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魚誘餌,巧用雞腸,靜待美味上鉤。”

一個專釣鱔魚的釣魚土方法。網絡轉載一釣友發表的。我自幼就喜歡和父親一起去河溝裡捉魚捕蝦的,在捕捉的過程中,兩個人充滿瞭歡笑和樂趣,讓我至今還很懷念。幼時野塘河溝要比較多。父親喜歡去釣黃鱔,常常就拿一個佈袋,幾把鋼絲鉤長約40公分,鉤頭大小不一,這要根據鱔洞的大小看情況使用的。父親帶著我在田野、河溝、稻田中尋找鱔洞。我們一天下來的收獲常在4到5斤。可就是會比較累。後來我見父親在夜晚釣鱔魚,這種方法省事多瞭,現在就介紹給廣大釣友,以祭於我對父親的懷念。

鱔魚誘餌的製作要領

要釣鱔魚,誘餌的選擇可是關鍵中的關鍵。俗話說得好,「魚兒爭食,餌為王」。這鱔魚啊,食性雖然比較刁鑽,不過對於血腥味或是腐敗的味道卻是來者不拒。怎麼樣才能做出既省錢又有效的誘餌呢?老輩釣手們早就有了一套獨門的秘訣。這裡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怎樣用雞腸做成引誘鱔魚上鉤的絕佳餌料。

先拿1毫米左右厚的白鐵皮,把它剪成長約1.5厘米,寬約0.5厘米的菱形狀,然後在菱形中間打一小孔,用來穿線的。再剪若幹個並修磨好菱形兩頭尖角,這樣的設計,一來可以增加餌料的表現面,二來也能讓它更貼合鱔魚的口型。接著,找長度在0.8到1米左右的細竹梢若幹,這竹梢要選擇剛好能插入泥土的,太細容易斷,太粗又難以插入。用細尼龍線把竹梢與菱形鐵皮連接好,線的長度在1米左右為好,太長容易亂,太短又影響釣點的選擇。

菱形鐵皮上穿的是什麼呢?自然是青蚯蚓了。青蚯蚓可是釣魚人的老朋友,對於鱔魚來說更是難以抗拒的美食。怎樣讓青蚯蚓更貼合誘餌的設計呢?這裡有個小貼士,可以把青蚯蚓切成小段,然後分別穿在菱形鐵皮的兩頭,這樣既能增加餌料的體積,也能讓鱔魚更容易咬到。

巧用雞腸,提升釣效

雞腸,這可是釣鱔魚的絕佳餌料。雞腸腥味十足,正是鱔魚最喜歡的味道。怎麼樣利用雞腸呢?要選擇新鮮的雞腸,這樣的腥味才足。接著,把雞腸洗淨,然後切成小段,每段約2到3公分長。然後,把這些雞腸段穿在釣鉤上,可以一個釣鉤穿一個,也可以一個釣鉤穿幾個,這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穿好後,可以把釣鉤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時間,這樣可以讓雞腸的腥味更加飽滿。

不過,光有雞腸還不夠,要讓鱔魚對你的餌料更加興趣,還需要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材料。比如說,可以加入一些血粉,這樣可以增加餌料的腥味。還可以加入一些麵粉,這樣可以讓餌料更加粘合,不容易掉落。此外,還可以加入一些糖漿,這樣可以讓餌料更加香甜,更容易吸引鱔魚的注意。

這些材料的比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比如說,如果你喜歡比較鹹的餌料,可以多加一些血粉;如果你喜歡比較甜的餌料,可以多加一些糖漿。重要的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種配方。

靜待美味上鉤,釣點的選擇與設置

餌料做好了,接下來就是選擇釣點了。鱔魚喜歡躲在暗處,所以釣點要選擇在水稻田邊、河溝拐角、石縫之間等地方。這些地方不僅容易藏魚,也容易讓釣者發現鱔魚的蹤跡。

在傍晚的時候,把每個菱形鐵皮上都穿上青蚯蚓,帶著魚具到野塘河溝邊,最好是選擇在水稻田邊。把竹梢隔幾米插入土中,竹梢露出土外30到40公分左右,這樣既能穩定釣點,也能讓餌料更容易觸及鱔魚。在把帶有青蚯蚓的鉤放入水中即可.等第二天天剛亮就要去收瞭,晚瞭別人幫你收瞭,或者時間太久鱔魚就死瞭。雖然現在野塘河溝少瞭,但是還有水稻田的地方。釣友不防試試看。有點類似甲魚的釣法。

當然,釣鱔魚不僅僅是選擇好釣點和餌料,還需要一些其他的技巧。比如說,要懂得觀察水面的動態,如果水面有波紋或者有魚兒游動的蹤跡,那麼很可能就有鱔魚在附近。還要懂得調整釣線的長度,太長容易影響釣點的穩定性,太短又容易讓鱔魚拉走釣線。

收穫與心得

當看到鱔魚上鉤的時候,一定要保持鎮定,不要過於激動。因為如果過於激動,就會影響釣線的穩定性,從而讓鱔魚逃走。當然,如果你有經驗,那麼可以根據鱔魚的力氣來調整收線的速度。收線的時候,要緩慢而穩定,不要過於急促,否則容易斷線。

收穫到鱔魚後,一定要及時處理,因為鱔魚容易死亡。可以把鱔魚放入事先準備好的水桶中,然後加入一些水,這樣可以讓鱔魚暫時存活下來。如果你要將鱔魚帶回家,那麼一定要小心處理,因為鱔魚的鱗片比較鋒利,容易傷人。

釣鱔魚雖然比較辛苦,但是收穫的時候卻非常有成就感。每次看到自己辛辛苦苦釣到的鱔魚,都會感到非常滿足。這也是為什麼我會一直堅持釣鱔魚的原因。

雖然現在的環境變化了,野塘河溝不如以前多,但是只要還有水的地方,就有鱔魚的存在。希望大家都能在釣魚的過程中,享受到釣魚的樂趣,也能體會到大自然的奇妙。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0230.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