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鲢鳙用水怪搭配多大的浮漂合適?
用的太空豆---通心坠---漂----八字环----水怪,通心坠的重量最好40克以上,水深的话加重点,水怪装好食以后外面的飞钩最好插在鱼食上,不要插得太深,这样防止钩子互相缠绕,最下面的那个钩子不用插,就那样垂着,用水怪一般上鱼的都是最下面
too空豆子-心滴-浮漂-八字環-水怪,心滴的重量最好在40克以上,要強調水深。水怪裝好後,最好將外面的飛鈎插入魚食中,不要太深,以免魚鈎纏繞在一起,底部的魚鈎不需要插入。你也可以不用怪物直接使用爆炸鈎,鈎插入魚食中,就像釣鯉魚一樣。
一般可以釣1到2米的鲢鳙,可以多試幾次。
釣鲢鳙用多大的魚鈎,用多少克的浮漂?
冬季如何釣鲢鳙
/棲息地/
鲢鳙是中上層魚類,常生活在河流、彎道、湖泊和水庫的中上層。幼魚和成熟個體一般生長在沿河的湖泊和附著水體中,性成熟後遊到河邊産卵。産卵後,大多數個體進入沿河的湖泊覓食和催肥。冬天,湖水水位下降,回到河流的深水區越冬,然後它們在第二年溫暖的春天回去繁殖。
/釣魚時間/
溫度:鲢魚和鳙魚是溫血魚類。最適存活水溫爲23 ~ 32℃。當水溫低於23℃或高於32℃時,它們的攝食積極性逐漸降低。當水溫低於8℃或高於40℃時,它們就會停止進食。12月,鲢鳙應在氣溫10℃以上的晴天捕撈。
氣壓:鲢鳙對氣壓非常敏感,從氣壓值來看,最佳氣壓爲990~1005百帕。從氣壓變化看,應選擇氣壓突然增大或呈持續增大趨勢的天氣,氣壓值較低、氣壓突然下降或減小時不宜垂釣鲢鳙。
/最佳深度/
冬季後釣鲢鳙的最佳深度爲2~4米。鲢鳙是中上層魚類,通常在中上層水域活動。但季節變化、水溫冷暖、氣壓高低、餌料環境等因素都會改變鲢鳙的活動水層。冬季釣鲢鳙最簡單的方法是從2米的深度開始逐漸向下搜索,直到中間的魚可以穩定下來,這意味著已經找到水層。
/常見釣法/
1.台釣法:台釣是鲢鳙的常用釣法。所謂台釣,其實是台灣省的一種釣法,特點是釣魚時鉛墜懸浮在水中,所以台釣常被稱爲“吊墜釣”,優點是線組靈敏度特別高。
2.爆炸鈎釣法:炸彈鈎釣法是釣鲢鳙的常用釣法。所謂爆鈎,其實就是把多個魚鈎並排綁在一起,最適合在江河湖泊等大型水體中釣鯉魚、草魚、鲢魚、鳙魚等大型魚類。
3.水怪釣法:水怪釣法是鲢鳙常用的釣法。所謂的怪物實際上是專門爲鲢魚和鳙魚等遠洋魚類設計的。這種釣法一般需要配備“固定風降”,以確保線組不會隨著風向或水流漂移。
4.翻鈎釣法:翻鈎釣法是釣鲢鳙的常用釣法。所謂翻鈎其實是爆炸鈎的升級版,特點是魚竿抛入水中收緊線組後,魚鈎和魚餌在鉛墜的重力作用下都是向上的,優點是中魚率比較高。
想釣大鲢鳙,漂鲢鳙時的線組合是什麽?
