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天然“魚庫”遭遇危機,長江禁漁10年,最大的魚能有多大?
三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笔下美的代表,读完文章总忍不住想一睹它的风光。如今三峡除了宜人的风景,还有一个闻名世界的水库——三峡水库。算起来,三峡水库已经蓄水近20年了,这些年三峡水库也一直被大家认为是一个天然的“鱼库”,这是为什么呢? 当初修
自古以來,三峽就是文人騷客筆下美景的代表。看完文章,我忍不住想看看它的風景。如今,這裏除了風景宜人外,還有一座舉世聞名的水庫——三峽水庫。
算起來,三峽水庫已經蓄水近20年。這些年,三峽水庫一直被視爲天然的“魚庫”。爲什麽?
三峽水庫剛建成的時候,其實對長江三峽的景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由於水庫的修建,該地區沒有“洶湧而勇敢”的景觀,陡峭的高山峽穀也因水位上升而削弱了景觀效果。此外,三峽旅遊資源豐富,遊客和居民的生活垃圾和汙水可能會對水庫造成影響。爲了避免水庫水質噁化,國家非常重視水庫環境的保護,也明令禁止垂釣和捕撈。
然後,由於我國長江流域淡水魚資源豐富,三峽水庫長達600多公裏,是長江上遊的一段,而且由於其特殊的地形地貌,非常有利於蓄水。加上長江的其他支流,形成了許多水庫,成爲魚類生活和繁殖的“天堂”,正是這樣,這裏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魚庫。
水庫裏有不同種類的魚類,不僅有常見的青魚、胖頭魚和草魚,還有中華鲟、長江鲟等大型珍稀魚類。大約有400種魚,其中大部分是淡水魚。其中,青魚和胖頭魚是庫區漁場最常見的魚類,也是生活中最常遇到的魚類,但它們的體重可高達幾百公斤。有人曾經在庫區捕到了400多公斤的青魚,這是庫區最大的魚?
事實上,鲟魚曾經是長江中最大的魚類。這條鲟魚的最長長度爲7.5米,平均重量超過900公斤。根據漁民的說法和流行的諺語,最重的鲟魚可能長到數萬公斤。它曾經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但後來,由於長江的嚴重汙染和過度捕撈,白鲟現已在中國滅絕。
所以長江流域最大的魚是中華鲟,一般能長到500多斤,據說也有700斤的,但比較小。然而,中華鲟也面臨著和白鲟一樣的煩惱。由於環境問題,它已經變得非常罕見,現在許多中華鲟都是經過人工繁殖後放流的。
事實上,長江禁漁今年年初才開始。三峽庫區魚類年産量前幾年最高達到1.1萬噸。然而,由於過度捕撈,庫區的魚産量創下了1998年以來的新低。目前的禁漁政策可能會給庫區漁業帶來新的活力。
三峽水庫確實是一個適合魚類生存和繁殖的天然庫區。如今十年禁漁政策全面實施,庫區的魚會長到多大?
你怎麽想呢?
