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捕撈,大馬哈魚可持續。

三文魚\"是世間珍貴的水產。從前的時候,聽人提起這種魚的機會不多,倒是\"東北大馬哈魚\"從小就聽爺爺媽媽說是極好吃的魚。偶爾在市集上瞥見有人賣這種魚肉,但都是切塊賣,價錢貴得嚇人,不是一般打工人能買得起的。近年來,隨著日子好過了,偶爾也能在飯桌上見到,魚肉呈橘紅色,口感好到讓人驚嘆,鮮嫩得叫人食指大動的生\"三文魚\"片。聽到這是不是也讓你嘴水直流了。吃起來最好是沾上調好的醬油、綠色芥末醬等佐料,那才別有一番風味。

\"三文魚\"也名\"大馬哈\"或\"大麻哈\",學名是\"鮭魚\"。是世界名貴魚類之一。品種有許多種,主要分為六個品種:細鱗大馬哈魚、駝背大馬哈魚、紅大馬哈魚、大鱗大麻哈魚、孟蘇大麻哈魚、銀大麻哈魚。大馬哈身體側扁,背腹輪廓相當,呈紡錘形。頭大而側扁,口裂大,眼小。吻長而突出,上頜骨延伸至眼後緣,斜向下,像鳥嘴一樣,上、下頜不相連合。體側線明顯,鱗細小,有胸鰭、腹鰭各一對,背鰭、臀鰭各一個。後面有個小小的脂鰭對應臀鰭。體色變化大,進入河洄遊時色彩非常鮮豔。背和體側黃綠色,腹部銀白,體兩側有10-12條橘紅色斑紋,雌魚顏色較濃。

大馬哈魚的產地與現狀

大馬哈魚最聞名的產地是中國的黑龍江省,那裡的兩江地區——黑龍江和烏蘇裡江,流域寬廣,水深浪大,是我國北方自然漁業的重要基地。在這兩江產出的60多種魚類中,大馬哈魚最出名。現在,由於各種原因,這一地區的魚產量比以前少了。世界上的三文魚產量大,肉質好,聞名四方主要是加拿大和挪威。這兩個國家都是海洋漁業捕撈大國,海產品豐富,三文魚是這些海產品中最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另外,日本、智利和我國臺灣省也生產不同數量的三文魚。隨著過量捕撈和環境污染,天然三文魚產量受影響,但人工養殖早就在國外興起,我國許多地方也開始引進種魚和養殖技術,進行人工飼養。比如美國獨資企業——北京康鑫水產有限公司1997年開始從北美引進先進技術,率先在中國成功實現了海水鮭魚在淡水中的養殖,填補了中國水產養殖中的許多空白;同時創立了中國人工養殖三文魚的歷史。每年向我國的山東、河北、黑龍江、甘肅、貴州、福建、北京和天津等省市的冷水養殖場銷售苗種近百萬尾。目前在北京、青島、哈爾濱和大連等地市場上已有鮮活三文魚出售。

冷水資源的有效利用

這些省市豐富的冷水資源,因溫度較低,以前常被白白浪費掉,沒有被有效利用。現在用來養殖三文魚不僅可以有效地利用冷水資源,還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因為這種魚生長快,顆粒配合飼料利用率高,當年繁殖的魚苗可達0.5-0.75公斤,二十個月後達2-3公斤。青島、大連等地在海水中利用網箱養殖,成本更低,開闢了有效途徑。

三文魚的各種吃法

三文魚吃法多,而生吃最受人們喜愛。熟吃的方法也多。一條大馬哈魚能做一桌魚菜,如清蒸大馬哈魚、乾炸大馬哈魚、蔥燒大馬哈魚段、豆瓣原汁大馬哈魚、乾火燒大馬哈魚、大馬哈魚心炒青紅椒、生拌大馬哈魚片等等。最有特色的是到撫遠吃氽大馬哈魚丸子,那是撫遠非常有特色的一道菜,特點是潔白、細嫩,表面發亮,口感軟嫩,吃兩口丸子,喝幾勺湯,清香在口,美味無窮。

近年來更有一些新菜推出,如\"三文魚鬆子菜包\"、\"香煎三文魚\"和\"甜酸三文魚\"等。據有的廚師提醒,在製作三文魚菜餚時最重要的秘訣是,別把三文魚煮或炒得過熟,只需要做七成熟。這樣既能保留三文魚的鮮嫩,也能去除人們不喜歡的魚腥味。

垂釣大馬哈魚的樂趣

捕捉三文魚的方法有許多,垂釣則充滿了極大的樂趣。盛產三文魚的挪威,每年6月至9月期間,是三文魚最繁盛的時候,遍佈全國的大小河流中,幾乎都能見到逆流而上產卵的三文魚行蹤。遊客如果想要親嘗一下釣三文魚的樂趣,只要向當地任何一間郵局或委托酒店代辦一張釣魚許可證,便可以在有效期內,隨意在河澗釣三文魚。據經驗老到的釣魚好手透露,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0236.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