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美味淡水魚:市場上稀有的野生選擇

钓友必看:盘点那些钓鱼人公认的鲜美淡水鱼,市场少有野生售

如果你自诩为钓鱼爱好者,却对哪些鱼类口感上乘一无所知,那可能还不能算得上真正的钓友!热爱钓鱼的人往往也是烹饪高手,尤其是处理鱼类的烹饪,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钓鱼人公认最鲜美的五种淡水鱼,这些鱼钓到后很少有人会选择放生,市面上也鲜见野生售卖。

第一种美味鱼:土鲢

鲢鱼品种繁多,如高背鲢、土鲢、工程鲢、银鲢、黑背鲢、日本白鲢等,虽然同属鲢鱼,但它们的肉质和口感却截然不同。在这些品种中,土鲢无疑是最好吃的。土鲢主要用来炖汤,肉质鲜嫩,汤汁鲜美,营养也十分丰富,尤其适合产后妈妈的饮食,有助于增加奶水。

土鲢的特点

土鲢也被称为野生鲢,指的是在自然水域中自然生长,未经过任何培育和人工改良的野生鲢鱼,是我国独有的本土鱼种。土鲢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需要好几年才能长到一二两重,河流中钓到的通常在一两到三两之间。它们的身体呈金黄色,体型较为修长,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的自然水域中。

第二种美味鱼:黄辣丁

黄辣丁学名黄颡鱼,因各地叫法不同,这种鱼还有许多别名,如黄骨鱼、嘎鱼、黄丫头、黄蜂鱼、黄牛等。尽管名称各异,但它们都属于同一鱼种。黄辣丁是钓鱼时常遇到的鱼种,尽管体型不大,但受欢迎程度丝毫不亚于大鱼。

黄辣丁的做法和特点

黄辣丁最常见的做法是红烧和清蒸,也可以用来做汤。尽管体型小,但含肉量很高,肉质富含各种营养物质,不管是哪种做法都非常美味。重要的是这种鱼没有小刺,家里有小孩和老人非常适合食用,不用担心会被鱼刺卡到。市场上黄辣丁的价格也比普通淡水鱼贵上一两倍,野生黄辣丁更是难得一见。

第三种美味鱼:塘角鱼

有人会把塘角鱼和埃及塘鲺混淆,其实它们并非同一种鱼。塘角鱼是我国特有品种,埃及塘鲺是外来物种,原产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辨别这两种鱼的方法很简单,看颜色和大小。塘角鱼体型小,颜色偏黄,很少有超过一斤的;而埃及塘鲺颜色灰黑,大的能长到几十斤。

塘角鱼的特点和烹饪方法

塘角鱼是钓鱼人眼中难得的好鱼,肉质紧实,营养价值高,口感也很不错。不过想钓到塘角鱼难度有点高,它们属于肉食性鱼类,喜欢群居,一般的河流湖泊很难钓到。塘角鱼喜欢躲藏在水底乱石、水草、泥洞之中,烹饪以清蒸和红烧为主,这种鱼也没有小刺,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食用。

第四种美味鱼:青竹鱼

青竹鱼也称为青竹鳅,学名倒刺鲃,主要分布在南方两广地区,尤其是广西的钓友对它应该不陌生,还称它为“切线鱼”,因为青竹鱼咬钩后爆发力惊人,还会跃出水面逃跑。两三斤的青竹鱼可以轻松拉断1.5号或2号的子线,没有钓鱼经验还真拿不下它。

青竹鱼的烹饪和特点

在广西当地,青竹鱼的价格可不便宜,两三斤的重量能卖到30~40元一斤,且不是时时都有。广西的朋友喜欢把青竹鱼切片做成鱼生,吃的就是一个原汁原味的鲜。除了这种做法,青竹鱼也可以拿来做清蒸,无需放很多配料,放点姜片一同蒸煮,起锅后再放些香菜淋上热油,那味道堪称一绝!

第五种美味鱼:土鳊鱼

土鳊鱼简称土鳊,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附属支流和湖泊,在南方珠江流域的红水河、柳江等分支水系也有分布。土鳊和大口鳊都是我国本土的鱼种,但两者的肉质和口感却不在一个层次。大口鳊虽然能长到几斤甚至几十斤,但肉质却没有几两一斤的土鳊好吃。

土鳊鱼的特点和烹饪方法

在南方水域,夏天河水微涨时就能钓到土鳊,闷竿钓鱼挂上蚯蚓就能钓到,通常自然水域里的大多都是几两左右的,很少能碰到超过两斤的土鳊。因为这种鳊鱼根本长不大,土鳊的做法比较简单,一般只会用来做汤,它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和黄辣丁差不多,也是一种比较美味的淡水鱼。

以上就是五种比较美味的淡水鱼,当然还有许多好吃的鱼类,但大多已成为保护动物,无法食用,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欢迎关注中国鱼竿网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2062.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