釣鲱魚應該在水下幾米深的地方。
先不說長江。讓我們以我家後面的小水壩爲例。五年前,幾個外國老板來投資養魚。工程倒塌後,大壩幾年無人管理。
去年夏天,村裏兩個正在乾農活的年輕人受不了炎熱的天氣,去水裏遊泳,但不到半小時,其中一個人就感到被猛烈地拖拽著,小腿感到一陣劇痛。尖叫著遊上岸後,他发現自己的小腿在流血。
仔細一看,小腿上有很多魚牙齒的咬痕。這兩個人震驚地跑回家,他們斷定他們被水中的大魚襲擊了。
後來,這個故事傳開了,一些村民去大壩養鴨,過了一段時間发現幾乎沒有成年鴨子了,他們在附近到處尋找,好像它們“死了“。我以爲有人半夜偷走了它,直到有一天他目睹了一個大嘴巴的場景,直接吞下一只成年鴨子,然後潛入水中。這條魚的真實面目是什麽?我會在文章的最後向你揭示它。
真是“蝦蟹潛出,龍藏深海”。長期無人問津的大壩都有能吞鴨咬人的巨大魚類,更何況已經蓄水20多年的長江三峽大壩?所以三峽水庫蓄水20年,理論上肯定有大魚,這與以下三個因素有關:
三峽水電工程始於1994年,直到2006年才竣工。從此長江斷流,三峽水電站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大壩建成後,自然形成了一個1084平方公裏的水庫,最深處達到175米,庫容達到393億立方米!雖然這阻止了許多魚類的遷徙和繁殖,但另一方面,它們也可以在水庫中肆無忌憚地生長。
大壩的功能是蓄水和防洪。另一方面,它還攔截了一個大型的魚類人工繁殖水庫。長江本身體積巨大,面積廣闊,河長居世界前列。這裏已經是魚的天堂了。再加上蓄水20多年,長江水庫裏的魚有了更大的生長資本。
長江有大魚,另一個重要的促成因素是,從2020年開始,長江將開始實施禁漁,未來十年內不得進行生産性捕撈和非法捕撈,否則將屬於非法捕撈。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長江流域的魚類加快了滅絕的速度。在人們無限毒魚、電魚、捕魚、炸魚和水汙染的破壞下,許多珍稀魚類已經滅絕。例如,長江白鲟還沒有過2020年,就已經在我們這個時代被宣布滅絕了。
可見,魚類加速滅絕的原因來自人類活動和環境汙染。因此,隨著禁漁令的實施,長江中的魚將得到很好的保護,水質將得到改善,這將使其中的魚能夠安全地生活十年,因此如果沒有天敵和人爲乾預,魚可能會長得很大。
就像澳大利亞大陸與世隔絕的原理一樣,沒有天敵,環境適宜,人類乾擾少,所以那裏的動物體型非常大,經過十多年的禁漁期,長江大魚的體型絕對會超出人們的想象。
據不完全統計,長江有中華魚類424種,其中特有魚類183種。除了常見的青魚、草魚和鲫魚外,還有許多中華鲟、江豚和未命名的淡水魚。
也許是因爲進化和基因的原因,不同的魚類有一個臨界點,當它們成年後很難再生長。但即便如此,長江中的魚類也非常多,許多罕見的大型淡水魚很容易超過100公斤。因此,長江魚類資源如此豐富,一定有大魚。
那麽,問題來了,在上述三個前提條件下,長江最大的魚能長到多大?
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只要知道長江魚類大小的上限,結合人們探測和觀察到的一些數據,就可以得到一個模糊的答案。
長江裏的魚很多,但很多大小的上限都在那裏,成年後長到幾公斤最大體重的魚占了很大比例。目前,長江中最大的魚類是鲟魚。它們是與恐龍同時代的“活化石”,原始生物的標簽與它們最接近(衆所周知,原始生物的體型非常大)。
此前,長江中最大的魚類是“長江白鲟”。數據中記錄的最大白鲟可以長到7米長,體重907公斤,但遺憾的是它們已經被宣布“滅絕”。自從2003年一名漁民意外捕獲一條體重3.52米、160公斤的白鲟後,人類十多年來再也沒有見過它們。
長江白鲟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1.5億年,但在2020年之後,它們不再是長江中最大的魚類。中華鲟自然登上了這個“寶座”,因爲它是長江中已知上限最高的魚類。由於加入了相同的“原始”生物,中華鲟的體型極限比許多淡水魚都大。
(中國鲟魚)
據記載,中華鲟重約50~300公斤,最大的中華鲟體長5米,重600公斤,應該是目前長江流域最大的淡水魚。這只是它的身影,但它並不那麽容易捕捉到,但不清楚在深不可測的長江流域是否有更多的鲟魚。
在最大的淡水魚類名單中,還有一種巨型鲶魚衆所周知。它們分布在亞洲和歐洲,在中國海域也很常見。
它是攻擊我們村兩個男孩的野生鲶魚之一。由於大壩廢棄已久,裏面的鲶魚肆意生長,最大的一條已經超過100公斤。一口咬下雞鴨很容易。兩個男孩誤闖大壩,對生物敏感的鲶魚把他們當成了獵物。
