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鯉星夢三部曲”

釣魚人追星釣鯉魚三部曲

鯉魚分佈之廣,幾乎所有淡水中皆有它的蹤影。它食性雜,生長周期快,適溫性較強,是比較容易被釣取對象魚之一。俗語有云:「鯉魚是淡水魚中的萬能俠」,這話可不是吹牛,鯉魚那好相食的習性,讓無論是山塘還是江河水域,只要有水草和泥沙,它就能安家落户。老輩釣手常說:「鯉魚見到麥粒當然餓,聞到蚯蚓也覺香」,這話道出了鯉魚的食性真相。

何謂追星釣鯉魚?因鯉魚時常用嘴拱河底腐殖質覓食有機物,故有「清道夫」之譽。鯉魚覓食時常使水面出現大小不等成片魚星,魚星的大小與魚成正比,魚星大魚就大,反之亦然。追星釣,即是不用做窩,根據看見鯉魚星拋鉤餌,以此誘魚咬鉤。若想釣有所獲,必須遵循釣鯉三部曲,缺一不可。

釣餌:五味雜陳的誘餌學

鯉魚屬雜食性魚類,葷素皆食,具體講,可用植物餌和動物釣取。如是用植物類餌,可用煮開裂的玉米粒、小麥粒,亦可用面團、米飯粒、紅薯;動物類:可用蚯蚓、白蟲、蟋蟀、螻蛄、蚱蜢、河蝦等。不同地域的釣手對餌料也有獨特的理解,比如廣東釣手喜歡用甜餌,江浙地區偏好麥香餌,北方人則更傾向於用河蝦。有次我聽一位廣東老釣手講:「鯉魚見到紅薯就瘋,但紅薯要煮得軟糯才最有效果」,這話不假,煮軟的紅薯在水中散發的氣味能吸引鯉魚遠距離趕來。動物餌中,蚯蚓是鯉魚的硬菜,無論是夏天的蚯蚓還是冬天的冰蟲,鯉魚都吃得很起勁。有位釣友總喜歡帶蟋蟀去釣鯉,他說:「蟋蟀的叫聲能引來鯉魚,這是鯉魚的天性」,確實如此,蟋蟀在水面跳動的聲音能讓鯉魚覺得有食物在附近。

餌料的使用還有一個講究,就是「對水調餌」。比如在酸性水體中,鯉魚對麥香餌更敏感;在鹼性水域,則用玉米餌更為適合。有次我在山塘釣鯉,見到一位老釣手用紅薯加少量麥麵調製餌料,他說:「這樣調的餌在酸性水體中效果特好」,果然,不到半小時就釣到了一條兩斤多的鯉魚。這就證明了,調製餌料不能一成不變,要根據水體情況靈活應變。

釣具配備:精準穩固的戰利品

釣竿,最好選用質地較好8~10米的硬調竿,長竿既可釣近又可釣遠;線可略粗一些,用3~5號線,線長為竿長2/3或更短一些為宜;鉤用伊勢尼7~10號即可;墜應略重;以立標為好,其浮力應大於墜、餌、鉤重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出釣前,必須將釣組在水缸內或其他容器中調試好,讓鉤背剛觸底即可。有次我見到一位釣友沒調試好釣組,結果鉤落水後歪了,鯉魚咬鉤後,鉤尖還沒完全刺入魚嘴,魚就逃走了。這就說明了,釣具調試是釣魚的基礎,不能馬虎。

釣具的選擇還要考慮水體情況。比如在流水中,釣竿要選硬調的,因為流水中的鯉魚力量較大,硬調竿才能更好地控制魚;在靜水塘中,可以選中調竿,因為靜水中的鯉魚力量相對較小。線的粗細也要根據鯉魚的大小來決定,如果只釣小鯉魚,線可以細一些;如果要釣大鯉魚,線就要粗一些。我有一位釣友總喜歡用細線釣鯉魚,他說:「細線能讓鯉魚覺得沒有壓力,更容易咬鉤」,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也要注意,細線容易被斷,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施釣及遛魚:靈活應變的釣魚心法

追星釣鯉,其前提必須有鯉魚星,而不是無的放矢。追星大體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小範圍內多點同時出現很多鯉魚星,說明此處鯉魚密度大,你可在這裡開辟陣地迂回施釣;二是在水體流動處,通常鯉魚遊動範圍較大,大多逆水而上,但也有順水而下,若在此處追星釣鯉,既耗時又消耗體力,流水你也可以定點守候,主要釣「路過」魚。鯉魚常常要經數次試探,才決定咬鉤。此時在浮標上的反映是小幅度的上下點動,而後是緩緩下沈,遇此信號,應不失時機地提竿將魚鉤牢。

需要註意的是,無論在小範圍和長距離追星釣,拋投鉤一定要註意「提前量」,這是追星釣鯉的關鍵。必須依據水體深淺、水流速度、對魚的遊速、方向,有一個準確分析判斷,要求鉤餌落底時應在鯉魚視線範圍之內。有次我在江邊追星釣鯉,見到一位釣手總是拋遠了,結果鉤餌落水後鯉魚根本沒看到,自然沒有咬鉤。我就提醒他:「你要根據水流調整提前量,這樣鯉魚才會看到餌」,他聽了建議後,果然釣到了幾條鯉魚。

追星釣鯉魚,通常立夏至霜降均可釣,盛夏時節釣早晚,處暑至寒露全天候皆好釣,秋高氣爽,氣溫在25~28度尤為好釣。遛魚:通常個體在1000克以上的鯉魚應考慮遛魚。當更大鯉魚吞鉤後,往往會向深水處逃竄,這時釣手應沈著、冷靜,緊握手中竿,讓線繃緊彎成弓狀。當大魚沖撞力較大,你可隨魚前行方向迅速跟進幾步,但竿始終不能放鬆,必要時將竿線再度繃緊。特別提示:追星釣鯉因流動性大,其體能消耗較定點較大,身體虛弱者慎用此法。

釣鯉魚雖然講究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耐心和觀察力。只要你能夠靈活應變,掌握好釣餌、釣具和施釣的技巧,就一定能釣到心儀的鯉魚。別忘了,每次出釣後都要好好欣賞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因為這不僅是釣魚,更是一種生活的享受。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9987.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