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肉誘魚,效果顯著!
熟肉誘魚,這話可不是吹牛,在山野間、溪流邊,多少釣友靠著這招撈得滿滿的魚。說起來,這熟肉釣魚的藝術,其實簡單又實用,只要弄明白幾個關鍵點,保證釣竿不斷揮舞。別看是家常菜,裡面的門道多著呢!
熟肉 VS 生肉,誰更厲害?
有些釣友覺得生肉才正宗,其實熟肉也有獨特魅力。生肉雖然鮮活,但容易發散氣味,而且有點滑溜,魚鉤不容易掛牢。熟肉呢,雖然口感變了,但氣味更持久,魚一聞到就來,還不容易脫鉤。特別是炒過的豬肉,那香味,保證讓魚難以抗拒。所以啊,熟肉效果不比生肉,甚至有時候還更勝一籌。豬肉釣魚,選擇沒有註水的豬肉瘦肉部分最為理想,肥肉雖然香,但容易污染水域,而且魚吃起來沒那麼有滿足感。
肉條大小,因魚而異
肉條大小,得看釣的魚有多大。魚小了,肉條太大就沒用了;魚大了,小肉條又吃不飽。一般來說,根據目標魚個體大小,切成0.3-0.8厘米見方,長度1-1.5厘米的長條備用。這大小,就像小籠包一樣,不大不小,剛剛好。如果是釣生肉,可以稍微大一點,因為生肉比較水,容易縮水。但熟肉就不同了,熟肉比較乾燥,所以切成這樣的大小最為合適。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熟肉比較容易穿鉤,不像生肉那樣滑溜,一不小心就從鉤上滑脫了。
魚鉤選擇,講究實用
魚鉤選擇,也是一個關鍵。魚鉤太大,魚吃起來費力,容易丟掉;魚鉤太小,魚鉤容易被咬斷。所以,得根據魚的個體大小選擇相應大小的魚鉤。如果是1斤以上10斤以內的魚,建議使用伊勢尼鉤型6-9號帶倒刺的魚鉤即可。這種鉤子,鉤頰長,掛飯穩,倒刺又牢固,魚不容易跑。像穿蚯蚓那樣穿入瘦肉條,微露鉤尖即可。這樣,魚吃飯的時候,能夠順勢把肉條吸進去,不容易掉。如果肉條比魚鉤長的話,可將長出的部分重疊堆積在鉤柄處,這樣既能保證肉條不脫鉤,又能增加吸引力。掛好肉條,把釣組投入水中,釣魚的樂趣就開始了。
釣組調整,靈活變通
釣組和調漂方法,跟平時用面餌或者蚯蚓垂釣時一樣就可以。不過,如果是垂釣水域小魚多,那就可以用跑鉛釣法排除小魚幹擾。跑鉛釣法,就是讓鉛餅離底一段距離,這樣小魚就不容易吃飯,大魚還能正常吃飯。這個方法,就像隔靴撫膚,雖然不能完全排除小魚的干擾,但至少能大大減少小魚的影響。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讓釣組更加靈活,魚有動作的時候,能夠更快地感應到。
戶外野釣,熟肉更佳
日常垂釣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戶外。自然水域野釣的過程中,可以使用熟豬肉作為釣餌垂釣。很多原生魚類對於食物並不挑剔,隻要是動物蛋白質或者是優質的植物纖維都可以作為釣餌。熟豬肉是可以釣魚的,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在日常垂釣的過程中,確實也有人會這麼去做。在山野間,一個釣友,拿著一個小鍋,裡面煮著香噴噴的熟豬肉,坐在溪邊,悠閒地垂釣。這樣的畫面,既生動又實在,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熟肉釣魚,有幾個小貼士
熟肉釣魚,雖然簡單,但也有些小貼士。肉條要切得薄,這樣魚容易咬斷,也容易吞食。肉條要新鮮,不要存放過久,否則會失去香味,魚也不會吃。 ,釣餌要適時添加,不要一次掛太多,否則魚會飽和,不會再吃。另外,還要注意水溫,水溫低時,魚的活性差,吃飯不积极,這時候可以選擇香味濃郁的肉條,吸引魚的注意力。還有,要耐心等待,魚吃飯的時候,有時候會很慢,這時候不能急躁,要靜心等待,一旦有魚吃飯,就能夠立刻感應到。
各地釣友的經驗分享
各地釣友,對於熟肉釣魚,都有自己獨特的經驗。有個來自山東的釣友,就喜歡用炒熟的豬肉末,拌上一些麵粉,做成小球,掛在鉤上,說是這樣的釣餌,魚吃起來更香。還有個來自廣東的釣友,喜歡用煮過的豬肝,切成小塊,掛在鉤上,說是這樣的釣餌,大魚特愛吃。這些經驗,雖然來自不同地區,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熟肉釣魚,效果顯著!
熟肉釣魚,環境保護是關鍵
熟肉釣魚,雖然好玩,但也要注意環境保護。魚餌用完後,要及時收回,不要丟棄在水裡,否則會污染水域,影響魚的生長。還有,要遵守釣魚規則,不要過度捕撈,要保護魚類資源。熟肉釣魚,不僅能帶來樂趣,更能讓我們體會到自然之美,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熟肉釣魚,是一種簡單又實用的釣魚方法,適合各種釣友。只要掌握好技巧,就能夠撈得滿滿的魚,體驗釣魚的樂趣。記住,熟肉誘魚,效果顯著!在山野間,在溪流邊,用熟肉釣魚,享受自然的饋贈,這才是釣魚的真諦。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