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餌料溶散技巧:精準控製投放時機

雪花粉的加入能加快餌的溶散,減少餌溶散時間。反之,多加拉絲粉、多揉、多搓則能使餌更黏、增加餌溶散時間。

比如剛剛學習懸垂釣的時候,並沒有註意餌料狀態的概念,倒一點餌料在盆裡一半浸在水裡,一半是幹粉,垂釣時就照著不幹不濕的中間捏一點,搓幾下就開釣。

不過常常聽見其他釣魚人說,他開的搓餌可以保證是由外至內一層層化開的。搓餌入水後由外至內逐層化開,是餌入水後的一種理想狀態。

試驗瞭幾次,就是沒有這樣的效果。餌料搓好,丟入水中,四十秒鐘後用手輕輕碰之,全然化完瞭沒有餌芯!而有的人卻能做到層層化開,四十秒鐘後,輕輕碰之,鉤子上仍然有餌芯。餌料一樣,使用的人方法不一樣,自然不一樣。

一、搓餌形狀控製:

控製餌的狀態不僅要註意從餌的搭配上考慮,在上餌手法上也能完成控製問題。

除此之外,手上餌還有控製溶散的辦法。

二、延長餌融散時間的手法:

餌比較鬆散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多搓幾下,增加餌的融散時間。

將餌搓成圓形,可以延長餌的融散時間。

從餌團中分一塊出來,加以搓揉,可以延長餌的融散時間。

用力搓餌上鉤。

三、縮短餌融散時間的手法:

將餌搓成一頭大的形狀,水滴型。

將餌搓成一頭封死,一頭不搓的形狀。

輕輕搓餌,掛餌上鉤。

講到搓餌,這是垂釣中的一門藝術。有的釣友搓餌搓得像做蛋糕一樣用心,而有的則隨隨便便,就像在玩泥巴。其實,搓餌的技巧不僅能決定你的魚口大小,更能決定你是否能夠享受釣魚的樂趣。

記得我剛開始學搓餌的時候,那真是手忙腳亂,不知從何下手。後來慢慢摸索出一些門道,發現搓餌的技巧還真不少。

搓餌要掌握好力度。力度太大,餌容易碎;力度太小,餌又不容易形成結構。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操作中慢慢摸索,找到最合適的力度。

搓餌的時間也要掌握好。搓得太久,餌會變得過於黏稠,導致魚不吃;搓得太短,餌又沒有形成良好的結構。這就需要我們在搓餌時,要觀察餌的變化,適時停止。

再來,搓餌的形狀也很重要。搓成圓形的餌,容易讓魚從中找到食物;搓成水滴型的餌,則能夠讓魚感受到食物的誘惑。這就需要我們在搓餌時,要根據不同魚種的習性,來決定搓餌的形狀。

最後,搓餌的技巧還與餌料的搭配有關。有的餌料加入雪花粉後,能夠讓餌快速溶散;而有的餌料加入加拉絲粉後,能夠讓餌更黏稠,延長溶散時間。這就需要我們在搭配餌料時,要根據不同的魚種和釣場情況,來選擇最合適的餌料。

以下是一個簡單的搓餌步驟表,供大家參考:

1. 將餌料倒入盆中,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

2. 根據餌料的性質,決定是否加入雪花粉或加拉絲粉。

3. 用手攪拌餌料,使餌料形成一定的結構。

4. 根據需要,決定搓餌的形狀和大小。

5. 將搓好的餌料上鉤,準備開始垂釣。

掌握搓餌技巧,對於垂釣來說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了搓餌的技巧,我們才能夠在釣魚過程中,更好地與魚類溝通,享受釣魚的樂趣。

當然,搓餌這件事,還是要多練習、多摸索,才能夠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方法。希望以上分享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大家垂釣愉快!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7727.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