釣鲢魚和鳙魚通常使用8到10個魚鈎。這是因爲鲢魚和鳙魚的體型相對較大,同時它們還具有寬嘴的特點,因此它們需要使用更大的魚鈎來匹配它們的嘴。建議先了解水域中鲢鳙的情況,觀察其大致體型,再據此決定具體的魚鈎型號。如果要釣的魚很大,你應該用大一點的魚鈎。
1.鲢鳙的魚鈎有多大?鲢鳙在我國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魚類,因爲它們分布廣泛。釣鲢鳙和其他常見的淡水魚一樣,是一種非常流行的行爲。釣鲢鳙,還有提前準備工具的步驟,魚鈎就是其中之一。魚鈎的種類很多,鲢鳙口的形狀對魚鈎的形狀也有要求。這時最好選擇較寬的魚鈎,最好選擇鈎尖相對鋒利的魚鈎。在這一點上,史燚鈎更符合要求。
需要選擇的是型號,這與挂鈎的具體尺寸密切相關。選擇相對較大的型號可以滿足鲢鳙相對較大尺寸的要求。當然,它們不僅大,而且嘴寬,這也需要鈎的型號。一般來說,8到10號的挂鈎是最常用的,你可以先在這個範圍內選擇。大家可以先觀察水域中鲢鳙的大致體型,再根據這個進行選擇。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需要更大的魚鈎,例如巨型鲢魚和鳙魚,它們必須大於10。
第二,幾克浮漂用於釣鲢鳙。如上所述,當垂釣的目標是鲢鳙時,相對有必要使用較大的魚鈎。而且其他漁具型號也要注意,都要精挑細選。例如漂浮,其鉛消耗量與其浮力有關,這需要特別注意。一般來說,在釣鲢鳙時,你必須吃大量的鉛,以配合它們更大的體型和更重的重量,同時,你可以在它們上鈎時配合它們的掙紮。
如果你看一下具體的範圍,人們通常吃鉛的範圍是4到5克,這個範圍被認爲是鉛含量相對較高的範圍。當然,這只是一個大致的範圍,但具體情況無法確定。從鲢鳙本身的角度來看,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體型,在釣較大的個體時,它們會使用相對較大的浮漂。還有周邊環境因素,也不容忽視。例如,當周圍的風浪已經特別大時,建議使用較大的浮子,因爲它們的浮力足夠大,可以滿足要求。
鲢魚釣魚技巧釣餌
想釣大鲢鳙,漂鲢鳙時的線組合是什麽?夏季是釣鲢鳙的最佳浮釣時間。釣魚愛好者要想利用好這寶貴的時間,再次拉起手來,擺脫鲢鳙瘾,需要注意線組的科學搭配,走出線組越大越好的誤區。下面小編將介紹浮釣鲢鳙的線組組合中“三稍大三適中”的原則,有利於釣魚愛好者科學把握線組的合理組合。
01主線要稍大,子線要適中所謂主線稍大,是和釣鲫魚、鯉魚相比的。同樣5公斤重的魚,釣鲫魚用2.5號主線就夠了,釣鲢鳙可以用3號主線,最常用的是3.5號主線。主線可以稍微大一點,但越大越好。大的線群與數據信號的靈敏度直接相關,這使得鲢鳙的吃漂圖像不明顯。自然,如果你釣的是20多斤重的大鲢鳙魚,主線大一兩號沒什麽問題。
鲢鳙過濾霧化餌料的習性使子線成爲危害鲢鳙口的最關鍵因素之一。子線適中是指子線不適合太大,正常大小的子線就夠了,0.5大小以上,否則容易堵口;同時,子線和主線之間的搭配要適度減少,以維護主線和魚竿。例如,最好使用5+3.5線組而不是5+4;最好使用7+4線組,而不是7+4.5。
02魚鈎要稍大,鈎距要適中同樣,由於鲢鳙過濾霧化餌料的習性,魚鈎也成爲危害鲢鳙口的最關鍵因素之一。魚鈎稍微大一點,因爲鲢鳙的嘴很大,但它的嘴唇比鲫魚和鯉魚的嘴唇薄。太小的魚鈎容易挂空或鈎。同時,由於鲢鳙過濾霧化餌料的特性,魚鈎不宜過重,否則鲢鳙很難將魚鈎吸進嘴裏。所以鈎子應該大一點,但不要太大。
適當的鈎距也非常重要。一點鈎距是許多釣鲢鳙魚的初學者總是犯的錯誤之一。我們用手竿釣鲢鳙的時候,只能用上冶河的餌料讓鲢鳙在下面過濾食物。如果鈎距較大,鲢鳙可能會再次過濾鈎上方的食物,一旦提竿,極有可能錨住魚並嚇退魚。邊肖一般可以將鈎距設置爲5-7厘米。當鲢鳙在過濾時作爲餌料時,很容易將下鈎吸入大口。
03浮漂要稍大,餌團要適中鲢鳙屬於中上層魚種,關鍵是浮釣。因此,我們使用的浮漂應該稍大一些,以避免當餌料摩擦變大時,所有浮漂都不會進入水中。同時,稍大的浮漂有利於強烈的停頓和方便觀察刺魚,而不是上下浮動,釣魚愛好者不確定該釣哪一口。
正式釣魚時,餌球的大小要適中,不必認爲越大越好。大餌球只有在鲢鳙入窩拉魚前才融入窩中。鲢鳙入窩後,餌球應立即收縮,大小適中的餌球會更適口。讓鲢魚和鳙魚剛好在餌料下方,並過濾散落的霧化餌料,這樣很容易將魚鈎吸進嘴裏,並立即將魚放入口中。
如果餌料球很大,雖然有利於加速塊狀霧化帶的産生,但由於餌料霧化的總面積比較大,鲢鳙很可能會遠離下鈎,但很難用嘴釣到魚。
04結語鲢鳙釣線的搭配非常重要。“三大適度”是邊肖總結的一個基本原則。特別是對於“三正適度”,釣魚人必須理解並遵循它,因爲只有這樣,鲢鳙的進出才能簡單美觀,我們才能準確合理地觀看漂移和掌握口才。
夏天是釣鲢鳙的好季節。哪些細節可以幫助你迎頭趕上?
