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魚:保護魚類,釣魚技巧與釣具精選

物種論述文昌魚是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別稱蛞蝓魚,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頭索綱、文昌魚目、文昌魚科、文昌魚屬動物的統稱,常見個體40~57毫米,最大個體可達100毫米,看起來雖然不起眼,但卻是無脊椎動物進化脊椎動物的中間物種

一、物種論述

文昌魚是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別稱蛞蝓魚,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頭索綱、文昌魚目、文昌魚科、文昌魚屬動物的統稱,常見個體40~57毫米,最大個體可達100毫米,看起來雖然不起眼,但卻是無脊椎動物進化脊椎動物的中間物種,更是脊椎動物共同的祖先。

二、保護級別

文昌魚是國傢二級保護動物。文昌魚在世界各地的分佈數量都不大,唯有在我國沿海地區分佈較廣泛,但因棲息環境遭到破壞文昌魚的資源量在逐年下降,為瞭保護這一物種我國已將文昌魚列入《中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Ⅱ級,未經許可私自捕撈、售賣野生文昌魚都屬違法行為。

三、分佈範圍

文昌魚主要分佈在熱帶和溫帶的淺海中,尤以北緯48°至南緯40°之間的沿海地區最常見,例如地中海、馬來西亞、日本、北美洲海岸等地都有出產,我國廈門、北部灣、煙臺、威海、青島、昌黎、合浦等地沿岸淺海均有分佈,常見的有白氏文昌魚、加州文昌魚、瓦氏文昌魚等。

四、生活習性

1、環境:文昌魚是喜暖性動物,對底質要求嚴格,通常僅局限在有機質含量低的純凈粗砂和中砂中,白天半截身體躲在沙礫之中,在陽光下搖搖擺擺,晚間離開沙窩到水面活動。

2、食性:文昌魚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浮遊生物、矽藻、高等植物碎屑等為食,攝食方式屬於被動式,從攝食方式上看也說明瞭文昌魚的低級性,在進化等級中要低於脊椎動物。

3、繁殖:文昌魚是雌雄異體動物,生殖腺附生於圍鰓腔兩側的內壁上,每年6~7月產卵,產卵多在傍晚進行,卵小且含卵黃少,雌性一生可以繁殖3次,尤以最後一次產卵最多。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5781.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