這種魚的可怕之處在於它們可以長得很大。當它們成年後,它們的大小不會受到限製,而是會繼續增長。只要環境適宜,食物充足,它們可能長到200~300公斤。如果沒有天敵,它們的生長不受乾擾,那麽它們的極限可以增長多少,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
例如,湄公河中的鲶魚最長可以長到2.7米長,重達586公斤。雖然體長和鲟魚有很大差距,但它的體重已經咬得很緊了。鲶魚分布在長江流域,被稱爲“長江鲶”。這種以腐肉爲食,對環境不挑剔的魚類,在長江十年禁漁後,可以超越鲟魚。雖然可能性不大,但還是有可能的。
目前,長江中最大的魚類是淡水魚之王中華鲟。白鲟自2020年滅絕以來,已成爲長江最大的淡水魚。
然而,許多魚觊觎淡水魚之王的寶座。比如鲶魚是中華鲟的競爭對手。雖然現在記錄的鲶魚沒有中華鲟那麽大,但這種生長規律與常識相悖的野生鲶魚能否與中華鲟競爭,並在十年禁漁期後成爲長江最大的淡水魚,還有待觀察。
在討論“長江最大的魚有多大”的同時,這也是一種反思。因爲近年來長江的環境汙染加劇,人類無節製的活動使許多魚類瀕臨滅絕甚至滅絕!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長江將有更多的魚類滅絕,中華鲟可能是下一個。在那之後,看大魚將是一種奢侈。
因此,這啓示我們響應十年禁漁的號召,保護長江母親河,讓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讓子孫後代也能見證和感受大自然的震撼。
2014年11月,張先生和妻子正常外出釣魚。走到某段水域後,網上出現了巨大的噪音。收網時,漁網被撞破了幾個大洞。這條魚仍然很強壯,是個大家夥。它差點把這對夫婦拖下水。
很快,魚浮出水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魚。張先生似乎意識到了什麽,突然停止了收網的動作。原來這是一條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鲟。但他們不敢貿然解網,怕傷到中華鲟,於是打電話給當地漁政部門,請專家過來鑒定檢查。
最後,經過鑒定,這是一條雌性中華鲟,體長3.3米,體重700公斤,正處於壯年時期。這是目前人們所見到的長江中現存最大的中華鲟。應該是它剛從海裏回來想産卵。現在處於懷孕階段。幸運的是,報告很及時。這條中華鲟受傷並不嚴重,在有關部門的治療下恢復得很快。但是由於長江環境的破壞,這應該算是目前長江流域最大的魚了,但是由於大壩的阻隔,它應該只出現在下遊,水庫裏應該沒有魚了。現在野生中華鲟也處於非常瀕危的境地。如果長江環境得不到改善,長江中華鲟將面臨滅絕的危險。
這是一種與恐龍同時期的魚類,最長可達750厘米。它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因爲它的吻部與大象的鼻子非常相似,人們也稱它爲象魚。不幸的是,這種魚現在已經宣布滅絕了。2019年12月23日正式宣布滅絕。事實上,2013年之後,已經沒有中華鲟的蹤跡了,我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看到它。隨著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魚正在消失。
我想裏面有幾百磅的大魚。爲什麽這麽說?我們來分析一下。在長江上遊,有人曾經捕獲了200斤的巨型鯉魚,有人捕獲了300多斤的青魚,這證明在長江這條古老的河流中仍然存在許多巨大的“古老”生物。與此同時,有人看到了一個3米多長的巨型生物。後來經過研究和調查,发現這是一條巨型鲶魚。種種現象表明,長江中有許多魚類可以突破自身的限製,成長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水平。甚至幾種常見的家養魚也能長到幾百磅。
因此,我認爲即使沒有中華鲟和鲟魚等大型魚類,長江水庫中也會有一些巨大的普通魚類。
爲什麽裏面的魚能長這麽大?以我們的鲶魚爲例。鲶魚的正常壽命爲70年,是一種一直在進食和生長的魚類,一般生活在水底。這是一種無限生長的魚。曾經,有人在俄羅斯捕獲了一條幾米長、數百公斤重的大型鲶魚,與長江中的這條鲶魚是同一物種,它就是龜背鲇。在資源豐富且水質不差的長江水庫中,存在巨大鲶魚是完全可能的,你覺得呢?
