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天釣鯽魚,這種餌料更有效
在炎炎夏日,尤其是六七月間,氣溫飆升,水溫也隨之升高,此時的鯽魚活動較為遲緩,且普遍體型較小。因此,我通常會將目標轉向那些大魚,尋找更為刺激的釣魚體驗。隨著九月秋風起,天氣逐漸轉涼,我開始將重心轉移到釣鯽魚上。
在炎炎夏日,尤其是六七月間,氣溫飆升,水溫也隨之升高,此時的鯽魚活動較為遲緩,且普遍體型較小。因此,我通常會將目標轉向那些大魚,尋找更為刺激的釣魚體驗。
隨著九月秋風起,天氣逐漸轉涼,我開始將重心轉移到釣鯽魚上。近幾次外出釣魚,雖然未能釣到大個體鯽魚,但數量上還算令人滿意,每次都能收獲不少的魚。
每當曬出漁獲,總會有不少同好詢問餌料及配方。然而,我的回答往往讓他們感到意外——釣鯽魚,天氣越涼爽,簡單的餌料越有效,那就是最常見的蚯蚓,價格實惠,一盒僅需2元。許多釣友對此表示懷疑,以為我有所保留,實則我並無隱瞞。
事實上,當前季節雖然氣溫有所下降,但還未達到蚯蚓發揮最佳效果的時節。通常來說,天氣越冷,活餌的效果越好,尤其在寒冬臘月,效果最佳。
當然,活餌種類繁多,當氣溫最低、魚活性最差時,紅蟲往往比蚯蚓更具優勢。
但這也並非絕對,不同地區、不同時間,商品餌的表現也可能優於蟲餌。即便是寒冷的冬季,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
秋季野釣鯽魚,如何選擇餌料和蚯蚓?在天氣最寒冷的時候,我幾乎不再使用商品餌,一罐或兩罐蚯蚓便足以應對一天的釣魚活動。
然而,在秋季,我不會單一使用蚯蚓。商品餌(拉餌)操作便捷,且具有誘釣結合的優勢。當感覺窩子裡魚變少時,我可以搓幾竿大餌進行補窩。
根據多年經驗,以下是我秋季釣鯽魚的步驟:
1、先找底,確定水深和距離,然後撒入適量酒米和餌料混合物打窩。
2、打窩後,開餌料,同時準備釣魚裝備。
3、開始拉餌釣魚,根據當地魚情調整抽竿頻率。
4、若小雜魚較多,可等待餌料到底再提竿。鯽魚進窩後,盡量使用餌料釣魚。
5、若餌料效果不佳,可適時更換蚯蚓。釣幾條魚後,再換回餌料,以補窩為目的。
關於餌料搭配,不同地區的魚情各異,以下僅為參考:
我通常使用腥香餌,若小魚較多或想釣大魚,可嘗試香餌。秋末氣溫降低,可適當增加動物蛋白含量,以提高餌料效果。
總之,釣魚之道,貴在靈活應變。結合當地魚情和季節特點,不斷調整餌料和釣法,才能在釣魚路上越走越遠。
(www.dE62.com)
想瞭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7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