(1)鲢魚捕撈用具
根據鲢魚的習性,通常采用浮漂釣法。
1.投擲法。在底鈎釣具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由硬質泡沫塑料製成的大浮漂,並將原來的鉛墜更換爲帶大孔的重錘(如M5螺帽或鉛纜上的粗鉛管),使其能沿主線自由滑動,而不會被卡在中間,這是一種抛重法浮動釣具。餌料鈎線必須比大漂線長5厘米以上,否則魚鈎會挂在大漂上,抛入水中時無法分離,導致抛重失敗。如果鈎線太短,就必須加長。
大漂到餌鈎的兩條線總長度一般爲40 ~ 120厘米,太短會降低鲢魚的能見度,太長則難以抛重。
2.海竿法。它與投擲方法相同,只是前者用海竿投擲,後者用手投擲。扔海竿比用手扔遠得多,而且容易釣到大魚,遛魚也方便靈活。當采用大孔鉛管或螺帽時,其重量應根據海竿的強度或承載能力確定。一般來說,溫柔一點比體重過重造成斷杆要好。
3.風帆釣魚。就是用木板(如楊木、白鬆等)造一艘帶帆的船。),它們輕薄而有力,並通過風力將誘餌鈎发送到預定的水域。這艘船看起來像A字形,但它可大可小。它可以使用一個梁或兩個梁,雙桅杆,單桅杆,線鈎和鈎組,這取決於網站和要捕撈的物種。風帆釣魚受風、風向和海岸地形的影響。釣位應選在水深1.5米以上的壩下,或陡坡處的深水區。只有在這個水域才能放下船,魚鈎也不能挂在水底。在大型水庫釣魚時,可以用帶搖把的線鈎纏線,可以在幾百米外放船,操作更方便。如果用活河蝦和蚯蚓蘸取香精安裝魚鈎,也可以用來釣魚。如果用发酵玉米面餌料作釣,不僅能釣到大量的鲢鳙,還能釣到草魚。這麽長的主線,可以用活肉餌和酸玉米面餌,間隔挂餌,單鈎和群鈎混用(即單鈎可以用來裝活肉餌,群鈎可以用來裝酸食)。主線上每隔1 ~ 1.2米系一個鈎頭,放線時在鈎頭上挂餌鈎。在釋放一定距離後,前面的魚鈎可能已經釣到魚了,但不要一釣到魚就收魚,而是要等到所有的餌鈎都挂好。大約1 ~ 1.5小時後,大部分酸味食物已經融化,然後將魚放入。不要擔心上鈎的魚會吐出魚鈎,因爲每隔1.2 ~ 1.5米就有一個硬泡沫大浮漂綁在主線上,它的浮力可以牢牢抓住上鈎的魚,當魚想要魚線時,它可以沈下大浮漂甚至將主線拉成一個大彎,但它無法擺脫大浮漂的浮力。不管是抛重物還是在海竿上漂鲢魚,都是裝同一個大浮漂,它的浮力可以自動遛魚,讓魚吐鈎,所以不存在提竿時機的問題,提竿早晚也無所謂。
放船主線不應小於0.8毫米。組鈎或單鈎的間距與系在主線上的車鈎間距一致,一般以1 ~ 1。2米爲宜。
大漂的間距比餌鈎稍寬,1.2 ~ 1.5米爲宜。無論哪種魚咬任何一個魚鈎,都有兩個大浮漂同時作用在魚嘴上,它們總是緊緊抓住魚,無論大魚如何掙紮,它們都永遠無法從中逃脫。在船後2米以內的主線上,不要系鈎,魚看到船會害怕。即使它們上鈎了,也不會有魚上鈎。
爲了減少收線時的阻力,尤其是在風力較大時,在放船前應拆除雙桅帆並更換爲單桅自動脫落帆。也就是說,在A形船體的橫板中心靠近後緣的位置鑽一個圓孔,安裝一根單桅,並拉起船帆。繩子的末端不是通過打結來固定的,而是用一小塊布裹上鹽或糖,這有利於帆升起後繩子的鬆緊度,並用布打結固定。從桅杆孔後邊緣的小縫隙中拉出繩子的末端,並固定船帆。當鹽或糖遇到水並在一定時間後融化,以便布可以通過圓孔時,帆會自己落下。此時收線阻力減弱,操作方便。
