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釣鰱魚,花翅技巧全解析
雨後釣花翅的釣魚技巧 雨後怎麼釣野生鰱魚
“花翅”,是我們那裡的釣友對一種野生鰱魚的俗稱,亦稱“紅眼鰱子”,也叫“叉口”。其魚,魚眼周圍呈紅色,背鰭和魚尾顏色紅黃相間,魚口較大,魚體長大約在15厘米左右。繁殖力強,群遊覓食。此種魚,警惕性差,索餌兇猛,葷素皆食。常吞“死鉤”。盡管“花翅”個體不大,然而手竿釣之,手感特佳,其樂亦無窮。
春末、夏季,中雨或小雨過後,天氣轉晴,水中溶氧量增大,各種魚兒異常活躍,食欲大振,便是釣“花翅”的最好時節。
一、釣具選擇有講究
釣“花翅”,釣具選擇可不能含糊。因為“花翅”口腔較大,鉤口得夠大才好。伊勢尼鉤,用5~7號的就夠了,太大反而不美。釣竿呢,得選3.6~4.5米軟調竿,這樣手感才靈活,魚兒拉扯時才不會斷線。有些人覺得用硬竿好,其實硬竿容易震斷,而且不適合釣“花翅”這種不大但兇猛的魚。
二、打窩是關鍵
打窩,那是釣魚的基礎工程。“花翅”這種魚,喜歡群居,打窩得有勁。我們那裡的老釣手,常用白酒浸泡過一周的小米或大米,打在離岸約5米遠的地方。白酒那股子香氣,能勾引“花翅”來吃。垂釣過程中,得靈活補窩,看魚的上鉤率情況,要是飢餓得很,就多補幾次窩。記住,窩打得足,魚才會來,這是老話說得好:“窩打不好,魚兒白跑。”
三、釣位要選對
釣位,那可是釣魚的靈魂所在。“花翅”有雨後溯流而上搶甜水喝的生活習性,所以,宜選在河道的上遊或水庫的入水口。這些地方,水勢湧急,水質純淨,正是“花翅&rdquoi;喜歡的地方。有些人覺得水庫邊邊好,其實水庫邊的水流緩慢,魚兒不會那麼活躍。還有,河道拐彎處,那也是好釣位,因為水流在那裡會產生漩渦,魚兒容易聚集。
四、釣餌得用心
釣餌,那是釣魚的誘餌,得用心選擇。葷餌,紅蚯蚓、菜青蟲、螞蚱,這些都是“花翅”的最愛。紅蚯蚓,那可是“花翅”的硬菜,一口就能吞下。菜青蟲,那個肥嘟嘟的,“花翅”也愛吃。螞蚱,那個會跳,能吸引“花翅”的注意力。素餌,用純白面和玉米面按4∶1的比例摻和,加垂釣水域的水,糅成軟如嘴唇或耳垂的程度就可以瞭。這樣的素餌,“花翅”也愛吃。為提高上鉤率,亦可在素餌中滴幾滴香油或加適量白糖。如果所釣水域有網箱養魚的話,素餌最好是用魚飼料和白面按一定比例摻和而成。這樣的素餌,魚兒更愛吃。
五、釣技要純熟
釣技,那是釣魚的技術,得純熟。掛餌,用葷餌垂釣,鉤尖微露或不露,這樣魚兒才不容易吐鉤。用素餌垂釣,餌團不宜太小,盡量將鉤包裹住,且耐泡,至少要保持在3~5分鐘內散化不掉。這樣的餌,魚兒才會有時間來吃。提竿,漂子點動時,不要提竿,悶漂或升漂、倒漂時,均可及時提竿,且提竿即中魚,鮮有空鉤。這樣的提竿,才能抓住“花翅”。
六、提醒與小技巧
用雙鉤垂釣時,上下鉤距2厘米即可。葷、素餌搭配使用,這樣常常會出現雙鉤同時中魚的“妙景”。這可是一種很神奇的景象,兩個鉤都掛住了魚,那種成就感,無可比擬。另外,釣迷朋友們,釣“花翅”時,最好別忘瞭帶摘鉤器喲! 這可是保護自己不被針扎的重要工具。
雨後釣“花翅”,那可是一種很過癮的釣魚體驗。選擇好釣具,打好窩,選好釣位,用好釣餌,純熟釣技,這樣才能釣到“花翅”。記住,釣魚,那可是一種享受,一種生活,一種修行。享受釣魚的過程,享受釣魚的樂趣,那才是釣魚的真諦。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