長江大壩的建設耗資巨大,耗時很長。一座極具象症意義的巨型大壩已經建成。從長遠來看,大壩的建設對國家和人民都有利。在防洪灌溉、生態環境治理和发電供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大壩的成就毋庸置疑。
然而,在對我們有利的同時,它對長江中的魚類,尤其是洄遊魚類産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以中華鲟爲例。它們通常生活在長江的入海口,那裏有非常豐富的食物供它們生長发育。然而,在繁殖季節,它們會回到長江上遊的金沙江産卵繁殖。然而,由於大壩的建設,它們的歸途被阻斷了,因此每年的産卵量大大減少,這就是中華鲟越來越少的原因。中華鲟的滅亡也與此有很大關系。
同時,大型船只的活動和無休止的捕魚活動也對魚類的生活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幸運的是,長江禁捕10年的計劃已經提出。我希望這能給長江中的魚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並能順利生長和发育。每個人也應該愛護環境,否則會有許多珍惜的物種,因爲我們的不了解而一步步走向滅絕的道路。
最後總結一下,目前長江流域最大的魚應該還是我們的“水中熊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鲟,而三峽水庫最大的魚比較難確定,但估計應該有幾百斤重的大魚,你覺得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三峽大壩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工程。該項目始於1993年,於2009年完全完工,曆時16年。建成後形成人工湖——三峽水庫,全長2335米,蓄水高度175米,庫容393億立方米,總面積1084平方公裏。從建成到現在已經12年了,很多朋友對一個問題非常感興趣,那就是三峽水庫蓄水這麽久有大魚嗎?最大的魚多大了?今天,我們就來解決很多小夥伴的這個疑惑。
三峽大壩位於亞洲最大的河流長江上遊。長江是由乾流、支流、湖泊、濕地等生態系統組成的獨特生命系統,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河流之一。然而,在自然災害中,洪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三峽大壩的建立有效地控製了洪水的形成,保護了附近人民的生命和財産安全。同時,作爲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它的存在一方面減少了環境汙染,另一方面爲人們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然而,凡事有利有弊。自從三峽大壩開始修建以來,水利工程專家和生態專家之間的爭論就從未停止過,因爲三峽大壩確實會破壞原有的水生態。而這個問題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魚有多大”有很大關系。
長江作爲中國的母親河,魚類資源豐富。據統計,長江流域共有魚類400多種,其中純淡水魚類約350種,特有魚類156種。在衆多魚類中,最大的無疑是中華鲟,它被譽爲“長江魚王”。中華鲟是一種古老的魚類,早在恐龍出現之前的三疊紀就出現在地球上,並且在數億年的進化中,中華鲟仍然保留了其古老的特症(魚骨介於硬骨魚和軟骨魚之間),是一種活化石物種,被稱爲“水中大熊貓”。
作爲一種大型魚類,中華鲟的壽命可達40年。在這40年裏,中華鲟可以長到5米長,體重超過50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