如果風是斜的,餌鈎就不能送到預定的水域。除了改變釣位外,還可以調整船的主線和船尾線之間的連接點,從而改變船的方向。如果風來自左側,將主線向右移動幾厘米;如果風來自右側,將主線向左移動幾厘米。根據風向和風力調整船舶主線與船尾線的連接點。最好用自行車輻條自製一個車鈎。
尾線中插入一個長約5厘米的閥芯,移動方便靈活,可保證船艇駛向預定水域。
如何製造一艘船?可根據不同用途製成不同規格。例如,在上層水域主要捕撈鲢魚的淡水魚呈“A”形,兩個縱向板長100厘米,橫向板長80厘米。板厚2.5 ~ 3厘米,寬8 ~ 10厘米。在兩塊縱向板的前端看到一個等邊三角形,即字母“A”的頂部,關閉後添加一個鉸鏈,並用木螺釘固定,牢固,可折疊,便於攜帶。“A”形橫板與縱板的交點距螺栓尾孔前方5厘米,兩板重疊鑽孔,用手柄螺釘固定,便於裝卸和搬運。將兩根筷子(或粗細合適的木棍,下同)插入橫板兩端的小孔中,在兩根豎起的筷子之間剪一塊大小合適的淺藍色或白色布,並在兩側縫製一個可以插入筷子的套筒,將兩根筷子套住,即成船帆。此時,一艘帶有兩個桅杆和固定帆的小漁船就製成了。
單桅自動脫落帆的製作方法。從兩根筷子上拉出固定帆,在筷子頂端綁一根略長於其水平距離的木棍或竹條,形成“?”形狀,或者用8號鐵絲直接壓成“?”拿掉筷子,插入“?”v形電線。選擇一根長40厘米、直徑1.5厘米的木棍,在木棍頂部擰上一個窗戶挂鈎的小金屬圈,將木棍與插入的“?”連接起來中心固定,下端用繩子固定在A型橫板的中心。單桅牢固立起後,拉起的帆仍將放入兩根筷子中,上下水平展開。然後,將帆布的四個角用四根細繩系緊並拉平,並用小釘子固定在縱向板的相應位置。使用一根長繩的一端,首先用一個小釘子將其固定在A形尖端的鉸鏈處,將帆向上拉,將繩子拉直,將繩子系在最後一根筷子的中間,然後將繩子的另一端穿過桅杆頂部的金屬環孔,並拉緊繩子,這樣帆就可以升到最高位置。船帆升到最高位置後,將帆繩與包裹著糖或鹽的袋子系在一起,然後將系在袋子上的繩子從“A”形橫板中間的孔中拉入以固定船帆,單桅自動從船帆漁船上脫落。
入秋後海面風起雲湧,上述規格的漁船仍用於海釣,十有八九會被海浪打翻。這時,“A”字兩側的豎板應加長到150 ~ 180厘米,橫板加長到120 ~ 150厘米,單桅加長到60 ~ 70厘米。V型支架也應適度加寬和擡高,以與整體船舶形成合適的比例。這麽大的船在海上遇到5級風也不會翻。
(2)
爲了在釣鲢上有所突破,作者在餌料和釣鈎的組合上做了一些探索,先後使用了瓶蓋式、草帽式、炸彈式、網兜式、火柴杆式等多種釣鈎組合,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瓶蓋式組鈎。這種魚鈎非常適合海竿和抛重物,尤其適合帆釣。如果你找不到大壩下的陡坡或深水區,在淺灘上挂一個瓶蓋鈎,而不影響船的釋放。由於所有魚鈎都插在餌料瓶蓋的頂部,光滑的瓶蓋很容易被船拉走而不鈎住。同時收竿時瓶蓋內的餌料用不完,中途不用提竿換餌,節省時間,保持釣區安靜,提高出餌率。具體製作方法如下:
