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浮力:超載不沈的秘密武器。

在不同的雜志有幾位作者都說到瞭剩餘浮力及其在調漂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對阿基米德原理的學習,我對剩餘浮力有瞭一些認識和理解。為瞭概念的清晰和求得認識的統一,談談個人淺見,供大傢研討。

一、在什麼條件下,剩餘浮力是一種向上的牽引力。

一般認為,剩餘浮力就是定調目時漂尾露出水面部分的浮力,是一種向上的牽引力。當魚兒吞餌拉動墜子向下運動時,剩餘浮力給予魚兒一個向上的作用力,這對釣魚當然就有瞭影響。

阿基米德原理告訴我們:部分或全部浸於靜止流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物體所排開的這部分流體所受到的重力。應用阿基米德原理,可以這樣理解:魚兒向下拉動鉛墜和魚漂,魚漂下沈,魚漂原先露出水面的示標桿有一部分浸入水中,排開一定量體積的水,也就增加瞭浮力。這個浮力就是剩餘浮力變來的,或者說,在這個條件下,剩餘浮力就變成瞭向上的牽引力。

這個牽引力的大小決定於魚向下的拉力的大小而不是決定於剩餘浮力的大小。因為即使剩餘浮力很大,但魚兒下拉力量較小,例如隻能將示標桿下拉1厘米,那麼,這1厘米高示標桿排開水的體積是多少相應增加的浮力也就是一個定數。與總的剩餘浮力是多少沒有什麼關系。兩支結構相似的魚漂,一個剩餘浮力大,一個剩餘浮力小,魚兒用相同的力下拉魚漂,兩支魚漂對魚兒向上牽引力是相同的,而並非剩餘浮力大牽引力就大。

為什麼粗尾漂較“沈穩”而細尾漂較“賊”呢?應用阿基米德原理很好解釋。魚兒用相同的力下拉魚漂時,兩種漂新增加的浮力應相等,即兩種漂排水體積應相同。漂尾粗的截面積較大則位移較小,表現“沈穩&rd角的;漂尾細的截面積較小則位移較大,表現“賊&rdqu;。兩種漂在相同力的作用下雖然位移不同,它們對魚兒的向上牽引力卻是相同的,並非粗尾漂剩餘浮力大對魚兒向上的牽引力就大些。

兩支粗細相同的漂尾在相同的下拉力作用下,位移是相同的。“沈穩&rdqu;或“賊&rdqu;的表現也就相同。

二、什麼條件下,剩餘浮力不是向上牽引力。

當魚兒沒有吞餌下拉墜子和魚漂時,具有剩餘浮力的示標桿露出水面,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沒有排開水的體積,就不具有浮力,就絲毫沒有向上的牽引力。這時,鉤餌懸浮也好,臥底也罷,子線鬆馳也好,繃緊也罷,與剩餘浮力毫不相幹。

魚吞餌斜向上拉動墜子,魚漂上送。具有剩餘浮力的露出水面的示標桿仍然露出水面,不排開水的體積,魚漂的浮力絕不會增大,這時,剩餘浮力也不是向上的牽引力。依據阿基米德原理,同樣的向上的力使細尾漂上升距離大而粗尾漂上升距離小。為什麼上升距離不同,用剩餘浮力是無法解釋的。

剩餘浮力能否決定釣組的靈鈍狀態呢?

兩支相同的魚漂都半水調5目,剩餘浮力就是一樣的。如果一支掛餌後釣2目另一支掛餌後釣6目,那麼,大傢都明白前者屬於釣靈敏狀態後者屬於釣遲鈍狀態。決定靈鈍狀態的不是剩餘浮力而是釣組與調目之間的距離或者說調目釣目差。調目數減釣目數數值越大,說明掛餌後示標桿入水體積越多,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排開水越多,增加的浮力越大,向上牽引力越大,釣餌懸浮越多,釣組也就越靈敏。簡言之,調整釣組的靈鈍狀態就是調整調目釣目差,而不是調整剩餘浮力大小。

對於剩餘浮力及其作用的認識,隻有充分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才能認識準確,而且我認為應該特別註意和強調剩餘浮力變成“向上牽引力&rdqu;的具體條件。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9664.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