中華鲟是一種洄遊魚類。它們將在海洋中生活9-18年,然後在性成熟時從河口遷徙到長江流域。中華鲟的繁殖地位於長江上遊,已知的中華鲟産卵場多達22個。然而,自1981年葛洲壩建壩以來,中華鲟洄遊通道被阻斷,導致海洋中的中華鲟只能在葛洲壩下遊産卵,而原本在上遊的中華鲟無法回歸大海,只能在長江中生存。然而,對於洄遊魚類來說,它們不可能一輩子都生活在長江中,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峽水庫中原本可能存在的中華鲟也消失了。
因此,中華鲟這種最大的淡水魚正在逐漸消失,而原本最大的魚類在三峽水庫的位置也被取代。
除了中華鲟,原本身長3米、體重超過210公斤的白鳍豚也逐漸消失了。雖然目前白鱀豚的保護級別爲極度危險,但自2007年以來,長江流域已再未发現白鱀豚。基於這一前提,白鳍豚在中國被定義爲“功能性滅絕”。另一位可能出現在三峽水庫的“將軍”也消失了。(值得一提的是,白鳍豚是哺乳動物,不是魚類。這裏簡單提一下主要是爲了說明長江流域的生態現狀。)
除了以上兩種動物外,大型魚類中還會发現鲟魚和鲻魚。首先,史氏鲟是長江流域常見的大型魚類,再結合史氏鲟是底棲魚和定居魚的事實,它也存在於三峽水庫。根據已知的捕撈數據,最大的鲟魚長約1米,重約11公斤。
其次是鲻魚。胭脂魚也是長江流域常見的魚類。雖然近年來過度捕撈的數量急劇減少,但在中國科學家的努力下,他們通過人工繁殖和放養恢復了一定的野生種群。與鲟魚的習性相似,鲻魚也是一種定居魚類。它們也可以在封閉的水域中生存。最重要的是它們最初的棲息地在長江上遊。
今年5月,江西省水産科學研究所发現了長江曆史上最大的胭脂魚,全長87厘米,體長70厘米,體重13.5公斤。當然,這還不是鲻魚最大的數據。目前已知最大的鲻魚是2021年9月14日在涪陵長江大橋被盜獵者捕獲的。經過測量,发現這條鲻魚體長1.3米,重26.5公斤,是一條即將分娩的雌性鲻魚。
寫在最後
三峽大壩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然而,這些水利工程都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它們會破碎魚類的自然棲息地,甚至堵塞一些魚類的洄遊通道,從而影響魚類的生存。其中,中華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沒有大壩,三峽水庫所在地最大的魚類是中華鲟。然而,今天最大的魚可能是1.3米長的鲻魚。
當然,爲了恢復長江生態,中國開啓了爲期10年的禁漁期,大壩上通常會有魚類洄遊通道,這給了魚類再次繁衍生息的時間和條件。因此,三峽水庫最大的魚可能會在禁漁期後被刷新。
反正大水庫的魚肯定不小。只要看看新安江水庫洪水時掉下來死了的魚,你就知道水庫裏的魚有多大了。幾年前,我看到新聞報道說新安江水庫洪水泛濫,幾千條幾十公斤重的魚從泄洪口冒出來死了。下遊的朋友都釣到大魚了,最大的一條100多公斤。1976年,我在安徽新安江水庫的地方,看到一個漁民肩上扛著魚叉,魚叉上叉著一只30公斤重的烏龜。可以看出,水庫中最大的青魚、草魚和鏈魚的重量必須超過100公斤。
剛準備建大壩,我就預測水庫裏的魚會有牛那麽大!時至今日,仍有人對此感興趣並提出這個問題。我想說一下最初的想法:因爲大壩是在短時間內建成的,所以原有的陸地輪廓不會迅速淤塞,爲水族館的生物提供了庇護所,即使人們捕魚,他們仍然會保留更大的魚。
因此,在時間上,水庫中有可能出現巨型水族生物,以滿足魚類生命周期的條件。
不過,20多年的時間並不長,極限體重的魚應該還沒有形成,但可以找到體重超過100公斤的魚。
這是一種猜測,實際情況可能需要使用水下遙感探測器才能知道。
說實話,我也很感興趣。
長江受到保護,十年內禁止捕魚。最後船在長江裏不能動了,魚和船一樣大了,環保問題就解決了。【打哈欠】【打哈欠】【打哈欠】
三峽有魚,名叫鲲,大到一鍋炖不完,變成鳥,名叫鵬,需要兩個燒烤架。
非常非常大,大到你懷疑人生。【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自2006年三峽水庫建成以來,已經過去了15年。那麽在15年後,正常的魚將重約50磅。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修建三峽大壩是困難的。其建設的難點在於如何在長江的急流中築壩。如何建造它成了工程師們頭疼的問題。
