重量。當我們帶著餌料調漂的時候,比如我們調整的是一目。但是由於我們掛玉米想釣的都是大魚,必然我們的魚鉤也大。這個時候一枚魚鉤也許要壓我們的浮漂3、4目或者是五、六目的樣子。等我們的下魚鉤觸底的時候,下鉤的這個重量被水底所承載以後。這個魚鉤的重量會返返還給我們的浮漂。此時如果你的玉米粒的重量不大於你的魚鉤重量的話,你必然是一鉤懸浮,一鉤觸地。需要一直上推浮漂,一直到把整個魚鉤的重量全部推出來。你的上鉤才會出底。

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一根子線調漂。讓下子線不參與整個調釣的過程。那麼這個時候隻要是我們的上鉤微微觸底瞭。我們再換上雙鉤的話必然是上鉤觸底,下鉤躺底的狀態。而且最難得可貴的是你的上鉤可以在水底處於一種似觸地不觸地的狀態。而且下鉤的重量也不會返還給浮漂。不至於造成因為鉤重的原因,導致餌料離底的情況。而且有的時候魚從我們的上鉤旁邊遊過,我們的上鉤甚至會有微微移動位置的現象。這樣既能保證我們上鉤觸底,下鉤躺底的狀態。又能解決釣的太靈,讓魚產生警惕性。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6191.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