選擇一個直徑爲2.5 ~ 3厘米的綠色塑料瓶蓋,用燒紅的縫紉針沿著螺絲扣的圓周等距離燒出6 ~ 8個小孔。用0.3毫米粗、10厘米長的尼龍線作爲腦線,先在一端系上一個6 ~ 8史燚短柄鈎(下同),穿過瓶蓋的外孔和相應的內孔,再系上另一個魚鈎。兩個挂鈎都在瓶蓋的外側,可以自由抽動。腦線兩端被魚鈎擋住,上鈎的魚無論怎麽拉都無法從瓶蓋裏出來。按照這種方法,6 ~ 8個魚鈎用3 ~ 4根腦線系住。鈎背線總長度爲5 ~ 6厘米。在瓶蓋內側的底部,襯有一個與杆的重量相適應的鉛片,並在鉛片的重心處用小釘子均等地紮兩個小孔。最後,使用一根長20厘米、厚0.4毫米的尼龍線,一端穿過瓶蓋外的小孔,然後將其折回並固定在蓋子中。
在線的另一端,一組帶扣可以通過連接器或旋轉接頭與主線連接。這種組合鈎可以用小勺挖酸餌直接放入瓶蓋內,不會汙染雙手,這是其他組合鈎無法替代的。這套魚鈎還可以裝上微酸性的玉米粉餌料,也可以釣草魚。如果裝上餌料,取下大漂進行底釣,鯉魚和鲫魚都可以上鈎。安裝挂鈎有不同的方法。對於釣鲢魚,無論是底釣還是浮釣,只需將鈎柄插入魚餌中,使鈎尖朝上並沿瓶蓋排列即可。對於底釣,魚鈎必須包裹在魚餌中,並捏成近似橙色花瓣的形狀,以便鈎尖朝上。
2.板鈎。本質上是一種放大加重的瓶蓋鈎,具有餌料多、體積大、吸餌快等特點。它是底釣各種底層魚類包括鲢魚的有效魚鈎。適用於水庫回水灣鲢魚多的水域。有了三用海竿的自動插座,經常能釣到更大的魚。
3.無誘餌架集束炸彈鈎。這種魚鈎一鈎多用,既可以用廢棄食物釣多種魚,也可以用酸餌或香餌釣鲢魚。由於魚鈎多,在上鈎魚掙紮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一兩個魚鈎挂在魚身上,這樣做的好處是挂魚牢固。挂鈎方法:取雞蛋大小且較硬的玉米面酸餌,揉成團,掰開,將拉直的腦絲埋起來,再次合上,揉成橢圓形,將12個魚鈎的鈎柄插入面團周圍,使魚鈎的前部全部露出。也可以將腦線單獨拉在面團周圍,留下1.5 ~ 2厘米長的腦線,懸挂在餌團周圍。這種餌料不僅要硬,而且要黏,才能抗水泡。對此,在烹饪的同時,可以將另一小碗糯米蒸熟、搗碎並與酸性餌料揉搓在一起,形成餌料球鈎,這樣可以減少更換餌料的次數,提高出餌率。關於這套挂鈎的製作方法,請參考本書的相關章節。
4.帶誘餌架的集束炸彈鈎。這種魚鈎在漁具店有售,無論是進口的還是國産的都非常容易使用。即使是復製的,也會照常上菜。用硬酸餌作鈎,夾在塔形持餌器上,沿塔底等距離一個接一個地插入五個魚鈎,露出鈎底前部,用青螞蚱或青蟲裝浮長線鈎,或同時釣草魚。
以上四種魚鈎都需要鋒利的鈎尖才能有效刺中魚,從而達到少跑或不跑的目的。
(3)釣鲢餌料的配製
鲢魚的捕獵範圍很廣,似乎任何有點味道的東西都能引誘它上鈎。經過多次在多個池塘釣魚,我使用過各種不同氣味的餌料,可以總結爲三種類型,即香型,怪味型和酸臭味型。
1.香味型。這類餌料中有很多添加劑,如香精、酒曲、花露水、炒黃豆粉、炒花生粉、芝麻醬、香油等。,可用作添加劑。選擇其中之一並將其與基本誘餌混合,然後使用它。爲了使餌料耐水泡,可以在基礎餌料中混合適量的黏餅或粽子和糯米。還有一種酵母发酵餌料,可以通過添加一些面粉來增強其硬度。餌料上鈎後可以用羽毛刷油性添加劑,但不宜混入基礎餌料中,以防餌料結渣,縮短耐泡時間。水添加劑要適量混合,過多會容易導致基礎餌料太軟。在塗抹水添加劑的同時,應加入適量的乾面粉並揉搓至硬度適中,以延長耐泡時間。這種香味食物不僅可以使鲢魚漂浮,而且可以捕獲各種底層魚,效果很好。只是它的軟硬度要調整,浮釣要硬一點,底釣要軟一點,尤其是秋末春初,魚輕微咬餌的時候,餌料一定要軟一點。
