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釣鰱鳙,幾個老招無失誤
•
入门
盛夏全年氣溫最高,是魚非常難釣的一段時間。如果說什麼魚在盛夏還比較好釣,一定就是鰱鳙,因為鰱鳙不怎麼怕熱,而且對溶氧有較高的要求,氣溫越高越是在淺水層。
盛夏全年氣溫最高,是魚非常難釣的一段時間。如果說什麼魚在盛夏還比較好釣,一定就是鰱鳙,因為鰱鳙不怎麼怕熱,而且對溶氧有較高的要求,氣溫越高越是在淺水層。鰱鳙雖然常見,但是習性上非常特殊,是淡水魚中唯一的濾食性魚類,通過過濾水中的藻類、浮遊生物獲得食物。雖然食物非常細微,但是數量極為龐大,所以鰱鳙成瞭淡水魚中生長最迅速的一種。鰱鳙隻要釣法得當,幾乎沒有失誤空間。一、天氣俗話說晴天微風,好釣鰱鳙。別看氣溫高,反而是釣鰱鳙的絕佳天氣。原因上面介紹瞭一些,因為對溶氧的需求較高,而氣溫越高深水層越是缺氧,淺水層雖然溫度更高但是溶氧更充足,這就導致鰱鳙所在水層比較淺。我們都知道釣中上層魚類時要找準魚層,氣溫高的時候鰱鳙就在淺水層,找魚層也變得容易很多。而且微風的天氣更利於窩點的形成,拋竿、看漂也更加容易,所以冒著中暑的危險,也是能夠釣到鰱鳙的。如果風大、雨天,這些涼爽的天氣時,鰱鳙所在水層比較深,反而會難釣很多,這是跟釣底層魚類最大的不同。二、釣位釣鰱鳙好像不太註重釣位的選擇,因為鰱鳙本就沒有魚道和魚窩的概念,都是什麼地方有吃的就去什麼地方。其實並非如此,鰱鳙是濾食性的魚類,這些食物主要分佈在淺水層,註意是淺水層不是淺水區域,所以釣鰱鳙在選擇釣位時就有一個禁忌,就是不能釣離岸太近,因為深水的淺水層也有充足的食物,所以鰱鳙不會冒險到淺水區域活動。所以說在選擇釣位時,不但要有深度還要離岸距離遠一些,否則是不可能有大鰱鳙的。一般來說釣大壩比較合適,因為這裡水深,底部光滑,不適合釣底,凡是釣浮非常合適。三、餌料釣鰱鳙的餌料有味道濃、比重輕、霧化好三個特點。鰱鳙是白鰱和花鰱的統稱,習性類型長相也有點類似,但是對味型的喜好是有區別的。白鰱喜歡香、酸,花鰱喜歡腥、臭,花鰱的口味更重一些。不過味道濃鬱,才能更好的聚魚。比重輕、霧化好,目的在於餌料霧化之後能夠較長時間懸浮在半水區域,這樣才能吸引鰱鳙過來覓食。理論上來說,釣鰱鳙並非隻有鰱鳙的專用餌料可用,釣鯽魚的餌料通常都能用來釣鰱鳙。不過釣鰱鳙肯定需要抽窩聚魚,所以用餌的量非常大,不管用什麼餌料成本都不低。自製的餌料又根本達不到手竿使用的狀態,不過可以製作一些窩料聚魚,效果也是不錯的。香甜的窩料做出來有難度,酸臭的毫無難度。四、核心釣鰱鳙的核心首先是釣法,要清楚知道鰱鳙是怎麼“吃”鉤,怎麼被釣到的。跟其他的魚類完全不同,其他的魚類都是因為吞食魚鉤上的食物被魚鉤勾住的,但是鰱鳙不是。因為鰱鳙根本就不會吞食餌料,而是喝懸浮在水中的微小顆粒。鰱鳙被釣到,是因為過濾水中小顆粒時,把魚鉤喝瞭進去。清楚知道瞭這一點,那麼就知道為何釣鰱鳙時上鉤掛餌,下鉤不掛餌的原因瞭。上鉤餌料霧化下沈到下鉤水層,鰱鳙過濾小顆粒的時候就會把魚鉤喝進去。手竿釣法如此,拋竿水怪、彈簧餌托其實都是這個原理,釣到魚的魚鉤都在餌料的下方很多。其次是找水層,氣溫高的話找水層就容易很多,從半米深度開始釣就可以瞭。最後要註意漂相,進食跟其他魚類不同,導致瞭鰱鳙體型很大,漂相也不可能太誇張。而且餌料霧化的速度比較快,浮漂的目數經常處於變化之中。所以一定要留意停頓、加速等小動作,基本都是鰱鳙有效的吃口。
摘自: www.de62.com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