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魚、釣魚與拋竿頻率:密不可分
拋竿頻率對誘魚的優勢
這時的拋竿頻率對我們釣魚和誘魚有哪幾個優勢,看看分析。
拋竿頻率對於誘魚的優勢,最常用的就是用頻率來打窩,這是臺釣比較好的技術精華。具體的做法是開好餌後留出一小塊專門用來打窩,手搓餌,搓上小拇指大小的兩顆餌料,拋入水中。等浮標到調漂位置後就揚竿,一般十多二十竿魚就會進窩。如果打瞌了幾竿後中途有接竿的,可以揚竿,但不要停止拋竿。這種誘魚的優勢一方面是窩底會有一定的窩餌料,而且窩料和餌料是相同的,不會引起魚的警覺性。二、就是有頻率的入水聲音對魚的誘惑力相當大。
拋竿頻率對於釣魚的優勢
對沒口的魚時頻率的優勢,這和傳統法是一個道理。可能窩中無魚,需要盡快被充窩料,這時就需要按一定頻率拋竿,絕不死,沒效果。天氣的驟變引起的,突然的變溫會讓魚受驚不已,靠較高的拋竿頻率可挽回劣勢。
对口慢的魚時拋竿頻率的優勢,此魚群需要誘化。用高頻率的速度對其訓化,到底後逗魚,再逗,無魚吃餌即揚竿,多次如此誘化後,鯽魚就會跟的上節奏。
其他情況下的拋竿頻率應用
再有幾點,魚的密度不夠,這時候很容易出現接不上口,要等才會有口。此時應該用對付慢魚的方法,逗兩下,不吃就揚竿,保證高頻率的拋竿。在競技池時,魚的密度會相當的大,此時完全用掐秒的方法來打頻率,找到一個吃餌的最佳時間,記住是多長時間,以後每次都在這個時間揚竿。
拋竿頻率的深層效益
保持你的拋竿頻率可以使魚被馴化!再加上餌料如水的聲音,能有效的引起魚的條件反射,這誘魚的效果就出來了。魚來了不愁釣不到,所以釣魚就不講了。
說句俚話,釣魚這事兒啊,就靠這拋竿頻率。頻率夠高,魚就來得快;頻率夠穩,魚就吃得飽。別小看那幾竿的差別,差一竿,可能就差一尾魚。老釣手們都是這麼琢磨出來的,拋竿頻率不夠,再好的餌料也是白搭。魚兒們都是聽聲音來的,你頻率一穩,它們就覺得這裡有吃的,自然就湧進來了。
記住,拋竿頻率不是瞎拋,是要有技巧的。比如在風大的天兒,水波浪浪的,拋竿頻率就要慢一點,免得餌料亂飛。要是水靜得跟鏡子一樣,那頻率就可以快一點,魚兒們也會更活躍。這些都是老經驗,不過是要靠實際去摸索的。
再說句玩笑話,要是你拋竿頻率太慢,魚都等不及了,它們還不會跑到別處去嗎?所以啊,拋竿頻率得恰到好處,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快了,魚會覺得你太猴急;慢了,魚會覺得你沒什麼誘惑力。這個度,就是要靠你自己去把握了。
拋竿頻率是釣魚中不可忽視的一環。不管是誘魚還是釣魚,都得靠這頻率來搞定。魚兒們都是聽聲音來的,你頻率一穩,它們就覺得這裡有吃的,自然就湧進來了。記住這點,釣魚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了。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0999.html