後來,工程師們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長流旁邊挖一條50米深的明渠,然後在斷流時將巨石扔進明渠,從而將急流的長流塞到明渠中,從而建造大壩。如此小的明渠似乎花費了工程部六年的時間,由此可見工程的難度。
目前,在長江中发現的最大的魚是中華鲟,它重達1000公斤,但後來,從未遇到過這麽大的中華鲟。由於人工捕撈和河流汙染,中華鲟越來越少。
然而,有些人曾經捕獲了400多公斤的鲱魚和300公斤的鲶魚。這麽大的魚曾經被稱爲水中怪物。
據了解,長江目前有424種魚類,包括中華鲟、達維鲟和長江白鲟(已滅絕),以及常見的草魚、鳙魚、鲢魚、鲫魚和鯉魚。
可以說,長江的魚類種類特別豐富,流動的河水特別適合魚類生長,這也使長江中的魚更加美味。
長江禁漁10年的原因是魚的種類越來越少,魚越來越小。由於前期中華鲟越來越少,它的價格越來越高,但吃貨們卻越來越愛吃。暴力導致漁民捕撈小型中華鲟,這導致中華鲟越來越少。
雖然魚類資源減少了,但長江最深處有103米,下面可能藏著巨大的魚,漁民們無法捕獲。看完上面的介紹,讓我們來猜猜三峽水庫的魚有多大。
01:三峽工程建成蓄水後,它的水仍然來自長江,長江裏的魚也會隨著水進入三峽大壩。如果是魚苗,那麽在大壩中15年後,自然不會有多少魚。但是隨著水進入大壩,可能會有大魚,所以它的重量自然要大得多。
02:10的禁漁期也讓長流魚迅速繁殖,這不僅讓小魚迅速長大,也讓原本的大魚逃脫,它們的體重在10年內呈幾何級增長。
03:水庫海拔175米,面積1084平方公裏,加上種類繁多的魚類,是魚類生存的絕佳場所。因爲有足夠的水、足夠的空間和足夠的食物,魚可以快速生長。
結論:
蝦出淺水,龍出深水。三峽雖然不長,深度也沒有大海深,但足以容納數百公斤的魚。然而,隨著近年來長江魚類資源的減少,禁捕10年勢在必行,否則多年後,可能的魚種可能再也見不到了。
大壩是用來養大魚的。
長江禁漁10年,10年後魚長成了老大。
十年後,爲了保護環境,不允許使用燃油船。
未來所有在河上行駛的船只都將被魚拉走,幾十條魚就能拉走一艘大船。
既節能又環保。
大多數鲱魚生活在中層和底層,喜歡在渾水中覓食。因此,它可以作爲有很多蝸牛的水域的釣點。挺水植物附近水底有礫石,都是好位置。在夏天和秋天,我們經常去淺水區覓食,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覓食的泡沫,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釣點。
黑鲱魚是一種顔色爲藍色的魚類,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但在長江以北很少見。是長江中下遊及沿江湖泊的重要漁業資源,是湖泊、池塘的主要養殖對象。是我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此外,它在安徽俗稱“黑雜”、“黑雜”或“螺雜”,因其身體呈黑色且喜食蝸牛而得名。東北常見的“青魚”不是青魚,應該寫成“鲭魚”,是一種深海魚。在中國,最大的青魚標本重達218斤,於2005年在南京六合區金牛湖捕獲。它長1.86米,重218斤,通過規模鑒定它的年齡約爲四十歲。
黑鲱魚也叫黑鲳魚和蝸牛綠。硬骨魚,鯉科。身體呈亞圓柱形,長度超過1米。藍黑色,鳍灰黑色。頭部寬而平,嘴端位置,無需。咽齒是臼齒。棲息於中下層,主食蝸牛、贻貝、蝦類和水生昆蟲。4-5歲性成熟,在河流上遊産卵可人工繁殖。個體較大,生長迅速,最大個體可達70公斤。這肉嘗起來很美味。是我國主要的淡水魚養殖對象。它分布在中國的主要水系中,主要在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魚膽有毒。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