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加粗尾浮漂怎麼調最靈!不敢用加粗尾?釣魚不能太矯情!
野钓!加粗尾的浮漂到底影不影响信号?影响,但是不至于很夸张。用加粗尾浮漂担心灵敏度,不用加粗尾浮漂看不清。这里就两个字送给他们,矫情。加粗尾的浮
本文共計3685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15分鐘。
野釣!加粗尾的浮漂到底影不影響信號?影響,但是不至於很誇張。用加粗尾浮漂擔心靈敏度,不用加粗尾浮漂看不清。這裡就兩個字送給他們,矯情。加粗尾的浮漂沒有我們想象的這麼不堪,隻要稍加調整。一樣可以做到釣鯽魚、釣輕口魚。每天就揪著一個靈敏度來回的說。這不是稍微沾點病態嗎?眼睛看不清楚,還非要使用細尾浮漂。這不是給自己找煩惱嗎?就算都是大頓口又如何呢?釣魚本來就有上靈敏或者是下靈敏之分。要麼讓浮漂靈敏,要麼讓子線靈敏。最主要的看我們會不會用。好瞭,還是那句話,不是釣魚人也寫不出來,不是釣魚人你也看不懂。
直接上幹貨!就是愣懟!讓那些釣魚的科學傢無路可走。
在開始之前按照我們的老規矩先說一下釣魚的底層邏輯,我們所謂釣魚,一定要把魚放在第一位。首先我們要確定的是魚在哪裡,其次是魚是否存在著上浮的現象?最後才是釣魚。一條河裡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有魚。能導致大量的魚聚集在這一小區域內,必然必然是這裡的水深。氧氣,安全,食物等滿足他的需求。所以他們才會聚集在這一個小區域內。這樣我們打下去的餌料才能被他們所發現。一定一定記得這句話,是魚發現瞭我們的餌料。而不是我們的餌料把魚招過來的。
而我們很多釣魚人偏偏就有這樣的想法,沒有魚吃餌料,我就打窩子。要麼我就抽頻率。這其實都是被網絡上的視頻誤導瞭。我們很多大師、主播在高密度的黑坑裡表演餌料的誘魚功能。這不就是變相的廣告嗎?請問在如此密度的魚情下,誰傢的餌料不是嘎嘎好使?在魚特別少的黑坑裡,我們看哪個大師也沒有爆連呢。而我們很多釣魚人偏偏就信,把這些所謂的爆連釣法、爆連餌料,硬生生的搬到瞭野外垂釣環境當中,你覺得你可能成功嗎?天生就醜,吃多少藥他也漂亮不瞭呀。這不就是典型的長得醜,想得美嗎?
直接步入正題。
一、加粗尾浮漂影響靈敏度的地方在哪裡?
其實就是漂尾。我們的漂身吃鉛量多少其實差距不大,即使是1g的浮漂和3g的浮漂之間對比,他們的差距也可以忽略不計。唯一的差距就是在這個漂尾的粗細上。我們來舉一個例子,一支1.5g的浮漂和一支3.0g的浮漂。漂尾的直徑是一樣的,把他們都調到6目的狀態上,同樣往每個浮漂上掛一個八字環,他們下去的目數是一樣的。所以!哪有什麼大漂不靈,小漂靈的說法。隻不過是漂尾的粗細而已。因為漂的吃鉛量已經被我們的鉛墜平衡瞭。
所以加粗尾浮漂影響信號是存在的。因為魚在某一個季節內他吃餌的力度是固定的。漂尾的浮力大,所以他下降的程度就低。細尾的浮力小,則要比加粗尾下降的幅度大。就這麼點事。我們隻要把這個重點抓住瞭,解決掉。不就完事瞭嗎?天天整個破浮漂調過來,弄過去的。都快拍成連續劇瞭。那個浮漂調五目比調三目就靈?咱要是這麼釣魚,一輩子也釣不明白。你隻學會加減鉛皮瞭,弄個三歲小孩也許也會。
二、加粗尾調釣。
1,上靈敏。
顧名思義,我們說的上靈敏就是要求浮漂靈敏。魚一吃餌料,我們的股票就立刻產生下頓的信號。其實很簡單,就是讓鉛墜去平衡我們加粗尾浮漂的大部分福利。三目加粗尾浮漂,魚拉不下去,信號小。我們如果隻剩一個紅尖尖呢?他能不能拉下去呢?如果還壓不下去,我們就使用下靈敏。
首先我們加粗尾調釣的時候,要先剪斷下子線。隻留上鉤帶著餌料調漂。直接把浮漂調成平水。然後裝上雙子線,直接釣浮漂的一個小尖尖。這樣你的上鉤一定是觸底的,你的下鉤一定是躺底的。是而且最主要的是你的上鉤子線和你的主線一定是垂直的。此時魚需要拉動你浮漂這一個小紅尖尖的力氣,基本上是很小的。如果連這個小紅尖的力氣都沒有,那這條魚我們要不要也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此刻你浮漂的上浮力基本上已經被鉛墜全部平衡瞭。
說到這裡我們就要說一下,很多大師在網上宣揚說使用加粗尾浮漂,你要避開它的加粗部分,不參與調釣。三目加粗你就調四目,那不是都胡扯嗎?我要是能看清四目的話,我幹嘛要使用加粗尾浮漂呢?你這不跟專傢一樣,脫離瞭人民群眾瞭嗎?
