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娃娃魚冬眠之謎:揭秘冬季釣魚技巧與裝備
•
入门
物種定義娃娃魚是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學名大鯢,別稱孩兒魚、腳魚、啼魚等,因叫聲似嬰兒啼哭而得名,在生物分類學上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兩棲綱、有尾目、隱鰓鯢科的統稱,最早起源於3億6千萬年前的泥盆紀,現存僅2屬3種,分別是隱鰓鯢屬的美國
一、物種定義
娃娃魚是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學名大鯢,別稱孩兒魚、腳魚、啼魚等,因叫聲似嬰兒啼哭而得名,在生物分類學上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兩棲綱、有尾目、隱鰓鯢科的統稱,最早起源於3億6千萬年前的泥盆紀,現存僅2屬3種,分別是隱鰓鯢屬的美國大鯢和大鯢屬的中國大鯢、日本大鯢。
二、冬眠論述
娃娃魚會冬眠。娃娃魚是變溫動物,體內沒有自身調節體溫的機製,不能像哺乳動物和鳥類那樣穩定的調節自己的體溫,使體溫保持在同一水平,9~10月隨著氣溫降低活動量開始減少,冬季則深居於洞穴或深水中的大石塊下冬眠,冬眠時間最長可達6個月,翌年3月隨著氣溫上升逐漸恢復活動。
三、生活習性
1、環境:娃娃魚喜棲息在低海拔地區溪河深潭的巖洞、石穴中,尤以灘口的洞穴中最常見,白天臥於洞穴內很少活動,夜間外出覓食,夏秋季也有白天上岸覓食或曬太陽的習性。
2、食性:娃娃魚是肉食性動物,視力不好,主要通過嗅覺和觸覺捕獵,還能通過皮膚上的疣粒來感知水中的震動,食量甚大,食物包括魚類、甲殼類、兩棲類、小型節肢動物等。
3、繁殖:娃娃魚是卵生兩棲動物,繁殖季節5~9月,產卵盛期7~9月,夜間產卵,尤喜在雷雨夜晚產卵,一次可產卵數百枚,產卵後雌性離去或被雄性趕走,雄性獨自留下護卵。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5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