2.氣味類型。阿魏阿魏粉、韭菜蔥发酵水、鮮牛奶、奶粉、雞血水都可以作爲怪味餌料添加劑。將其中一種與基礎餌料混合並揉搓均勻,然後使用。還有荞麥面加等量的細麥麸,用沸水煮後蒸熟,揉成硬面團,可直接鈎釣。
3.又酸又臭。发酵基礎餌料是釣鲢魚的一種簡單、經濟、有效的餌料。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其酸度和氣味也會相應增加,第二年就會變黑,可作爲添加劑與基礎餌料混捏常年使用。雞骨发酵水也挺不錯的。將臭豆腐乳與50%陳醋混合製成混合溶液,可與基礎餌料混合,或在抛入釣區前與基礎餌料勾住並浸泡在混合溶液中。但是,這種含有醋的添加劑很容易腐蝕魚鈎。每次釣魚回來,都要用清水浸泡魚鈎,徹底沖洗乾淨,晾乾後放好,並注意及時更換或淘汰腐蝕的魚鈎。在製作酸餌的過程中,最好戴上薄橡膠手套,防止手被汙染。
以上不同氣味的餌料都是鲢魚和胖頭魚喜歡的,不存在不咬鈎的問題。但是,咬人的速度是不同的。以酸餌爲例。時間越長,酸臭味越大,效果越好。酸臭餌的儲存可以做成罐頭,可以使用一年直到變黑,所以釣鳙魚的效果是獨一無二的。你也可以用2 ~ 3層塑料袋將基礎餌料包裝好,密封後放在強烈的陽光下3 ~ 5天。它變酸後可以使用,可以同時釣草魚而不會腐蝕魚鈎,安裝魚鈎時不會汙染您的手。阿魏阿魏或韭菜和蔥发酵水與奇怪的味道有相當好的效果。阿魏阿魏很難買到,而且價格昂貴。因此,可以用韭菜和蔥的发酵水代替阿魏,這種方法易於加工,成本低,效果好。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其氣味不好,必須防止其溢出,以免引起他人的反感。與上述三種餌料相比,味型容易製作,可同時釣多種魚,但其咬餌率略低於怪味型和酸臭味型。無論使用哪種餌料,在安裝魚鈎後,都可以用一層混合了小米糠(或混合了其他植物油)的香油蘸取或捏取,使其附著在餌球或瓶蓋鈎的頂部。入水後,大部分脫落並漂浮在餌鈎周圍,看起來像浮遊植物或其他小生物,並具有芬芳的香味,可以吸引成群的鲢魚搶食。這不僅是提高出餌率的有效措施,也是鲢魚垂釣中極其重要的措施。即使餌料質量稍差,或者用純堿性餌料作餌,也能釣到鲢魚。特別是在無風的天氣裏,油糠不會移位或沈入水底,這將形成魚窩,而且越釣越多。在大風天氣下,這一招的有效性大大降低,甚至無效,不能采用。在選擇添加劑時,無論是什麽類型的添加劑,我們都應該首先考慮與基礎餌料混合後是否會改變其附著力。否則,由於餌料軟、掉渣或耐水泡性不好,一會兒換餌一會兒抛竿,不僅浪費時間,還會把魚趕出釣區,特別是在大型水庫中,受驚嚇的魚很少能回來。因此,在釣鲢魚時,經常抛竿抛鈎應該是一種禁忌。
此外,鲢魚捕撈的季節性也較強。天氣熱、水溫高時,漁獲率相對較高。天氣寒冷、水溫較低時,漁獲物會明顯減少。在我國東北地區,鲢魚可在6月至9月捕撈,倒伏後30多天是捕撈高峰期。秋分過後,你幾乎抓不到鲢魚了。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釣具和餌料都直接影響著出鈎率。