所以用加粗尾浮漂,就是要用鉛墜把浮漂的所有浮力都給他壓製掉。同時帶著上餌料調漂,目的就是讓浮漂把我們的餌料重量也平衡掉。為什麼要把下鉤去掉,調完浮漂再裝上呢,其實下鉤觸底以後,它的重量根本就不作用於我們整體浮漂上,你的下鉤永遠是躺底的,但是如果你帶著下鉤調漂就會造成魚鉤的重量重新返還給浮漂。當下鉤觸底以後,向下墜著浮漂的這個枚魚鉤的重量消失瞭,則會返還給浮漂讓他的上牽力增加。而且冒出來的這一個浮漂的小尖尖。他的浮力應該不至於比你調七目釣兩目的浮力大。
同時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我們很多釣魚人都有漂一黑就提桿的習慣。我們的浮漂隻露出一個紅尖,魚稍微給點力就能把它拉下去。這樣可以保證我們不丟口。有的時候釣的目數越多,我們丟口的概率就越大。三目變兩目半,擡桿和不擡桿自己心裡總是糾結的。這個,直接就黑漂瞭,不擡桿也得擡瞭。
2,下靈敏。
所謂的下靈敏,其實就是八字環觸底釣法,搭配短子線,這個對於釣魚人來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瞭,我們就不過多的解釋瞭。總之釣的就是魚鉤勾住以後魚的轉體動作,其實我們很多釣魚人所謂的調漂以後,他釣的也是這種動作,隻不過很多人自己不知道而已。我們以前很多文章都詳細的說過瞭,如果感興趣的大傢去翻一翻,看一看自己是不是同樣也有類似的情況。
三、加粗尾謹防八字環觸底。
我們在使用加速尾浮漂的時候,特別愛出現一個情況,那就是調平水釣兩三目,你以為你釣的是子線彎曲,其實你已經釣的是八字環觸底瞭。當然八字環觸底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釣法,但是你搭配長子線那就是過錯瞭。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魚鉤重量太輕,在浮漂上根本就壓不出目數來。比如我們的浮漂調整的是平水裝上魚鉤之後還是平水,那麼此刻你上推浮漂釣兩目的時候,甚至是半目的時候,你的鉛墜都已經觸底瞭。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使用上鉤帶著餌料調加粗尾的目的。就是預防這種情況。預防你的魚鉤重量不足,讓餌料給我們的魚鉤配重。這樣我們的餌料觸底瞭,浮漂就能漏出目數來。
還有另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讓我們的浮漂去平衡掉餌料的重量。這樣才能讓我們的上鉤子線和主線是垂直的。我們的子線在水中是這種狀態的,我們拋桿以後鉛墜到達指定位置以後,浮漂會慢慢的向下沈。此時我們的下鉤子線是長的,它會提前觸底。當我們的上鉤餌料比較重,能夠把浮漂所有的浮力都壓下來的時候,我們的上鉤餌料也會隨著長子線落底的地方一起快速落底。
這樣就會造成我們的子線是斜的,我們的浮漂出現的所謂的哆嗦的動作或者是大頓口不中魚,這都是因為子線傾斜所造成的。而如果我們的浮漂能夠支付起上鉤餌料的重量,上鉤餌料會繼續向後滑行,一直滑到我們的浮漂正下方,處於一種似觸底不觸底的狀態,此刻才算是真正的能達到魚吃餌,浮漂就立刻下頓的程度。所以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說大部分的野釣人就算是你調漂。你也達不到魚一吃餌料浮漂就下頓的信號,大部分都是釣的魚,都是魚被魚鉤勾住以後的轉體動作。原因就在這裡。
最後跟大傢說一下,浮漂的動作大小不隻簡單單的體現在線組、浮漂上。魚餌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這個魚喜歡吃你的餌料,對你的餌料不警惕。那麼他動作就大,吸的程度就深。這就是為什麼冬季餌料裡加蝦肉和不加蝦肉,浮漂是兩個概念的原因。曾經為這個事,一個比較大的比賽還鬧得挺不愉快。這也是為什麼冬季什麼餌料也幹不過紅蟲的原因。因為這個魚愛吃,並且不警惕。反而我們現在的餌料,往裡邊添加的東西太多瞭。味道大的可以把大魚嚇跑的程度。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