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觀魚,釣友晉級之道

水面觀魚,釣友晉級之道

方法一:以泡觀魚

方法一: 以泡觀魚

  大多數魚類在水下吞食時都要從肚裡排出空氣,由此產生氣泡升出水面,給漁者帶來瞭水下信息。據多年觀察分析得出以下結論,供大傢參考。

  鯽魚泡。一大一小兩泡,大的冒出後緊跟一小泡。大泡如有豌豆大,魚在半斤以上。

  鯉魚泡。一主泡緊跟一團小泡。如主泡有大指頭大,魚在三四斤左右。不過因鯉魚有在淤泥裡拱食習性,也表現為一路雜泡移動,或間或向前升起團泡。

  草魚泡。一團碎泡,泡出水面還炸開。泡有碗口大,魚約三斤左右。

  其他魚類未有研究,不敢妄談。

  以上舉的是一般二三米水深的情況下是如此,深淺不同冒泡的大小與魚大小的關系也會不同,同一大小的魚,深水冒出的泡會大些。

  水面冒出的泡不全是魚吞食的氣體,還有腐殖質放出的如沼氨等氣體,如何判斷呢?其他氣體表現為以下幾種,一是同一點上間斷多次冒泡;二是泡形多為零星大泡;三是泡大小主次不分;四是塑料薄膜口袋聚集的空氣多為急速上升的大泡。

方法二:以水色觀魚

以水色觀魚

  小池小塘小庫,尤其是精養池,觀其水色可知其主體魚類和魚的多少。大庫大河就難以判斷瞭。當然,大庫江河有庫叉河灣等局部水域,也可觀知一二。

  青綠水色,或稱綠豆湯色,多是鯽鯉為主。

  黃渾水色,多以草魚為主。

  在江河大庫,離岸較遠的清亮靜水下面多有鳙鰱。叉灣綠濁水下多鯉鯽,凸色青綠緩流水下有草魚徘徊。

方法三:以水草觀魚

以水草觀魚

  水邊水花生等雜草尖被啃斷,有草魚光顧,根據水草被啃食的深淺可判斷草魚大小。也可據斷草傷口癒合的程度推測草被啃過的時間。

  水中立草搖動的程度和狀態,觀察是何種魚類。獨草輕搖多是鯽,獨草彈動多為草,片草輕搖多為鯉。

方法四:以糞便觀魚

以糞便觀魚

  在水邊留下糞便的目前看到隻有草魚。筒狀短節帶綠色的草魚糞便,因其有纖維質短時不易化散,其他魚類即拉即散,所以不見。可根據草魚糞便的粗細推斷其魚大小。小指粗的糞便魚有五斤左右,大指粗的十斤上下

方法為 日常經驗總結,大傢不防一試!中國釣魚人網

進階觀察技巧

  觀察水面氣泡的形態與規律,不僅能判斷魚種與大小,更能預測其捕食動機。比如連續短促的細泡,多為小型魚類的快速啄食;而緩慢、間斷的大泡,則暗示著大魚在悠閒啜食。大傢不妨嘗試在釣餌周圍撒些麵粉,麵粉沉降後產生的細小氣泡,能更清晰地呈現魚類的活動軌跡。

  水色變化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比如在春末夏初,水色由黃轉綠,往往意味著草魚群體開始覓食水草;而秋末冬初,水色由綠變清澈,則可能表示大魚正往深水區洄游。掌握水色變化的規律,就像掌握了魚群的行蹤圖。

實戰應用案例

  曾經有位老釣手,在一片荒僻的塘口發現水面偶爾冒出些零星大泡。起初他認為是魚群在啄食,但仔細觀察後發現,泡的出現沒有任何規律,時而這處時而那處,還有時幾乎不冒。老釣手心中一驚,隨即想起當地有種習性奇特的泥鳅,會在塘底翻騰時產生氣泡。他試著用蚯蚓作餌,沉底釣,果然鉤上條大泥鳅。這次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觀察水面氣泡不能只看表面現象,要結合當地魚情水情综合考虑。

  還有次,他在一片青綠水色的水域垂釣,水草頻頻被啃食,但總感覺釣不到魚。後來他發現,水草被啃的傷口雖多,卻都是些小口子,這讓他意識到塘中有大量小鯽魚。他換了更細小的餌料,並在釣點周圍掛上小麵粉,結果鯽魚蜂擁而至,大半天鉤了二十多條,雖然每條都不大,卻也足夠滿足他釣魚的興致。

小傢伙的觀察筆記

  記得有一年夏天,我在家鄉的小河邊釣魚,那時候河水黃濁,水色看起來像是草魚的領地。但釣了半天,釣餌下去沒有反應,水面也沒有什麼動靜。我靜下心來,仔細觀察水面,發現上游方向有時候會冒出一串串短促的細泡,像是有人在遠處扔小石子。我疑惑地走過去,發現是些小鴨子在河邊嬉戲,用腳刨水產生了氣泡。這次經歷讓我明白,觀察水面不能光看顏色,還要看周圍環境,否則容易產生誤判。

  後來有一次,我在一個精養塘垂釣,塘水清亮,水色碧綠,看起來像是鯽魚鯉魚的天下。我準備好釣餌,剛把鉤放下去,水面就冒起了一串串大泡,還帶著細碎的小泡。我心中一喜,以為鯽魚上鉤了,趕緊收線,結果鉤上的卻是條老鯉魚,因為鯉魚喜歡拱泥,吃食時會產生大量氣泡。這次經歷讓我學會了分辨不同魚類的氣泡特徵,也讓我更加重視觀察水面的細微變化。

老釣手的經驗分享

  我有位老師傅,他說自己觀察水面的能力是一天一天累積出來的。他小時候家裡附近有條小河,他經常去河邊玩,久而久之就對水面氣泡的變化非常敏感。他說,他只需要看一眼水面氣泡的形態和規律,就能大致判斷出是什麼魚在吃食,甚至能判斷出魚的大小。他給我舉了個例子,說有一次他在河邊看到水面冒出一串串大泡,泡與泡之間的間隔時間很長,而且泡的形態像是一個個小碗倒扣在水面上。他根據這種氣泡的特徵,猜測是條大草魚在吃食,於是他就把釣餌放在冒泡的位置,果然不久就鉤上條十幾斤的大草魚。這次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觀察水面的能力是通過長期實踐累積出來的,只要肯花時間觀察,就一定能掌握這門技巧。

  老師傅還告訴我,觀察水面氣泡時,要特別注意那些不規則的氣泡,比如同一點上間斷多次冒泡,或者泡形多為零星大泡。這種氣泡往往不是魚類吃食產生的,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比如水底有腐殖質分解產生的氣體,或者有人扔塑料袋產生的氣泡。如果遇到這種氣泡,就要小心判斷,避免產生誤判。

結語

  水面觀魚,看似簡單,實則深奧。它需要釣者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經驗和一定的判斷能力。但只要肯花時間學習和實踐,就一定能掌握這門技巧,從而提升自己的釣魚水平。當你能在水面觀察到魚類的活動跡象時,你就離成功更近了一步。記住,觀察水面的能力,是每一位優秀釣友的必备技能。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9875.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