總之,釣鲢魚應遵循以下提示:季節是一個寶藏,不應該缺少浮釣工具,鈎尖應鋒利,餌料應堅硬且抗起泡,米糠混合香油是引誘鲢魚的好技巧,帆釣收獲很大,而且釣位很重要。
1.時間的選擇鲢鳙喜歡在25~30℃的水溫中尋找食物,因此在夏季垂釣鲢鳙時,應選擇氣溫較高的晴天。如果伴有3級以下的微風自然更好,則不適合在雨天和無風的熱天釣魚。白天和晚上都可以釣鲢魚和鳙魚。白天的最佳垂釣時間是下午1點至4點,晚上的最佳垂釣時間是早晨以後。
2、釣點的選擇最好選擇海域內的凸點作爲釣位,其次可以選擇進氣管釣魚。如果風浪稍大,靜水與風浪相遇的地方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如果水是明澈的,我們可以先不看它,因爲鲢魚和鳙魚有時會浮在水面上尋找食物,所以當我們看到魚時,我們可以和它們一起下去。鲢魚和鳙魚對噪音極其敏感,因此我們不能將釣點選在噪音太大的中間位置,而且釣魚時不要发出噪音,盡量安靜。
3、餌料的注意事宜鲢魚喜歡酸餌,鳙魚喜歡臭餌,但實際上,它們也非常偏愛果味餌,而且往往溫度越熱,它們就越喜歡果味餌。我們可以根據詳細的要求在家裏製作相應的誘餌。如果直接使用産品餌料,需要注意三點:第一,鲢鳙産品的餌料吸收水分非常快,因此不能與鯉魚和草魚的餌料同時加水。而是要根據餌料水的比例提前準備好餌料中的水,然後全部倒入餌料盆中,快速混合後讓餌料充分吸收;其次,鲢鳙産品的餌料比其他類型的餌料需要更多的水,因此加水和好的鲢鳙餌料將比其他類型的餌料需要更長的時間;第三,雖然釣鲢鳙魚用的餌料很大,但我們不要一次拌太多,以防溫度過高而無法更換餌料。
如果你在岸邊釣魚,你可以使用6.3米的超輕,靈活和觸覺的長杆。因爲用魚竿釣鲢鳙時,抛竿的頻率很快,所以魚竿太重容易疲勞;魚竿太硬,容易斷開跑魚;魚竿太軟,不利於控魚;鲢鳙一般不敢靠近岸邊覓食,魚竿又太短,很難釣到。如果我們有釣魚的標準,那麽我們可以使用4.5米甚至3.6米的魚竿。主線使用4.0號,腦線使用3.0號和兩個10號鈎,鈎距略大於其他釣種,使用三鈎爲宜。這種釣法組合,只要操作得當,對付5公斤以內的鲢鳙綽綽有餘。自然,別忘了準備一根繩子,這樣即使遇到大鲢魚也不會措手不及。
5、釣法鲢魚和鳙魚可以用浮釣或底釣來釣,但在炎熱的夏天,浮釣通常是主要的事情。由於鲢鳙會隨著水溫的變化而改變其在水中的遊動層,因此浮釣比底釣活躍得多。除了極端暴風雨的溫度外,人們早上釣魚時通常選擇三分之一的水位。下午釣魚時,一般選擇水位的一半。如果釣點沒有魚覓食,或者浮漂顯示有信號,但提竿後沒有魚,這表明鲢魚在鈎下方的水層中,那麽可以提高深釣。釣到鲢鳙後,腦線上會有一些黏液,大家都想及時了結,這樣可以降低鲢鳙的警惕性。當你開始釣魚時,你可以捏幾個乒乓球扔向釣點。不要把它們抓得太緊作爲誘餌。鲢鳙咬鈎後的漂相有很多種。一般都是到下一餐,然後斜著走,有的在起點跳躍漂移。邊肖認爲釣鲢魚,保持釣魚比散步釣魚好,保持巢,並不時更新巢,將有魚可捕。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