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釣魚技巧大全:高效釣具與裝備全指南

物種論述海蜇是重要的海洋經濟品種,別稱石鏡、水母等,在生物分類學上屬於動物界、刺胞動物門、缽水母綱、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屬的統稱,食用歷史可追溯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晉代,也可供藥用,味甘、鹹,性平,具有清熱平肝、化痰消積、潤腸安胎

一、物種論述

海蜇是重要的海洋經濟品種,別稱石鏡、水母等,在生物分類學上屬於動物界、刺胞動物門、缽水母綱、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屬的統稱,食用歷史可追溯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晉代,也可供藥用,味甘、鹹,性平,具有清熱平肝、化痰消積、潤腸安胎等功效。

二、形態特症

海蜇是一種大型水母,體呈鈴形、倒置的碗形或傘形,下傘面(凹入的一面)中央有垂唇,垂唇的遊離端為口,傘邊緣有一圈觸手;內傘有許多圍繞胃腔作同心圓環、覆瓦狀排列的環肌;內側一翼片較大,稱作主翼,外側翼片較小,稱作副翼,在各翼皺褶上著生許多小指狀和紡錘狀附屬物,並有許多小吸口和觸指;成體一般乳白色。

三、生活習性

1、環境:海蜇是暖水性動物,生長繁殖於半鹹淡水、泥沙底質的沿海河口淺水區,不擅長遊泳,常需要借助風、浪、水流等移動,也可通過收縮外殼擠壓內腔中的水緩慢移動。

2、食性:海蜇是肉食性動物,主要以浮遊動物、小型甲殼類、多毛類、小型魚類等為食,主要靠發達的觸手捕食,觸手上面佈滿瞭有毒的刺細胞,獵物被蜇後會迅速麻痹而死。

3、繁殖:海蜇既可無性生殖,也可有性生殖,無性生殖最主要的形式是出芽生殖,也能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無性生殖,有性生殖的生殖細胞來源於間細胞,間細胞再形成生殖腺。

四、代表品種

1、海蜇:海蜇是海蜇屬的指名物種,別稱石鏡、水母等,我國北起遼寧、南至福建均有分佈,尤以東南沿海產量最大,多棲息在河口附近及海灣,8~9月間成群浮遊於海面。

2、黃斑海蜇:黃斑海蜇是常見的一種海蜇,外形和海蜇頗為相似,區別在於黃斑海蜇外傘部表面有很多短小而尖硬的疣突,並有黃褐色小斑點,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

3、沙海蜇:沙海蜇是常見的一種海蜇,個體較大,傘徑25~60厘米,最大可達1米,外傘表面光滑,中膠層厚而硬,質量和經濟價值略遜色於海蜇,我國沿海地區均有分佈。

4、棒狀海蜇:棒狀海蜇是常見的一種海蜇,個體小,傘徑4~10厘米,傘高5厘米,外傘表面光滑,沒有生殖乳突,肩板小,絲狀附屬物不發達,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5138.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