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鯽魚,巧避窩中小魚侵擾

野釣鯽魚,巧避窩中小魚侵擾,這可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多少釣友在野塘裡垂釣,總是被窩中的小魚搞得焦頭爛額,有時甚至氣得臉都癢了。書上雜誌裡,網上那些文章說的招數不少,可實際用起來,總是這麼點兒不對,那麼點兒不對,最終還是沒辦法徹底解決這個小魚鬧窩的麻煩事。

多年以前,我到一個野塘去釣,那塘裡鯽魚鯉魚倒是不少,就是小魚特別多。當時我琢磨著,要對付這麼多小魚,鉤餌不能沉底,免得被它們一通拱,哪還能準確落到窩點去。再說,要是不斷有餌續窩,那該怎麼辦呢?於是我就採用了蚯蚓大包食釣法,就是用蚯蚓掛在鉤上,外面再套上一層自配的混合窩餌,把蚯蚓包在中間,像個小球一樣。因為小魚多,我怕它們拱散了餌,就把這個包得跟個乒乓球似的。可誰知道,餌鉤一進水,立刻就被成群的小魚托著,像個大乒乓球似的團在一起,下沈的方向都給改變了。不僅下沈得慢,而且根本落不進窩點,甚至在中途就把包食拱散了,拖著蚯蚓鉤亂竄。當時氣得我頭上直冒火,連汗都濺出來了。旁邊有個釣友,氣得把釣上來的小魚一口咬下魚頭,生吃乾脆。受他的影響,我也氣了,把釣上來的小魚一條條掐斷了,扔回窩裡去,心裡想著讓那些小魚看看,它們的同類都怎麼樣了,解解我心頭的恨。可誰知道,就在我把我掐成兩截的小魚扔回窩裡後,大概也就十幾分鐘的功夫,窩裡的小魚竟然少了一半,鯽魚和鯉魚開始不斷地上鉤了。還時常看到有黑魚在窩的周圍游動。這下我可恍然大悟了,原來這些小魚是給黑魚當開路仙啊!於是我就把此後釣上來的每一條小魚,雖然越來越少,都掐斷了扔回窩子周圍。這樣一來,我大小不一地釣了十幾斤,同來的釣友才釣了兩條像樣的魚,那個釣友氣得在那裡罵街。別說我自私,主要是為瞭照顧釣友,也是為瞭實驗一下這個方法。我和他換了釣位,但沒告訴他原因。換過釣位後,我偷偷地把他在岸上扔的小魚和窩餌一起扔進了他剛才打過的窩裡。然後就開始釣小魚,掐成兩截往窩子周圍扔。沒用多久,窩子裡的小魚明顯地少瞭,又看到黑魚在轉悠。鯉魚和鯽魚開始一條接一條地上鉤了。

到快該收竿的時候,我把剩下的小魚掐成兩截,換了一條大力馬腦線鉤,把半截小魚掛在鉤上,餌鉤入水不到一分鐘,就被黑魚拉下去了。一連釣出了四條黑魚,大的有三斤多,小的也有將近一斤重。全天我釣了有四十來斤魚,絕大部分是鯽魚和鯉魚。同來的釣友也釣了二十多斤。

從此以後,我便一直用這種方法對付野塘中的小魚。在野塘中十有八九都有黑魚,所以用這種方法非常有效。而且可以每次在收竿之前弄幾條黑魚。不過看到窩裡有黑魚時,千萬別馬上把它釣上來。黑魚的存在,只會趕跑小魚,對大一點的鯽魚和鯉魚影響不大。而且你在窩子周圍不斷地扔小半截魚,餵瞭它們一天了,它們不僅不會輕易地離開,對半截小魚已經吃習慣瞭。到走的時候,隻要在鉤上掛個半截小魚,很快就會把窩子周圍的黑魚全部釣上來。真是一舉兩得,美哉。

多年的秘密告訴瞭大家,真有點舍不得。

釣餌選擇與調整

野釣鯽魚,釣餌的選擇與調整至關重要。在窩中有小魚侵擾的情況下,單純的蚯蚓雖然效果不錯,但容易被小魚拱散。因此,可以考慮使用混合餌,將蚯蚓包裹在混合餌中,增加餌的穩定性。此外,可以適當添加一些香精或色素,吸引大魚的注意,同時避免小魚過度糾纏。

鉤組的設計與調整

鉤組的設計與調整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在窩中有小魚侵擾的情況下,可以選用較大的鉤組,增加餌的體積和重量,減少被小魚拱散的可能性。同時,可以選用較長的鉤鐮,增加餌的懸浮時間,讓大魚有更多的時間發現並咬餌。

釣法技巧與應用

在實際釣魚過程中,可以根據窩中小魚的活躍情況,不斷調整釣法。例如,可以適當增加餌的投擲次數,增加餌的覆蓋範圍;可以適當增加餌的投擲距離,減少小魚的糾纏;可以適當增加餌的投擲速度,減少餌的沉澱時間。此外,可以適當增加餌的投擲方向,引導大魚進入窩點。

環境因素與應用

在野釣過程中,環境因素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例如,在陽光明媚的時候,可以選擇陰影較大的地方打窩,避免餌被陽光照射過度;在風大的時候,可以選擇避風的地方打窩,避免餌被風吹散。此外,可以根據水溫、水流等因素,調整餌的投擲方式和釣法技巧。

經驗分享與交流

在野釣過程中,經驗分享與交流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可以通過參加釣友聚會、加入釣友群組等方式,與其他釣友交流釣魚經驗,學習新的釣法技巧,提高自己的釣魚水平。此外,可以通過觀看釣魚教學視頻、閱讀釣魚書籍等方式,豐富自己的釣魚知識,提高自己的釣魚技能。

總而言之,野釣鯽魚,巧避窩中小魚侵擾,需要釣友們不斷地摸索、實踐、交流,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釣法。希望每位釣友都能在野塘中釣到大魚,享受釣魚的樂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0342.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