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要素助你釣大鯽

有瞭這9要素,保你釣得大鯽魚 有瞭這9要素,保你釣得大鯽魚。在釣取大鯽時,我們所需要的是什麼?我們用九個字來說明,那就是\"遠、深、草、風、晴、早、靜、香、活\",根據我和釣友的垂釣經驗,這九點是易獲大鯽的重點要素。它們所代表的又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說說:

遠、深、草:水域的三大要素

遠、深、草,此三字指垂釣水域而言。離水邊較近、極少有人光顧、有水草,或近岸邊有陡坎等較淺水域,間或也能釣到300克左右的大鯽魚,但機會一般較少。在經常有人垂釣的河溝、池塘等水域,或人多噪雜,或水邊有路道;或魚被釣驚,欲獲大鯽魚也不宜離水邊較近。若離水邊較遠、較深的水域有水草,佈窩萬萬不能錯過,因為此處隱蔽性好,餌料豐富,大鯽魚尤愛在此活動覓食,於此下鉤,故易獲大鯽魚。依據魚類有避熱趨蔭,避寒趨暖,適應環境的本能,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天,要想釣獲大鯽魚,也隻有在遠、深、草的水域垂釣,才能奏效。

風、晴、早:天氣的三大要素

風、晴、早,前兩字指垂釣時的天情,\"早\"字,指垂釣時間。根據垂釣經驗認為:易獲大鯽的最佳天情是,春、夏、秋三季有3~5級的東風或東北風的晴日,冬季則為4級以下的南或偏南風的晴日。因此時的風情天氣,氣壓較高,水中溶氧充足,魚類攝餌活躍,易獲大鯽是毫不奇怪的。

從我釣魚記錄中還可看出,易獲大鯽的最佳時間,籠統地說,春、夏、秋三季,則為早晨的6時左右至9時之前,傍晚不如早晨。此三季早晨的釣獲量一般是傍晚時的2~3倍,有時甚至更多,釣獲300克以上大鯽的數量比例基本相同。我分析主要原因是早晨的溫度差、一般來說是當日較小的,而且早晨空氣涼爽和清新,特別在晨風的作用下,新鮮的氧氣必然註入水中,魚類覓餌自然比傍晚積極,這是早晨易獲大鯽的關鍵因素。冬季易獲大鯽的時間比其他三季稍遲一些,但下午不如上午。

靜、香、活:釣餌與環境的三大要素

靜、香、活,\"香、活\",指釣餌而言。釣餌必香,不香則活。常規釣魚如此,釣大鯽更應如此。恕不贅述。\"靜\"指垂釣時的環境而言。保持釣場安靜,是最基本條件,釣到大鯽時,釣者、觀者切忌忘乎所以,高聲喧嘩。

順帶說一句,釣者應能比較準確地識別大鯽魚星,在思想上做好及時提竿的準備,特別竿梢較硬不能提竿過重,以防拉豁魚嘴,功虧一簣。

實戰經驗分享:如何應用這九要素

我有一個老釣友,姓李,大家都叫他阿李。這個阿李釣大鯽有他一套獨門秘訣,那就是把這九個要素玩得透透的。有次我們一起去了一個新塘,那塘水廣水深,水草茂密,正是\"遠、深、草\"的完美天候。當時天氣晴朗,吹著輕輕的東風,正是\"風、晴\"的佳時。我們選了一個陰涼的早晨下鉤,四周安靜,沒有半點噪音,這正是\"早、靜\"的條件。最後,阿李用的餌是自製的香餌,加上活蚯蚓,這就是\"香、活\"的精髓。結果呢?我們一個上午就釣到了十幾條大鯽,其中最大的一條有1.2公斤,這就是實力,這就是經驗的積累。

釣大鯽的細微之處

釣大鯽,光有這九個要素還不夠,還要細心觀察,靈活應變。比如說,水草多的地方,要選水草稀疏的地方下鉤,因為魚喜歡在草縫中覓食。又如,風大的時候,要選背風處下鉤,因為風大水動,魚不喜歡在動水中覓食。再如,餌要適時調整,春天魚活性差,要用人工餌引誘;夏天魚活性好,可以用活餌;秋天魚臨近冬眠,要用人工餌補充營養;冬天魚活性差,要用活餌溫和刺激。

最後的話

釣大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經驗積累,需要細心觀察,需要靈活應變。有了這九個要素,再加上你的智慧和耐心,保你釣得大鯽魚,樂在其中!記住,釣魚,不僅是釣魚,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與自然相處的智慧。所以,放輕鬆,享受釣魚的過程,大鯽魚自然會湊上來的。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0218.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